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價人旋禾未及言別茲承柬寄欣和
忽帶青云去,
惟將逸韻留。
剡舟知待雪,
陶徑已辭秋。
風足高山水,
光原燦斗牛。
瑤華承寄問,
多病獲新瘳。
忽帶青云去,
惟將逸韻留。
剡舟知待雪,
陶徑已辭秋。
風足高山水,
光原燦斗牛。
瑤華承寄問,
多病獲新瘳。
你突然帶著顯要的地位離去,只留下高雅的風度。如同王子猷乘舟等待雪夜訪友,又似陶淵明的菊徑已辭別秋日。風聲盈滿高山流水,光芒照亮星空。承蒙你寄來珍貴的詩文問候,我這多病之軀竟獲痊愈。
青云:指高位或顯要的地位,古人常以“青云”喻仕途顯達。
逸韻:高雅的風度、氣韻。
剡舟:用王子猷雪夜訪戴典故(《世說新語》),喻乘舟訪友或高雅之舉。
陶徑: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句意,代指歸隱或高潔的生活情趣。
斗牛:斗宿、牛宿,二十八宿中的兩宿,此處指星空。
瑤華:本指美玉,詩中借指對方寄來的珍貴詩文。
瘳(chōu):病愈。
詩題“齊價人旋禾未及言別茲承柬寄欣和”點明背景:友人齊價人歸來(“旋”),詩人未及當面道別(“未及言別”),后承蒙對方寄詩(“承柬寄”),故欣然而和此詩以回應。創作時間或為友人離去后,詩人收到書信之際。
全詩圍繞友人來去與寄柬之事展開,通過典故與自然意象,既贊友人風度,又表友情珍視,語言典雅,情感真摯,是一首典型的酬和之作,體現了文人以詩會友的雅趣。
燕侶鶯朋笑語頻。風流豈定在腰身。縱教丹術留張緒,不做當年殿下人。
雪罷云初暖,天和日便遲。玉樓新燕子,禖下記來時。春從何處生,先覺滿瑤京。冰解魚鱗散,云飛鶴態成。春天麗春旭,春酒獻春杯。樹待珊瑚斗,花須羯鼓催。春闕風光麗,春城歌吹喧。瓊蘇獻春酒,金薄鏤春幡。瑞歷歲惟新,物華春可愛。雪盡林弄姿,冰銷水生態。銀闕崔嵬對未央,春來始覺好年光。風生禁苑無窮麗,日向仙壺一倍長。東郊移仗曉迎春,已覺輕寒不著人。天瑞穰穰君澤美,并教和氣助佳辰。新年十日逢春日,紫禁千觴獻壽觴。寰海歡心共萌達,皇家慶祚與天長。日照觚棱萬戶春,細風輕霧淡嘉辰。一番宮柳黃煙重,百種盤蔬紫甲新。玉管輕羅和氣動,土牛青幘報祠歸。仙盤取露朝和藥,舞殿裁云暝作衣。
水國煙霜澹遠林,清尊惜別古城陰。懸知劍佩燕京去,仍抱江湖魏闕心。儤直幾經違禁籞,同袍今喜盛朝簪。送君余亦搖征旆,未用離弦奏越吟。
梅莊清絕處,兩代養親園。雞黍多人客,鶯花亦子孫。賢兄鳳池去,令弟鹿門存。出處皆慈孝,家人無間言。
同君食罷武昌魚,建業江頭又寄居。君自文章滿天下,等閑須著紀游書。
八十蹁躚老阿兄,一窗風雨伴雙清。武昌近日音書少,時聽湖邊過雁聲。
全郡人才盛,先生實有功。十年遺化雨,千里變儒風。
芒鞋竹杖最關身,散發披衣不待人。三兩作鄰堪共活,五千插架未為貧。
藻思芙蓉露下秋,遠過王粲賦登樓。時焚左掖三千疏,曾定山東一百州。獨客琴書殘臘盡,中天臺殿瑞煙浮。夕陽無限憑高興,興汝同懷北顧愁。
筇杖芒鞋上小蓬,半篙春水飽帆風。兩關三寺山無數,藏在濛濛煙雨中。
巫山高高知幾重,朝云暮雨楚王宮。人心對面有巇險,更勝高唐十二峰。
問仙翁、底事到人間,人間足嬉游。向文邊書意,詩邊著語,□滿南州。逸韻高情總似,野水蕩孤舟。所未能忘者,藥鼎茶甌。政恐功名相慁,便扶搖直上,龍尾螭頭。想塵緣終薄,歸去老菟裘。有當年、東鄰西舍,辦雞豚、相與燕春秋。階庭里,兒孫袞袞,飛度驊騮。
連昌能隔幾牛鳴,不見令人鄙吝生。乘興時思一相訪,劇談豪飲見真情。
楊子江頭曉發舟,一官新任佐泉州。南方民物多凋弊,此去當分圣主憂。
陽律亢,陰晷伏。耗下土,薦穜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