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十首 其四
鐵壁銀山幾萬重
有無之字若為通
斬關豈在搴旗手
枉有虛名落漢中
鐵壁銀山幾萬重
有無之字若為通
斬關豈在搴旗手
枉有虛名落漢中
鐵鑄的墻壁、銀堆的山巒重重疊疊,足有幾萬層;‘有’與‘無’這兩個字,如何能夠通達?突破關隘難道依靠的是拔旗的勇士?空有虛名最終只能在漢中留下笑談。
鐵壁銀山:比喻修行或參禪中遇到的重重堅固障礙。
有無之字:佛教哲學中的基本范疇,指事物存在與不存在的概念,此處代指玄奧的佛理。
斬關:原指突破關隘,此處比喻突破修行中的關鍵障礙。
搴旗手:指戰場上拔取敵旗的勇士,詩中借指依靠外在武力或表面功夫的人。
枉有虛名:空有虛名而無實際修為。
此詩為禪宗‘頌古’體裁,多為闡釋經典或公案而作。推測創作于宋代禪宗興盛時期,針對當時禪林可能存在的重‘有無’之辨、輕實修體悟的現象,借詩提醒學人勿被表面概念或虛名所困,應直探本心。
全詩主旨在于強調突破修行障礙需依靠內在領悟而非外在形式,以‘鐵壁銀山’‘有無之字’等意象將抽象佛理具象化,語言簡練而意蘊深刻,是禪宗頌古中闡釋修心之道的典型之作。
苦志為詩老未成,推敲枉自費經營。
選詞長憶張三影,講藝難逢顧一聲。
夜雨竹窗思舊夢,秋風桐院動離情。
年來回首燕云路,頂戴猶慚千佛名。
居處何緣問小姑,使君端底愧羅敷。兩都才士誇流亞,八月鮫人有淚珠。蕓帙秘辛薰紫麝,湘簾屈戍燦金烏。一從門閉秋風后,蛩語階庭長露蕪。
綺窗秋后易黃昏,睡鴨香銷炭不溫。短夢覺來空抱影,情絲劃斷尚留根。凄涼階蘚迷行跡,狼籍羅衣污酒痕。最是吳江楓落夜,淡煙疏月總銷魂。
檢點清愁且閉關,不堪追憶舊云鬟。天留缺月拋殘櫛,鈴語微風響佩環。消息拼如瓶落井,飄零空見鳥還山。宓妃已化驚鴻影,蘅薄椒涂不可攀。
小詩枉復托香奩,竟夕相思轉自嫌。九曲猩紅縈亞字,雙眉螺黛暈珠簾。夢和煙草連天遠,愁似風花帶雨黏。懺綺心情誰解識,朝來空得睡懨懨。
雨重煙濃山更深,
半窗樓閣晝陰陰。
道書一卷香凝榻,
巖翠千層鳥墮林。
金吾除夜進儺名,
畫褲朱衣四隊行。
院院燒燈如白日,
沈香火底坐吹笙。
東鄰有一樹,三紀裁可拱。
無花復無實,亭亭云中竦。
隙禽不為巢,短翮莫肯任。
金鼓聲繁夜向闌,叩天無計路漫漫。
埋將桂樹三千丈,失卻姮娥十二闌。
后羿彎弧空躩鑠,玉川流涕正汍瀾。
由來天上成虧事,付與人間仔細看。
才出家來恩愛輕,師于東隱卻關情。一盂菜飯留分與,方信空門有弟兄。
一片丹山云出山,慈云高處共清閒。春風輕借吹噓力,出本無心也會還。
潮去潮來怒未平,蘄王廟口客心驚。
天風不斷黃天蕩,知是當年戰鼓聲。
新長沙洲廿里長,蒹葭斜抱石城墻。
江南歲歲添形勢,料得天心在建康。
紗籠姓氏迥無瑕,晚節何如五柳家。
欲報君恩余白發,祗留相業在黃麻。
樓空燕子從風墜,門冷龍孫帶兩斜。
一自墨胎歌斷后,華亭鶴唳更堪嗟!
仙鸞千仞覽豐儀,直上高梧傍玉池。
響合蕭韶賡大雅,色分霞彩吐奇絲。
三山宮闕天常近,一代文章世所師。
畫省即看青鎖擢,金莖偏注露華滋。
賣花聲曉穿深巷,枝枝微帶珠露。誰家買向妝臺去,可伴玉人釵股。
看楚楚,壓鬢影,鬟絲倭墮增眉嫵。秾芬暗度,愛艷紫斜紅,輕苞密瓣,細蕊綻金縷。
渾疑是,楊柳堤邊殿女,絳仙獨饒情緒。漫言秀色加餐飯,直得隔簾凝佇。
還記取,把蜀錦,縫囊冰麝同他貯。裙腰系處,傍弱骨柔膚,魂消一盼,莫被那人妒。
兒孫生計薄,辟地種杉松。
伐樹深勞念,誅茅亦費工。
清清怡望眼,小小寄吟蹤。
直待成梁棟,時方記老翁。
南臺沙合后,元宰應時生。
兩控龍飛馭,三調寶鼎烹。
筑山裴相樂,賜杖孔家榮。
無復安輿出,兒孫衣綵迎。
瑤箋乙乙喜穿珠,宛向中天詠白榆。
句好情翻增舊雨,時艱我亦悵前途。
效顰且博群兒笑,得雋當哀眾草蕪。
誰道長安原近日,三千弱水隔蓬壺。
長亭歲暮迥銷魂,如此荒寒類玉門。愁縷怕撩衰鬢影,華年難憶舊眉痕。景催瘦馬投孤店,云擁盤鴉落廢村。自別鄉關愁庾信,生平蕭瑟漫評論。
望秋先自感離霜,況復凋零遍曲塘。垂老官軍羈塞檄,稅愁津吏發車箱。獨留雨雪嗟行役,無復風姿動帝王。陵谷變時詞客盡,令人常憶果園坊。
相逢游子嘆無衣,回首攀條往跡非。故國纖腰隨日減,長途冷眼看人稀。九邊羌笛愁天遠,十月鄉心傍雁飛。休向都門問青瑣,一般蕭瑟與時違。
膏沐青絲劇可憐,為誰消瘦剩荒煙。未應南國春常在,自別西風力更綿。大好光陰思去日,再逢華茂定明年。姑蘇臺略垂垂樹,每憶飛花落酒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