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河遇雨
開席臨流雨驟侵,
都人殊鬰勝游心。
侍娃不見塵生襪,
農谷偏欣隴拔針。
郢雪鬭高閑未接,
峽云爭去杳難尋。
無過卻下船中坐,
豈廢衰翁醉又吟。
開席臨流雨驟侵,
都人殊鬰勝游心。
侍娃不見塵生襪,
農谷偏欣隴拔針。
郢雪鬭高閑未接,
峽云爭去杳難尋。
無過卻下船中坐,
豈廢衰翁醉又吟。
在河邊設宴時突然被急雨侵襲,城里人的游興都被澆得十分郁悶。原本該出現的侍女沒了蹤影,鞋襪上落滿雨塵;農民卻因這場雨欣喜,田壟間的禾苗像拔節的細針般生長。雨勢如《陽春白雪》般高急難以應對,雨云又似峽中輕云轉眼消散難尋。不過還是回到船中坐下,這又怎能阻止我這老翁醉酒吟詩呢?
殊鬰:非常郁悶,殊,極、很;鬰,同“郁”。
侍娃:侍女,年輕的婢女。
隴拔針:形容雨后禾苗如細針般挺拔生長,隴同“壟”,田埂。
郢雪:典出“陽春白雪”,指高雅樂曲,此處借指雨勢高急。
峽云:化用“巫山云雨”典故,此處指快速消散的雨云。
無過:不過,只是。
此詩當為詩人于河中游宴時遇急雨所作。或為晚年閑適之作,通過觀察雨中游宴中不同人群(游人與農夫)的反應,結合自身處境,抒發對生活細微處的體悟與豁達心境。
全詩以“遇雨”為線索,從游宴受阻寫起,通過都人與農夫的不同反應展現生活百態,末句以“醉又吟”收束,既體現雨景對游興的影響,更突出詩人超然物外的灑脫。語言質樸而含深意,是一首貼近生活的即景抒情之作。
間氣何私汝,無人見死期。 可憐王景略,心在慕容垂。
遠岫平林嶂夕陽,翻濤翠麥已蒸黃。 此行莫謂無高興,題品新詩入錦囊。
臺上憑欄干,猶怯春寒。被誰偷了最高山?將謂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間。 卻是曉云閑,特地遮攔。與天一樣白漫漫。喜得東風收卷盡,依舊追還。
畫樓側畔,試與君、管領南枝風物。影浸西湖清淺水,旁倚云崖煙壁。艾納全披,檀心俱露,一片前村雪。碧松修竹,歲寒真是三杰。 長向酒欲冰時,魁英相放,不待陽和發。一任無情風又雨,畢竟香難滅。幻玉精神,添酥標致,羞上簫簫發。脆圓可愛,更看春二三月。
想先生、跨鶴歸去。依然上界官府。胸中邱壑經營巧,留下午橋別墅。堪愛處。山對起、飛來萬馬平坡駐。帶湖鷗鷺。猶不忍寒盟,時尋門外,一片芰荷浦。 秋水觀,環繞滔滔瀑布。參天林木奇古。云煙只在闌干角,生出晚來微雨。東道主。愛賓客、梅花爛漫開樽俎。滿懷塵土。掃蕩已無馀,□□時上,主嶠翠瀛語。
解變西昆體,一賦冠群英。清風峽畔,至今堂以讀書名。富貴輕于塵土,孝義重于山岳,惜不大其成。陵谷縱遷改,草木亦光榮。 與仇香,穿阮屐,試同登。石龕雖窄,可容一幾短擎燈。千仞蒼崖如削,四面翠屏不斷,云霧鎮長生。最愛巖前水,猶作誦弦聲。
銀河無際渺澄空。一點壽光中。此夕謫仙初度,清歌吉甫清風。 文章間世,曾親玉座,屢賜金鐘。丹禁若須鰲便,赤城喚取漁翁。
嗟君沒世委空囊,幾度勞心翰墨場。 半面為君申一慟,不知何處是家鄉。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粵嶠猶存拜漢臺,東南半壁望中開。 命歸亭長占王業,人起炎方見霸才。 日月行空從地轉,蛟龍入海卷潮回。 山川自古雄圖在,檻外時聞繞電雷!
愁云淡淡雨瀟瀟,暮暮復朝朝。別來應是,眉峰翠減,腕玉香銷。 小軒獨坐相思處,情緒好無聊。一叢萱草,幾竿修竹,數葉芭蕉。
見也如何暮。別也如何遽。別也應難見也難,后會難憑據。 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應難去也難,此際難分付。
征鴻過盡秋容謝。卷離恨、還東下。剪剪霜風落平野。溪山掩映,水煙搖曳,幾簇漁樵舍。 芙蓉城里人如畫。春伴春游夜轉夜。別后知他如何也。心隨云亂,眼隨天斷,淚逐長江瀉。
夜涼時到此亭中,舞袂掀髯幾許同。 竹葉舊曾浮大白,終囊新喜擘輕紅。 若為遽舍風千疊,未苦能留月一弓。 只尺玉峰應好在,欲招鸞馭下空濛。
芰荷風、滌面恰麥秋,應倒著春衣。渡曉溪云濕,日流塵腳,露滉蛛絲。調翼受風雛燕,弱不解爭泥。襯瑯玕錦院,竹外薔薇。立久闌干憑暖,看行魚吹沫,波暈平池。蘚痕斑礎石,漸雨熟梅時。傍短籬、成團粉蝶,掠野花、相逐□高低。忘言處,徽弦乍拂,流水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