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吳丞相充挽詩三首 其一
富貴三朝老,
公忠百辟師。
躋民復仁壽,
與國系安危。
圣意加優注,
榮途亦屢辭。
人嗟五福內,
獨不享期頤。
富貴三朝老,
公忠百辟師。
躋民復仁壽,
與國系安危。
圣意加優注,
榮途亦屢辭。
人嗟五福內,
獨不享期頤。
您身享富貴歷經三朝,德高望重;公正忠誠,是百官的楷模。您使百姓重返仁厚長壽之境,國家安危全系于您一身。圣上對您格外優待重視,而您多次推辭顯要仕途。人們感嘆在五福之中,唯獨您未能活到百歲高齡。
三朝:指吳充歷經的仁宗、英宗、神宗三朝。
百辟師:百辟,百官;師,表率,意為百官的楷模。
躋民:使百姓提升、達到。
仁壽:仁厚長壽,出自《論語·雍也》‘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優注:優待關注。
五福:出自《尚書·洪范》,指壽、富、康寧、修好德、考終命五種福分。
期頤:百歲,《禮記·曲禮上》‘百年曰期頤’,指百歲老人。
吳充(1021-1080),字沖卿,北宋大臣,神宗時官至宰相。此詩為其元豐三年(1080年)去世后所作挽詩之一,旨在紀念其作為三朝元老的功績與高潔品格。
詩中概括吳充歷仕三朝、公忠體國、澤被百姓的一生,既盛贊其賢相之德,又為其未享百歲而惋惜,突出其在北宋政壇的重要地位與深遠影響。
吾道日中天,萬古焉能滅。惟君善化人,時雨成春雪。
避謗詩尋醫,畏病酒入務。蕭條北窗下,長日誰與度。今年苦炎熱,草木困薰煮。況我早衰人,幽居氣如縷。秋來有佳興,秫稻已含露。還復此微吟,往和糟床注。何處覓新秋?蕭然北臺上。秋來未云幾,風日已清亮。云間聳孤翠,林表浮遠漲。新棗漸堪剝,晚瓜猶可餉。西風送落日,萬竅含悽愴。念當急行樂,白發不汝放。
蓬萊東畔是仙家,旭日蒼涼絢紫霞。門外黃塵皆海水,窗間青鳥識桃花。閒尋墨沼來題竹,擬借丹爐學鍊砂。千歲安期吾有約,他年同吃棗如瓜。
吟髭捻斷恨思遲,選句差同雀揀枝。才力難堪丈人敵,心魂用破七言詩。望洋更嘆瀾翻候,刻燭深愁火急時。卻羨養生欽白陸,不爭奇崛就平夷。
數行清淚不禁揮,北去南來計總違。夢里不知今又別,對人猶自說初歸。
洶洶萬號竅,颶風吹海渾。冥冥蔽一天,瘴云埋日昏。南荒底日所,黃葦三家村。誰云花解笑,但有鳥能言。繆恩解南冠,歸路首北轅。酒行可以起,稚子候柴門。
素公作詩故奇特,石鼓聱牙字難讀。素公作畫如作詩,峭石插天松壓屋。
山人瓢笠思悠哉,遁跡難逢石壁開。紫氣遠從函谷路,白云初過郁洲臺。茅君冉冉三峰下,桂父飄飄五嶺來。我自相尋非興盡,溪頭誰憶棹船回。
惆悵高歌入睡鄉,夢中魂魄尚飛揚。起來露立頻搔首,夜靜無風自在涼。三年獨立已成僧,欲與何人說葛藤。夜夜隔墻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燈。
云暗江南萬里天,雪寒村落幾家煙。梅花不辨溪頭樹,鶴駕虛迎海上仙。已喜乾坤消沴氣,佇看田野樂豐年。閉門不作袁安臥,驢背吟詩擬浩然。
豫章禪妙絕皇宋,只服蘇仙放肆才。蘇似大鵬橫海去,黃如香象渡河來。
海山有奇樹,粲粲珊瑚枝。由來植物性,無脛可推移。如何石氏子,樹之白玉墀。洛陽經幾戰,金谷久荒夷。空令千載下,聞者為傷悲。
簾挑起,眸相顧。柳上看青微。那里春煙半樹,燕身剪過垂枝。可是故人兒,約今天、銜著青泥。攢來于我生紅豆,稍解相思。春欲老,清塘碧。兀自映山云。石徑婀娜人佇。清音婉囀紅唇。一曲挽紅稀。怕凋蕭,沾了儂身。想留晴翠心深處,養著天真。
抗手寒翻兩袖風,平生猿臂學猿公。渡河暫見黃云合,絕幕誰憐白草空?沙磧路迷憑老馬,關山書返倩南鴻。歸來容鬢知何似,看取麒麟畫像中。
贛江不可極,雙注碧云中。出峽幾千丈,青天垂玉虹。系船沙磧雨,掛席石潭風。八月尋源去,相思秋樹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