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羨雜詠十九首:李徑
一徑秾芳萬蕊攢,
風吹雨打未摧殘。
憐君盡向高枝發,
應為行人要整冠。
一徑秾芳萬蕊攢,
風吹雨打未摧殘。
憐君盡向高枝發,
應為行人要整冠。
一條小徑上,濃郁芬芳的花朵萬蕊聚集在一起,即使經過風吹雨打也沒有被摧殘。憐惜你全都在高枝上開放,應該是為了讓行人整理帽子時能看到。
秾芳:濃郁芬芳的花朵。
攢:聚集。
憐:憐惜。
整冠:整理帽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陽羨是今江蘇宜興,詩人在游覽此地時,看到李花在風雨中未被摧殘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李花堅韌的品質。其突出特點是借景抒情,通過描寫李花展現堅韌精神。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細致觀察和情感表達。
游遍名山祖遍尋,
卻來塵世渾光陰。
肯將的的吾師意,
滄浪萬頃三更月,
天上何如水底深。
病根翻作憶山勞,
一雨聊堪浣郁陶。
心白未能忘水月,
還憶赤松兄弟否,
別來應見鶴衣毛。
正堪凝思掩禪扃,又被詩魔惱竺卿。
偶憑窗扉從落照,傳寫會逢精鑒者,也應知是詠閑情。
樂天歌詠有遺編,留在東林伴白蓮。
百尺典墳隨喪亂,
仰賀斯文歸朗鑒,永資聲政入熏弦。
城里尋常見碧棱,水邊朝暮送歸僧。
數峰云腳垂平地,此身有底難拋事,時復攜筇信步登。
今宵前夕皆堪玩,何必圓時始竭才。
空說輪中有天子,玉兔銀蟾似多意,乍臨棠樹影裴回。
一念禪余味國風,早因持論偶名公。
久傷琴喪人亡后,時來日往緣真趣,不覺秋江度塞鴻。
因緣劉表駐經行,又聽西風墮葉聲。
鶴發不堪言此世,深愧故人憐潦倒,每傳仙語下南荊。
秦王手筆序丹臺,不錯褒揚最上才。
鳳闕幾傳為匠碩,兩軸蚌胎驪頷耀,枉臨禪室伴寒灰。
陵州棋子浣花箋,深愧攜來自錦川。
海蚌琢成星落落,捧受不堪思出處,七千余里劍門前。
曾此棲心過十冬,
今來瀟灑屬生公。
檀欒舊植青添翠,
不知門下趨筵士,
何似當時石解空。
舊制新題削復刊,工夫過甚琢瑯玕。
藥中求見黃芽易,
夜來月苦懷高論,數樹霜邊獨傍欄。
郡樓東面寺墻西,
顏子生涯竹屋低。
書案飛飏風落絮,
別后相思頻夢到,
二年同此賦閑題。
天臺衡岳舊曾尋,
閑憶留題白石林。
歲月已殘衰颯鬢,
爭得相逢一攜手,
拂衣同去聽玄音。
帆過尋陽晚霽開,
西風北雁似相催。
大都浪后青堆沒,
遠公林下蓮池畔,
個個高人盡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