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溝柳
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
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澤勻。
谷鶯棲未穩,宮女畫難真。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龍津。
律到御溝春,溝邊柳色新。
細籠穿禁水,輕拂入朝人。
日近韶光早,天低圣澤勻。
谷鶯棲未穩,宮女畫難真。
楚國空搖浪,隋堤暗惹塵。
如何帝城里,先得覆龍津。
節氣到了御溝的春天,溝邊柳樹換上新綠。柳絲細細籠罩著宮廷流水,輕輕拂過入朝的官員。離太陽近春光來得早,天子恩澤如天空均勻灑下。谷中黃鶯還未安穩棲息,宮女描繪也難畫得逼真。楚國的柳浪徒然搖動,隋堤的柳絲暗暗惹起灰塵。為何在帝京里,御溝柳先能覆蓋龍津。
律:節氣、時令。
御溝:流經宮苑的河道。
禁水:宮廷中的水。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圣澤:皇帝的恩澤。
谷鶯:山谷中的黃鶯。
楚國:春秋戰國時楚國多植柳。
隋堤:隋煬帝時沿通濟渠、邗溝河岸所筑的堤,上植柳樹。
龍津:指京城中龍津橋,這里代指帝京。
此詩創作時間不詳,可能是詩人在帝京為官時,春日看到御溝邊柳樹新綠有感而發。當時處于太平時期,宮廷生活相對穩定,詩人在宮廷環境中感受到皇家的威嚴與恩澤。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帝京御溝柳先得春光,受天子恩澤。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優美,意象豐富,通過對比等手法展現御溝柳的獨特。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宮廷詩的創作風格。
七旬尋勝遠塵紛
身計優游荷國恩
往復汝勤人盡說
從來忠孝出吾門
容易秋風又一年,浮生如夢事如煙!此身局蹐留天地,小劫滄?;煤L?。日刻駒光銷壯志,雪泥鴻爪恍前緣。鄙人筆硯都灰燼,竟為新詩觸緒牽。
亭院新秋愛嫩涼,玉缸花撲酒初香??蛠沓嗟廊Ю铮薪疴O十二行。清福合宜居此地,好山竟是勝吾鄉。窮途頓觸流離眼,瘦菊疏籬自夕陽。
薄醉應難再舉杯,參橫斗轉賦歸來。流螢遠樹猶開火,怒馬輕軺小忽雷。主是陳遵勞繾綣,客同阮籍尚低徊。萍蹤聚散渾無定,如此相逢有幾回?
男兒四海皆兄弟,況是高陽一派親。避地自憐非海客,問天未許作閒人??酂o媚骨能諧俗,惟有剛腸但率真。強策駑駘還有力,重來馳騁九京塵。
賊火相逢恰五更,
見成贓物不須爭。
暗中多少都分了,
天曉依前各自行。
九日杯空綠,
秋城菊未花。
雨叢寒慘淡,
風樹晚欹斜。
獨客悲漂梗,
隹人怨折麻。
何時開爛熳,
沽酒到君家。
晚荷猶展卷,早蟬遽蕭嘹。
露葉行已重,況乃江風搖。
炎夏火再伏,清商暗回飆。
寄言抱志士,日月東西跳。
種桑長江邊,
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
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
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
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
今日復何悔!
偶來覽勝鄮峰境,山路行行雪作堆。
風攪空林饑虎嘯,云埋老樹斷猿哀。
抬頭東塔又西塔,移步前臺更后臺。
正是如來真境界,臘天香散一枝梅。
吟魂也把關山越。一曲三秋,此事心難撇。雪爪泥鴻留往跡。妙翰臨摹稱雙絕。
尺索魚書前日接。覿面終難,深悔當年別。廿四花風俄一瞥。梅雨連綿無休歇。
秋日玉泉寺
水喧山腹深
石泉噴白雪
巖樹插青簪
幻合煙花夢
凄飛風葉吟
喧囂共幽寂
無復解鐘琴
君不見周公大圣人,吐哺禮賢情復真。君不見信陵亦大賢,折節下士意愈堅。
二人既下世,屈指今千年。寥寥久不聞,士風亦摧遷。
豈無平津閣,亦有孟嘗門。待士特虛名,焉有實意存。
勢位巍巍自尊大,奔競紛紛望塵拜。上書光范亦可憐,梁指垂淚又何怪。
嘉會今逢五百春,坐令風俗澆還淳。見說公卿能下士,眼前結襪寧無人。
貧居野對惟煙水,春漸開眉弱柳間。中外正聞頻舉燧,風塵安得老棲山。日愁犬馬精神竭,歲老龍蛇歷數還。欲問疆場誰制勝,拯民曾急念摧殘。
海國春寒陰靄濃,朝聞瓦解六城空。投鞭卻笑山公鶴,失馬寧同塞上翁。多事每憂圖史累,無錢常愧友朋通。故廬荒隴思歸種,處處堪憐虎豹叢。
元夜猶憐社酒同,他鄉誰謂感哀鴻。那能終避連兵日,輒動綢繆未雨中。寒渚草青爭得氣,荒亭桃發自臨風。長堤倚杖無人處,只有閑鷗共結蹤。
春還漸漸見生機,三徑蘼蕪靜掩扉。違世未離戎馬地,生涯只有釣魚磯。愿同紫極占王氣,誰拂青氛耀德輝。有限黔黎盡涂炭,更于何日解重圍。
清野當年策已非,興衰時至若神機。戍樓角起川光暮,驛路人稀草色菲。書劍久藏疑有用,須眉頻照欲何歸。相逢愿見升平日,冰檗何曾負布衣。
風清籟靜,小庭空、一縷篆煙浮綠。繞砌尋行千里度,明月今宵才足。憾葉聲輕,鳴檐韻急,風戛琮琤玉。清光可飲,不須重勸醽醁。
遙望桂影婆娑,欲尋修斧,斫此無情木。云外一枝空在眼,玉宇瓊樓誰屬。對此茫茫,無窮舊恨,依舊填心曲。夜涼無寐,半窗瘦影橫竹。
玄帝行宮傍斗壇,
陰陰翠灑石床寒。
云邊薜荔堪裁衲,
月下芙蓉自制冠。
藥本每教童子覓,
方書不借外人看。
年來多病尋真訣,
丹藥從師乞一丸。
九月逢連雨,蕭蕭穩送秋。龍公無乃倦,客子不勝愁。云氣昏城壁,鐘聲咽寺樓。年年授衣節,牢落向他州。
風伯方安臥,云師亦少饕。氣連河漢潤,聲到竹松高。老雁猶貪去,寒蟬遂不號。相悲更相識,滿眼楚人騷。
寒入薪芻價,連天兩眼愁。生涯赤藤杖,契分黑貂裘。烏鵲無言暮,蓬蒿滿意秋。同時不同味,世事劇悠悠。
白菊生新紫,黃蕪失舊青。俱含歲晚恨,并入夜深聽。夢寐連蕭瑟,更籌亂晦冥。云移過吳越,應為洗馀腥。
湖盡匡山際,江通漢水浮。
朝煙生夾岫,夜月識扁舟。
遠望多為感,鄉心少不愁。
自憐身似葦,朝夕與波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