和徐徑坂衡陽使君韻題漁莊煙雨
列子御風旬五日,莊周稱壽八千秋。
歸歟煙雨濛濛景,萼集班衣剩勸酬。
列子御風旬五日,莊周稱壽八千秋。
歸歟煙雨濛濛景,萼集班衣剩勸酬。
列子乘風而行十五天,莊周稱說長壽八千年。歸來欣賞那煙雨朦朧的景色,兄弟相聚身著斑衣更添勸酒酬唱之樂。
列子御風:列子,即列御寇,《莊子·逍遙游》載其能“御風而行”;旬五日,十五天(一旬為十日)。
莊周稱壽:《莊子·逍遙游》言上古大椿“以八千歲為春,八千歲為秋”,此處“八千秋”借指長壽。
歸歟:歸去,歟為語氣詞,表感嘆。
萼集:萼,花萼,常喻兄弟(如《詩經·常棣》以“常棣之華”喻兄弟親情),“萼集”指兄弟相聚。
班衣:即斑衣,《二十四孝》載老萊子七十著五彩衣娛親,此處指溫馨歡樂的場景。
勸酬:互相勸酒、酬唱。
此詩為作者與衡陽使君徐徑坂的唱和之作。徐徑坂題詩于漁莊煙雨,作者依其韻和詩,借列子、莊周等典故與漁莊煙雨之景,表達對超脫閑適與親情歡聚的向往,創作背景或為二人交游時因景生情而作。
全詩以典故起興,由神話超脫轉入自然煙雨與生活溫情,意境悠遠而溫馨,語言典雅,用典巧妙,主旨在于表達對閑適生活與親情友情的珍視,是一首兼具哲理與生活意趣的唱和佳作。
力不勝于膽,逢人空淚垂。一心中國夢,萬古下泉詩。日近望猶見,天高問豈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漢旌旗。
漂泊天涯怎了。秋雨秋風偏早。中澤頻年,上林何處,忍再重提泥爪。聲聲云表。還突過、蟬哀蛩悄。肯替稻梁計較。海思云愁多少。題字皆殘,揮先亦澀,試問和誰吟眺。如何是好。聽鵑后、添番煩惱。
夢里江南渾不記,祗君幽戶難忘。夜來急雪繞東堂。竹窗松徑里,何處問歸航。甕底新醅應已熟,一尊知與誰嘗。會須雄筆卷蒼茫。雪濤聲隱戶,瓊玉照頹墻。
真個親曾見太平。元宵且說景龍燈。四方同奏升平曲,天下都無嘆息聲。長月好,定天晴。人人五夜到天明。如今一把傷心淚,猶恨江南過此生。
朱門十萬一貧家,鼓枻西歸悵未涯。數米稱薪嗟隱約,望云臨水負幽遐。清音且聽雉登木,曲路任從蠅集瓜。午飯蕭然無膾鯉,須知滋味已能賒。
颶作海渾,天水溟濛。云屯九河,雪立三江。我不出門,寤寐北窗。念彼海康,神馳往從。
由來不敵是清才,尚喜相逢契此懷。直把唯阿平笑語,更將爾汝外形骸。吾身方愧猿拘檻,君事何疑箭插靫。天子圣明思急策,試論弊事決陰霾。
廿載風塵始一回,登高心在力全衰。偶懷勝事乘春到,況有良朋自遠來。還指松蘿尋舊隱,撥開云石剪蒿萊。后期此別知何地?莫厭花前勸酒杯。
爛漫芙蓉色,居然似六郎。朝云團翠蓋,夜月舞紅裳。景奪前溪麗,香飛太液長。空令李供奉,極目紫騮傍。
人隨雁雁俱南去。雁應先到憑傳語。若問錦書無。人歸不得書。歸期還信否。準在梅花后。煙樹短長亭。只爭三四程。
太清不著微云,冰雪精神占春。詩老自知風格,淺紅未可驕人。
墨沼移春春不知,卻將玄色換仙姿。小橋流水孤山路,呼鶴歸來月上遲。
黃鵠兮黃鵠,鶱翮兮扶搖。一飛兮絕泰華,再飛兮沖層霄。鵠兮無弟與兄,若將求其曹。于呼鵠兮心悁勞,燕雀在樊兮食且飽。樂且不憂,中林有木兮木有巢,鵠乎歸乎無遠遨。
有懷長不釋,一語一酸辛。此地暫胡馬,終身只宋民。讀書成底事,報國是何人。恥見干戈里,荒城梅又春。
不到南徐三十春,好將夢寐吊遺民。也知往事如流水,祇想重來是后身。棹響官河風色暮,云離野服鬢毛新。舊游偶失扶桑路,煩向滄江一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