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中
沛云豐草日初黃,瘦馬游人鬢易霜。
未有不亡天子國,到來猶見帝王鄉。
千秋事業歌三轉,一統山河泣數行。
八月甕頭新酒熟,牧童誇說漢高皇。
沛云豐草日初黃,瘦馬游人鬢易霜。
未有不亡天子國,到來猶見帝王鄉。
千秋事業歌三轉,一統山河泣數行。
八月甕頭新酒熟,牧童誇說漢高皇。
沛縣的云、豐縣的草在秋日初顯枯黃,騎著瘦馬的游子兩鬢容易生出白發。世上沒有永不滅亡的天子之國,來到這里還能見到昔日的帝王之鄉。劉邦高唱《大風歌》成就千秋帝業,統一山河卻也不禁悲泣。八月里新釀的酒熟了,牧童還在夸贊著漢高皇。
沛云豐草:沛縣和豐縣的云與草,沛縣是劉邦出生地,豐縣是其故鄉。
鬢易霜:兩鬢容易變白,指人容易衰老。
未有不亡天子國:意思是沒有永遠存在的王朝。
千秋事業歌三轉:指劉邦唱《大風歌》,《大風歌》有三句。
甕頭新酒:剛釀好的酒。
漢高皇:即漢高祖劉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的內容可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游歷沛縣、豐縣這些與劉邦相關的地方時,面對歷史遺跡,感慨王朝興衰而創作此詩。當時或許社會處于相對動蕩或變遷時期,引發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思考。
這首詩主旨是感慨歷史興亡,特點是借景抒情、用典,將歷史與現實結合。它以小見大,通過對沛縣、豐縣的描寫,反映出歷史的滄桑巨變,在同類感慨歷史的詩詞中有一定代表性。
朝來寮外望西山,
正在云煙縹緲間。
既欲與山為保社,
不妨身世似云閑。
河南洛邑是名鄉,間氣收鐘出廟廊。養正考亭蒙訓闡,移風宣圣孝經揚。
年幾六帙乾行健,祝愿三多福澤長。最喜生辰重九后,黃花早燦介眉觴。
南極星明映素絲,躋堂稱兕仰豐儀。青山不老千年鶴,綠水長生萬歲龜。
四皓高蹤曾欲羨,一州重任竟難辭。謳歌盡慶華封祝,那止吾儕樂奏詞。
日出城烏啼不休,長安客子苦難留。
寒煙滿路轉征蓋,衰草連天生別愁。
共道風塵辭北極,獨憐山水得東甌。
飛云渡口千家樹,梅雨潭邊百丈流。
海氣蒸人長似夏,山光依郭迥宜秋。
晝閒鳥影下廳事,夜靜潮聲到縣樓。
羨爾花前飛舄去,與誰峰際抱琴游。
蒼生貢賦嗟方劇,赤縣循良看獨優。
燕越迢迢相憶否,天涯遙望白云浮。
峭壁镵成萬佛身,招提開創幾千春。
行童不識尋幽客,誤作恭禪問法人。
云端石洞可棲身,水繞山圍剩得春。
傳語高僧休厭客,西林曾寓著書人。
高山晨在望,山路險而紆。
白雪清流下,紅花嫩葉初。
杖扶詩膽壯,樹蔭坐情舒。
絕頂展遐眺,晴空一鏡如。
中書新判五花榮,異彩疑從腕底生。
文士有椎皆爛熳,才人入夢倍崢嶸。
霜毫寒帶秋煙重,露穎光含春色明。
棐幾閒看更堪賞,硯池墨沈趁幽清。
石磴盤旋步上臺,浮云淺雨倏然開。三天日色臨金闕,萬疊山光映錦臺。
歸洞已看華表鶴,登仙曾折樹中梅。五千道德從何覓,遙望關門紫氣來。
嵯峨高洞是蓬萊,袖拂晴嵐絕點埃。玄石七拳星斗現,青山四面畫圖開。
逍遙我亦緱山侶,丹鼎誰知葛令才。笑醉碧桃吹鳳管,白云天畔倚樓臺。
曉雞才唱趣登車,
拂被霜寒似月華。
還喜夢魂清不減,
臥游山閣詠梅花。
導江盤三峽,美哉神禹功。
天地有缺陷,思以人力通。
惟神寶佐禹,效命庚辰同。
云旗驅黃牛,蹴蹋龍蛇宮。
圭握百靈符,爐鑄萬物銅。
遂令南條水,萬壑皆朝東。
廟貌留空山,蘋藻走村翁。
廟前盤老樹,山鬼啼西風。
一旦倉惶馬后牛,
衣冠從此折腰羞。
先生不是歸來早,
束帶人前幾督郵。
打篷雨聲歇,漸聞柔櫓聲。
披衣起窺天,寒色洗晶瑩。
落月大如斗,光與朝曦爭。
四山濕翠飛,翹首媚新晴。
其上最高處,殘雪橫庚庚。
白云生山腰,一抹似水平。
輕風忽倒吹,須臾滅復明。
此境信幽絕,墨妙思關荊。
幽州已投斧柯,
崇山更用憂何。
且喜龔鄒冠豸,
又聞張董上坡。
春山春水碧迢迢,
病起扶筇過野橋。
幾日不尋江上夢,
東風吹長杜蘅苗。
讀君古墓作,因之懷抱縈。
老夫九年前,小雛憐寧馨。
一夕病弗起,殤車出北城。
卜兆鄰古寺,守訶乏村氓。
去歲罹發掘,盜蹤無由明。
跋馬近往視,壞垣環枳荊。
藏中本無物,□至睨茲塋。
玉匣患不侈,宜爾巢鼯猩。
楊生昔裸葬,漢傳留佳評。
世事可以鑒,悲哉聊此吟。
華發蒼顏一病僧,
向來文史頗關情。
只緣世網無由脫,
遂學枯禪度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