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 其三 和趙顯祖
漠漠輕陰。養花天氣,乍暗還明。
曲徑風微,蜂迷紅片,蝶趁游人。
平蕪極目青青。謾悵望、誰招斷魂。
柳外愁聞,鶯雛喚友,鳩婦呼晴。
漠漠輕陰。養花天氣,乍暗還明。
曲徑風微,蜂迷紅片,蝶趁游人。
平蕪極目青青。謾悵望、誰招斷魂。
柳外愁聞,鶯雛喚友,鳩婦呼晴。
天空中彌漫著淡淡的陰云,正是適合養花的天氣,天色忽暗忽明。曲折的小徑上微風輕拂,蜜蜂被飄落的花瓣迷惑,蝴蝶追逐著游人。放眼望去,平坦的草地一片青蔥。徒然惆悵凝望,誰能招來這黯然神傷的魂魄。柳樹外,令人憂愁地聽到,黃鶯幼鳥呼喚著伙伴,斑鳩呼喚著晴天。
漠漠:彌漫、廣布的樣子。
乍暗還明:一會兒暗一會兒亮。
紅片:指落花。
平蕪:平坦的草地。
謾:徒然。
鶯雛:幼鶯。
鳩婦:指雌鳩,相傳雌鳩能預報晴雨。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不詳。從詞的內容推測,可能創作于暮春時節,詞人面對暮春景色,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暮春之景抒發惆悵之情。其特點是景中含情,以細膩的筆觸描繪景色。在文學史上雖不算特別突出,但展現了詞人對自然景象的敏銳感知和情感表達。
空不議宗宗乃通,宗不識空空乃同。
同風更得通風句,只這空宗是祖翁。
衲僧杖子天然別,千里萬里一條鐵。
點著閩山即便回,敢保老兄猶未徹。
鶴發州民擁使車,
人人自說受恩初。
如今天下無冤氣,
乞為邦君雪謗書。
黃星三歲望中迷,唐突烽煙信馬蹄。
祗聽詔書傳桂水,果然輦蹕駐端溪。
歡騰義士添朝勇,魂慰孤臣罷夜啼。
此日中原思漢極,六龍早出大江西!
署中涼色滿池臺,更有雙尊出舊醅。
濯露蔬勞園吏給,冒霜花為省郎開。
邊烽幸絕甘泉報,胡雁初從大漠來。
寄問東曹詞賦客,何時還共故人杯。
河間佐郡屢經秋,幾度懷人增別愁。
報政重來又分手,白云紅樹思悠悠。
送行折贈一枝梅,想見家林次第開。
解紱何時共歸去,歲寒花底共銜杯。
上界天官此按行,
五云深處有簫笙。
一輪寶月明如晝,
萬斛金蓮開滿城。
雅頌成章早,春秋發論長。
風規留叔向,文采似中郎。
覽古明興廢,臨危喜激昂。
南遷初不恨,李杜得從滂。
竹風颯颯振瑯秈,
玉骨棱棱耐峭寒。
把鏡幾回頻拂拭,
愛他長共月團欒。
過了磯頭尚有湋,
長江萬里此為稀。
悵予何可數乘此,
宜爾山禽頻勸歸。
太原公子裼裘來,鯤島龍門兩扇開。
落葉打頭同看劍,對花握手且銜杯。
歌場遇舊馀豪氣,詩界興新拓霸材。
今日枋橋留盛會,墨云飛灑滿庭苔。
今日雨,明日雨。
春流岸岸深,屋漏無乾處。
魯公亭上望番城,祇有湖水無行路。
日暮倚修竹,散步詠涼天。素娥應是無恨,玉貌似當年。月照闌干花影,花底玉笙雙髻,清福幾人全。云捧夜珠出,置我掌中間。
絳河轉,銀燭灺,未成眠。人生離別何恨,菱鏡有時圓。昨夜雙桐吟雨,今夜兩星添柳,人意判溫寒。千里共明月,持此慰嬋娟。
綠蒲池畔渾蠻語,明月樓中攪客眠。
東海劇譚當此夜,華林一問幾經年。
鳥言雪后人應老,鈴杵風吹話自懸。
況是含靈苦饒舌,不應聾聵付茫然。
微蟲亦藉語言通,細雨黃梅處處同。
近水人家喧鼓吹,隔窗燈火課兒童。
為儂作計無如啞,縱我能聽亦似聾。
寸草尺蛇須仔細,莫教花落怨東風。
萬事模棱持兩端,
脂韋自飾巧求全。
如何身處周唐際,
黨武翻成徇一偏。
小亭曲檻石泉幽,古壁苔花偈半留。
何代金銀開上界,常時松柏似深秋。
娟娟汾月寒搖磬,細細霍云晚抱樓。
此地最宜消渴病,人間炎海不勝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