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樂府 其五
蘭死根亦香,
人死不知處。
人死不堪悲,
蘭香化為霧。
蘭死根亦香,
人死不知處。
人死不堪悲,
蘭香化為霧。
蘭草枯死了,根須依然散發著香氣;人死去后,卻連尸骨都不知歸處。人的死亡不值得過分悲傷,而蘭草的香氣最終也會消散成霧。
蘭:蘭草,古代常作為高潔品格的象征植物。
死:此處指植物枯萎,與下句“人死”形成對比。
不堪悲:不值得過分悲傷。
化為霧:消散如霧,比喻美好事物的短暫易逝。
《古樂府》多為漢魏至唐五代間民間或佚名作者所作的樂府詩,此篇具體創作時間、作者不可考。其內容可能反映了古人對生死的樸素思考,以常見的蘭草為喻,表達對生命消逝的豁達態度,符合樂府詩貼近生活、關注日常的特征。
全詩通過蘭草與生命的對比,以“蘭死根香”的堅韌反襯“人死無跡”的無常,最終以“蘭香化霧”收束,淡化生死之悲,傳遞出對自然規律的坦然。語言簡練,意象鮮明,是古樂府中以小見大、托物言志的典型之作。
登樓共酌杯中酒,旅次那堪愴別筵。
樗質自應明主棄,綈袍長得故人憐。
江城雨過青山外,水國寒山白雁前。
醉引斗牛看紫氣,不知龍劍聚何年。
怪事廣寒殿,此夕不開關。林間烏鵲相賀,暫得一枝安。只在浮云深處,誰駕長風挾取,明鏡忽飛還。玉兔呼不應,難覓臼中丹。
酒行深,歌聽徹,笛吹殘。嫦娥老去孤另,離別匹如閑。待得銀盤擎出,只怕玉峰醉倒,衰病不禁寒。卿去我欲睡,孤負此湖山。
市聲爭報日車翻,
怊悵宵深月不寒。
欲向娥池沈此世,
劫灰未忍眼中看。
麗賦多傳楚客才,
新詩還自楚江來。
雪痕未漲龍池水,
風信先飛庾嶺梅。
行年當大耋,臥病涉高秋。
丸藥作奇驗,俶裝仍小留。
輕漚元泛泛,破屋已颼颼。
尚有江湖興,沙頭問釣舟。
宵深移近讀書堂,伴我青燈興更長。
要使腹中無塊壘,自然頂上有圓光。
莫嫌燄燄膏將減,只覺熒熒火欲涼。
不解朱門歌舞地,高燒紅燭照紅妝。
輸粟重洋役汎舟,濟時方略愧前籌。
萬家聚島如孤旅,三日為霖解百憂。
聲振地雷橫出海,勢分天漢倒懸流。
會須斗酒從田父,叱犢村中看綠疇。
秋螢腐草化,芝菌出枯朽。形質但變遷,中有一物久。
大道無關鍵,人人悉可窺。超然明日用,了不礙云為。
伏羲畫卦后,文字積丘山。誰知圣人意,要妙唯一言。
仲尼作六經,中遭秦火厄。畢竟不可磨,尊道而貴德。
黑白未分時,幾人知此著。一著只這是,為子說崖略。
忘機海上游,鷗鳥下為侶。入山莫怖畏,猛虎即是汝。
法法本來空,無垢亦無凈。直向異類行,何曾失正性。
漏泄春光處,山寒已放梅。癡兒元不識,須待百花開。
相逢無間隔,萬里一天風。與子元同姓,何勞問祖翁。
辯嗟孟軻勞,清笑伯夷隘。秋毫滿六虛,須彌藏一芥。
香霧無情作薄寒。銀燈吹處氣如蘭。憑肩人愛夜闌珊。花語綠窗涼月聽,云敧文枕畫鸞看。釧聲微戛夢兒難。
鳳脛燈青香篆寒。尋思脈脈未成眠。敧鬟沈坐溜犀鈿。一幀梅花紅似酒,半庭春月暖于煙,紅闌干外夜闌珊。
當年累疏徹堯廷,不為虛名自得名。
霜雪盛來松秀茂,風波散后水澄清。
紅塵漸與高情隔,綠發應隨喜氣生。
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須端筴問君平。
憒瞀年來藥漸須,喜君猶自手抄書。
塵冠固合懸圬壁,羽扇何當出草廬。
勝景但逢詩發遣,壯懷聊用酒驅除。
寄身擾擾膠膠者,奇貨從來不可居。
煩暑消清夜,幽思入靜林。
好風時在樹,明月動長吟。
澗曲穿流細,花深落影沈。
石闌貪久坐,涼氣滿衣襟。
池島清陰里,徘徊吟繞廊。
煙花騰幾席,星斗煥文章。
地勝林亭好,風回錦繡香。
靈芝三秀氣,睿澤喜洋洋。
郎君去。郎君駿馬誰家住。誰家住。壚前綠酒,床前紅炬。
游絲欲系春風絮。睡花蝴蝶癡情緒。癡情緒。千金博得,明眸一覷。
聲前一句蓋諸方,
指出乾坤是大唐。
但見皇風成一片,
不知何處是封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