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酬秦府高推官輦
天臺衡岳舊曾尋,
閑憶留題白石林。
歲月已殘衰颯鬢,
爭得相逢一攜手,
拂衣同去聽玄音。
天臺衡岳舊曾尋,
閑憶留題白石林。
歲月已殘衰颯鬢,
爭得相逢一攜手,
拂衣同去聽玄音。
天臺山和衡山過去我曾去尋訪,閑暇時回憶起在白石林留下的題詩。歲月流逝,我的鬢發已稀疏斑白、衰老頹唐。怎能與你相逢,拉著你的手,撣去衣塵一同去聆聽玄妙的佛音呢。
天臺衡岳:天臺山和衡山,均為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
殘:流逝。
衰颯鬢:指衰老稀疏的鬢發。
爭得:怎得,怎能。
玄音:指佛道的教義、妙音。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年老時回憶起過去的游歷經歷,感慨歲月流逝,希望能與友人相聚,一同追求精神上的超脫。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或動蕩的狀態,詩人借此詩抒發內心的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往昔游歷的懷念和與友人相聚聽玄音的愿望。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和精神追求。
太空本玄微,萬化原幽眇。
流目盼群蟣,遐想涉冥杳。
大地走龍蛇,遠云入飛鳥。
海天搖青靄,嵐氣浮蒼昊。
隔岸越山多,過江名士少。
白馬已成陳,青山依舊好。
登茲翻百憂,惄焉心如搗。
灑涕望東南,半壁朝廷小。
門闌曳裾客,皆自許人豪。
今日宸廷下,誰知北郭騷。
荒荒廣野四天低,
碧浸紅亭別一蹊。
來與楊漕添掌故,
八分亭匾手親題。
蓬弧此日君初度,蒲柳之姿期偶同。天地百年都是客,江湖多病早成翁。相思千里共明月,極目停云邈下風。珍重歲時眠食好,鼎鉉正爾待名公。
五十七年六尺身,攝提星紀又初辰。摧頹那復風云氣,落魄終甘草莽臣。滿座壺觴諸客醉,北堂萊綵一番春。老懷自笑疏狂甚,顛倒尊前白發新。
碧瑣空屏,云母涼,魚镮煙繞深院。
紅葉乍驚秋,人歸杳,朱欄花信香淺。
便教卜盡五銖,剩青蚨未轉。
窗前看、疑是沈郎遺來,丹紋翠掩。
猶記雕櫳倦。
絳蠟下、纖手擲紅幺,金緋絢賭勝處,將花選、玉人那愛鸞鈿。
只教綵貫同心,佩宜男珠串。
金風冷、留買一線斜陽,怎看秋賤。
六十流光下水船,
舊題詩句幾經年。
水仙無語洲奴笑,
不見蘆中共溯沿。
終約夜舟乘月去,
蒼梧云底望長安。
拔地起層巒,黏天聳疊嶂。
路從迤邐來,山復回環向。
跋馬一再登,舉手云霄抗。
飛雨灑其下,高鳥不在上。
屹然五岳中,勢欲爭雄長。
云氣倏往來,八荒通一望。
部落雜諸羅,一氣空亭障。
滇黔楚蜀粵,于此扼其吭。
我生如醯雞,閉置在甕盎。
及茲縱跬步,始覺天宇曠。
若士與云將,云中儻相訪。
高歌升天行,輾然一神王。
缽里飯,桶里水,多口阿師難下嘴。
北斗南星位不殊,白浪滔天平地起。
擬不擬,止不止,個個無裈長者子。
霜后瘴煙清,空江新月明。
中流千籟寂,孤嶼一舷鳴。
練色淼無際,長風如有情。
美人何處所,吟望隔蓬瀛。
江南好,綠水傍紅橋。釣艇移來垂柳岸,風箏系在杏花梢。一帶酒旗飄。
江南好,載酒聽啼鶯。金碧樓臺花里寺,悠揚弦管水中亭。最喜一春晴。
江南好,煙雨暗春山。市上櫻桃紅帶露,開園軟筍綠堆盤。柳拂畫闌干。
江南好,紅粉斗輕盈。覆額香云簪抹麗,泥金小扇寫回文。宮樣碧紗裙。
江南好,牛背唱斜暉。紅葉村深香稻秀,平湖秋老鯉魚肥。燈火夜船歸。
江南好,清景在誰家。待月高樓橫短笛,藏秋老圃種黃花。風起雁行斜。
舊是神仙職,群資大雅才。
異書傳岳瀆,短夢到蓬萊。
勝絕塵寰外,天然石室開。
白云為留客,不放出山來。
黃花黃葉逼深秋,
出郭來從野寺游。
抖擻征衣還未了,
一聲清磬度林邱。
彼幽人兮何所思,憂耿耿兮天一涯。舉家親屬散百草,關山萬里難追隨。
更長不寐聽鳴柝,寒風蕭瑟如凄悲。安得此身有羽翼,脫然避地能孤飛。
中宵起坐待明發,悄悄側身聽晨雞。纏綿冰雪陰風寒,松竹半死相摧殘。
嚴居谷飲蔽荊棘,藤蘿委地難躋攀。猛虎志大自羈束,易飽不及狐兔安。
雞鳴起舞亦漫興,扣角辛苦真可嘆。堯禹既往小白死,烏乎吾道何由還。
幽憂展轉不成臥,安得日出開重關。
風殘月過三生。風里呈身。月下歸魂。
自憐薄命六銖輕。憔悴黃裙。冷落紅塵。
家姊妹兩般分。夜合隨君。夜落隨君。
春光真不值分文。雖有錢神。難買花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