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嶺
舍舟橫浦度梅關,
匹馬驅馳萬仞山。
卻憶鹿門妻子在,
犁鋤蓑笠待人還。
舍舟橫浦度梅關,
匹馬驅馳萬仞山。
卻憶鹿門妻子在,
犁鋤蓑笠待人還。
在橫浦碼頭下船,翻越梅關;單人匹馬在高峻的山巒間疾馳。卻想起鹿門家中的妻子,正帶著犁鋤和蓑衣斗笠等待我歸來。
橫浦:古地名,今廣東南雄附近,為古代水陸交通要沖。
梅關:位于大庾嶺(今江西大余與廣東南雄交界處),因多梅樹得名,是古代南北交通咽喉。
萬仞山:形容山勢極高,仞為古代長度單位,約七尺或八尺。
鹿門:此處代指詩人的家鄉或居所,可能借用東漢龐德公隱居鹿門山的典故,暗指田園家居。
蓑笠(suō lì):蓑衣與斗笠,農耕時防雨的用具。
此詩或創作于詩人因公務或游歷途經梅關時。梅關為古代南北交通要沖,行人至此常生羈旅之思。詩中“鹿門”或指詩人故鄉,結合“妻子在”“待人還”可見其外出期間對家庭的牽掛,反映了古代士人奔波仕途與眷戀家園的矛盾心境。
全詩以行旅為線索,前半寫翻山越嶺的艱辛,后半轉寫對妻兒的思念,通過場景切換凸顯情感內核。語言樸素自然,情感真摯動人,是一首典型的表達羈旅思鄉之情的小詩。
勺水原來亦自多,
便盈科后要如何。
老龍豈是杯中物,
放出長江與大河。
橋平便游屐,赤闌無巧斫。
窺澗俯亂流,面壁仰飛瀑。
或如雪作花,或如幾鋪玉。
或如大小珠,倒傾千萬斛。
山靈慰勞人,娛耳復娛目。
淹留坐陰磴,不獨洗煩溽。
因嘆祥符初,繁華逝水速。
玉略載天書,萬乘來空谷。
辛苦獻芝人,于焉開御幄。
遺跡問清流,高松聲謖謖。
迢迢先澤冠東吳,
太守詒謀近亦無。
絕勝風流王內史,
祇書小卷付官奴。
涼雨空堂初病酒
到眼新書驚卻走
陳侯千里柬癭庵
寫我畸名訊誰某
十年怊悵長安陌
短衣挾策何人識
忍淚訶時作罪言
歸舟已負滄江白
劫后山河百事哀
漫勞邊帥念詩才
龍川應有中興論
莫遣憂時屬草萊
縱觀當代述人文,前輩諸公用意勤。
清廟明堂庀梁棟,深山大澤蓄風云。
開元大歷非空貌,秀水新城莫漫云。
君去重編《海峰集》,肯隨北地乞余芬。
幾宵東觀翻書手,忽撥殘更岳頂云。
示我天門詄蕩語,如披玉策赤青文。
飛揚逸氣鞭鸞鳳,窈渺清齋寫典墳。
江畔皖公山縱好,有何巖壑可留君。
春色平分又六宵,
天生良弼佐皇朝。
豸冠凜凜周行肅,
虎節煌煌蜀地饒。
已喜月卿還舊物,
更看斗極轉高標。
仁人自合超諸數,
鶴算龜齡未是遙。
故鄉風景夢依然,魚浦窗西兔嶺顛。誰道不歸歸未得,芙蕖窗下抱愁眠。
赤日簾櫳如火然,野夫懷秋病欲顛。安得海風吹霹靂,九淵呼起蟄龍眠。
東望蒼茫,來何遲也,夜寒獨立搔首。為損容顏,懶又邀人杯酒。料此際、虎阜笙歌,盡今夕、翠樽紅袖。知否。是吳姬賞月,怕遲十九。
恰應潮生日候。有蚌彩涵波,舒光欲斗。一樣清輝,覺道盤痕減舊。感秋氣、不耐繁華,偏積下、三分消瘦。今后。漫隨人冷澹,更闌獨守。
泗州沒微桑,鄂州沒洞庭。
滄桑幾變易,何況東海溟。
虎井嶼前有沈城,風狂浪涌無影形。
秋水澄澈波淵渟,漁人下視見星星,女墻雉堞高伶俜。
約略紅毛城大小,殷紅磚石苔蘚青。
不知何年落海底,中有敗壁橫窗欞。
蔡生述之我則聽,
不敢乘舟窺視恐驚蛟龍醒,
作歌聊向虎山銘。
懸蘿攀磴出芳林,
敬謁人龍再整簪。
寶剎飛時山磬落,
玉猿啼處嶺云深。
知多豐度標黃閣,
剩有文章照紫岑。
自愧年來頻仰止,
不知經世復何心。
重湖復嶺去連延,氛靄消沈雪后天。
縹緲三山浮海上,參差群玉露峰巔。
使君宴集仍侵曉,遷客登臨欲判年。
灑落塵懷對清絕,向來身世兩翛然。
黃金宮闕紫瑤關,鹓鷺思陪玉筍班。
仙仗好教鳧舄去,客槎卻在斗牛閒。
有為義對霜濤涌,無敵詩同鐵陣閒。
誰報京師群弟子,先生吏隱鬢毛斑。
莫教容易過龜山,多少人心愿復還。
更有南城黃綬客,但吟西戶綠楊閒。
才經濁汴無澄浪,且趁清淮洗醉顏。
安得就公歌一曲,緩吟遲步夕陽灣。
兩耳爐焚柏子
一拳不養菖蒲
客至莫談塵事
略寒溫外跏趺
辨言終自賊,
寸心若電耀。
使自溯源流,
多端堪內笑。
請即所笑端,
捩轉其樞要。
孤月游霜空,
寒林清猿叫。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沒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金銀忘不了!終朝只恨聚無多,及到多時眼閉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姣妻忘不了!君生日日說恩情,君死又隨人去了。
世人都曉神仙好,只有兒孫忘不了!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