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荷湖村作
到耳鄉音聽未真,
半生辜負鑒湖春。
峰巒一笑如相識,
我本山陰道上人。
到耳鄉音聽未真,
半生辜負鑒湖春。
峰巒一笑如相識,
我本山陰道上人。
耳邊傳來的鄉音聽起來不太真切,半輩子竟辜負了鑒湖的春光。山巒含笑仿佛早已相識,我本就是這山陰道上的人啊。
鑒湖:浙江紹興著名湖泊,為越中勝景,多為詩人故鄉代稱。
山陰道:紹興西南郊外道路,以風景優美著稱,《世說新語》有“山陰道上,應接不暇”之語。
聽未真:聽不清晰、不真切。
辜負:此處指因離鄉未得親近故鄉春光。
推測為詩人長期離鄉后歸鄉途中所作。行至荷湖村時,鄉音漸近卻未完全聽清,熟悉的峰巒觸發記憶,從而生發出對故鄉身份的強烈認同,暗含對半生漂泊的感慨。
全詩以歸鄉途中的細膩感受為線索,通過鄉音、山水等日常意象,樸素自然地表達了對故鄉的深切眷戀與身份歸屬。語言平實質樸,情感真摯動人,是一首典型的思鄉歸情之作。
曉對山翁坐破窗
地爐撥火兩相忘
茅柴酒與人情好
蘿卜羹和野味長
外面干戈何日定
前頭尺寸逐時量
而今難說山居穩
飛馬窮搜過虎狼
夢曾騎馬踏京華
老矣盟鷗寄水涯
回首故人多宿草
攢眉晚節自寒花
南風漫把初心鼓
西日難將只手遮
猶有窮吟誰管領
何時王翰作鄰家
赤日黃塵任漲浮,
直莖疏葉里垂頭。
金心不逐時妝褪,
赭面應為世態羞。
分晝夜閑開落準,
備離坎氣品題優。
倚欄感物傷懷處,
何日崔盧入此甌。
與云俱卷十年強,
百短難醫獨命長。
自有青天看晚節,
不將白發換時妝。
田園活計雨聲好,
湖海醒心山氣香。
得一日閑勝一歲,
老來免得別思量。
卷收湖海入高懷,
勘破人閑蛇影杯。
老骨耐看寒后柏,
古心相沃渴中梅。
何妨風日同清美,
不怕山云礙往來。
多少詩香播牙頰,
夕陽移酒坐蘭苔。
白發扶攜綠發迎,今為何日自歡聲。
任供觴豆人情便,存古門庭俗眼驚。
壽語相期滋我愧,醉吟多感有兒賡。
但令里曲皆知孝,此酒何如考叔羹。
醉中咄咄向空書,開眼猶能傲薄夫。
多事光陰存社櫟,十年筋力老園蕪。
籓籬吾道難為黨,衣食諸人未信儒。
懷抱海深姑寄酒,習家池上不同途。
斑發朱顏楚秀翁,陶陶樂意與天融。
凌虛長嘯天無際,耐靜高眠日過中。
茅屋生涯消幾許,梅花氣味最相通。
詩書風日何妨共,載得歸來自甬東。
夜宿云閑第一峰,
一雞鳴動萬山空。
薄餐菜飯留中火,
牢著芒鞋踏上風。
高處更無塵隔礙,
滿空惟有理玲瓏。
此時此意平生樂,
山下人誰此樂同。
山林分老不求官,
梅月窗深耐坐寒。
浮世人如春夢亂,
明朝事作宿緣看。
膝邊鐙火心相付,
眉里杯盤量自寬。
睡去醒來朝復暮,
百年如此是平安。
正大從來不徑由,
窮崖今卻伴猨愁。
棲棲宇內知師孔,
吃吃人閑愛說侯。
昨夜撞鐘搜句到,
他年籠壁把名留。
崆峒麥熟關時事,
此意還曾入詠不。
流俗滔滔逐亂塵,
典刑卓卓老宗臣。
山川在眼孤忠淚,
風雨無家一夢身。
及奠生芻吾已晚,
忍看宿草自成春。
方來世事誰能料,
須認分兵護墓人。
遠樹晴堪數,
孤云暝欲遮。
自憐江海跡,
能到友生家。
落日明江色,
輕風動麥花。
相看吾鬢白,
不必問年華。
凝香畫閣晝聞鈴,
喚我真心十倍醒。
奮臂勇尋西學侶,
囘頭挹謝北山靈。
京華是則薪炊桂,
旅食何妨實剖萍。
此去功名如到手,
也須伏闕疏延齡。
四郊多少出云山,
六月如何得雨慳。
天意茫茫知不外,
秋成岌岌有無閑。
人非稼穡誰為命,
職在蛟龍可聽閑。
終藉精忱起靈蟄,
鶴驂帶得夜瓢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