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九首 其九
種桑長江邊,
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
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
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
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
今日復何悔!
種桑長江邊,
三年望當采。
枝條始欲茂,
忽值山河改。
柯葉自摧折,
根株浮滄海。
春蠶既無食,
寒衣欲誰待?
本不植高原,
今日復何悔!
在長江邊種植桑樹,本指望三年后能采葉養(yǎng)蠶。枝條剛剛開始茂盛,卻突然遭遇山河改易(國家變故)。枝葉被摧折,樹根樹干漂浮在滄海之中。春蠶沒有桑葉可吃,御寒的冬衣還能指望誰來縫制?本來就沒有種在高原之上,如今又有什么可后悔的呢!
值:遇到。
山河改:指國家政權更迭,此處暗指晉宋易代。
柯葉:枝葉。
根株:樹根與樹干。
滄海:此處形容水域廣闊,或隱喻動蕩的時勢。
高原:比喻穩(wěn)固、安全的地方。
此詩為陶淵明《擬古九首》其九,約作于晉宋易代(420年劉裕代晉建宋)前后。陶淵明親歷東晉衰亡,對政權更迭的動蕩深有感觸,借桑樹的遭遇隱喻時代巨變下個體的命運,暗含對舊朝的眷戀與對新局的復雜心緒。
全詩以桑樹種植、生長、摧折的過程為線索,暗喻晉宋易代的歷史變故。通過桑樹“本不植高原”卻遭摧折的命運,既寫時勢無常之痛,又以“復何悔”的決絕,體現(xiàn)詩人堅守本心、不隨波逐流的品格,是陶淵明詠懷詩中托物寄意的典型之作。
白氏先生耽醉吟,銜杯灑翰恣歡心。樽空才盡若為計,釋悶遣懷功未深。愚稱居士名醒默,清思忘言求妙德。習此功成道更高,不到詩魔兼酒惑。
處世曾無著,生前事盡非。一瓶兼一衲,南北去如歸。
玉環(huán)風色,斜倚欄干,珊珊有恨無力。深徑誰聽,風雨夜來狼藉。上階三兩蝴蝶,悄無聲飛過墻北。春去也,綠連天,墻外尋春無跡。萬里深閨消息,任月底黃昏,碎陰欹側。流水吳宮,閑夢暗傷南國。珠簾更垂繡戶,付何人深尋細覓。算只有社燕去,相寄怨憶。
尋芳臨晚渡,停棹入寒林。雪里孤村近,花間一徑深。隔花人喚酒,倚樹客聽琴。煙寺昏鐘動,歸來香滿襟。
徂暑有今日,太空無積埃。閑拋數點雨,涼暈一痕苔。獨立江湖回,深然霜雪來。因君歌白苧,醒醉入徘徊。
羈緤相從一舉觴,風天凄黯作重陽。飄蕭寒氣爭搖落,冷澹秋容有故常。江寺尋僧驚舊夢,天涯有弟即吾鄉(xiāng)。尊前諸老看猶健,還起疏慵引興長。
吳柳初黃越樹丹,照人秋色送征鞍。云隨親舍回揚子,山引郵城入候官。萬石鹽饒輸海賦,兩潮魚上助盤餐。武夷我有南游約,欲借扶搖駕羽翰。
焰水無魚下底鉤,覓魚無處笑君愁??蓱z谷隱老禪伯,被唾如何見亦羞。
軋軋弄寒機,功多力漸微。惟憂機上錦,不稱舞人衣。
性之生情,為夢為想。性之生緣,如影如響。不有古圣,愚將安仰。不有妙道,愚將安仿。爰得智刃,決開疑網。人不同心,超然獨往。明融日新,率由天獎。
高林縹緲強可見,茅屋半山煙雨昏。誰家一幅鵝溪絹,古畫猶存水墨痕。
梁初奄巴蜀,仍有渡瀘人。汲直馀蒸簡,蕭翁亦聚塵。杰魂猶念沛,遠夢不歸秦?;没?,何勞問大鈞。
最清楚長亭官道,十里西風,一鞭殘照。容易天涯,來時南浦暗芳草。如今攀折,更一半霜推掉。黃到不成絲,能掛得斜陽多少。潦倒。記聽鶯筑館,煙雨暗堤春老。妝樓夢斷,正新雁一聲過了。千萬點馬上關山,帶殘月開門行早??諏懕M江潭,獨自相思人杳。
巖谷云深處,冬暄花正開。香隨微雪落,訊逐早春回。白鹿銜花去,元猿抱子來。仙人招我隱,倚樹獨徘徊。
舜中山中來,手持中山記。我吟山中詩,石礪攻玉粹。先正司馬公,常念一中字。當時伊川程,初不以為是。人生所謂命,受之于天地。未有字義前,此念何所寄。日用而不知,禮樂本孝弟。圣賢豈異人,眾以華嵩企。舜中學既優(yōu),具見諸行事。立剖是與非,敢問何所自。于焉道無陂,政爾心得位。知能執(zhí)兩端,功在進一簣。堂堂大丈夫,萬物皆我備。乃今為中山,轉欲生疏義。寂然不動時,更不容擬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