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岑克圖刈稻東安
問子去何邊,清江欲放船。
言從西岸口,遙指東安田。
里社千年圣,農桑五畝賢。
有懷沮溺傳,期共犁云煙。
問子去何邊,清江欲放船。
言從西岸口,遙指東安田。
里社千年圣,農桑五畝賢。
有懷沮溺傳,期共犁云煙。
問你要去哪里,你說要在清澈的江邊揚帆啟航。你說從西岸的渡口出發,遠遠指向東安的稻田。鄉村的社神千年受敬仰,農桑之事雖只五畝卻顯賢德。我心懷念著長沮、桀溺的傳說,期待能與你一同在田間耕作,共伴云煙。
子:對岑克圖的尊稱。
放船:開船,啟航。
里社:鄉村的土地神廟,代指鄉村社區。
沮溺:指長沮、桀溺,春秋時期隱于耕作的隱士,見《論語·微子》。
犁云煙:形容在煙霧繚繞的田間耕作,指田園勞作。
此詩為詩人送友人岑克圖前往東安收割水稻時所作。時值秋收,友人將乘船赴東安田間勞作,詩人通過贈詩表達對農事的重視及對田園隱逸生活的向往,或反映詩人對平凡勞動的尊重與對自然生活的認同。
全詩圍繞送別友人刈稻展開,通過清江啟航、東安稻田、農桑里社等場景,結合沮溺典故,既表達對友人行程的關切,更凸顯對田園農桑的贊美與隱逸情懷的向往,語言質樸,意境恬淡,是一首融合送別與田園主題的佳作。
未許揮戈上戰場,閑居景物細平章。
萍因岸障風難散,荷為花嬌葉自香。
竹影半窗清畫絕,桐陰遍地碧云涼。
新詩寫就渾無事,臥聽鄰雞唱夕陽。
十七篇詩酒滿壺,
贛州風景塞繩樞。
詩中有畫今摩詰,
安用當年八境圖。
柳似腰肢。月似蛾眉。看千嬌、百媚堪憐處,有紅拂當筵,金蓮襯步,玉筍彈棋。
心事一春誰問,同心結,斷腸詞。嘆雙魚、不見征鴻遠,蕉心綠展,櫻唇紅滿,梅子黃肥。
小喬初嫁小周郎,莫扮虞姬與霸王。
千種野花雙芍藥,一池春水兩鴛鴦。
金箍閃耀西游記,刀馬縱橫北大荒。
傍晚人爭趨老院,今宵三打祝家莊。
龐君居鹿門,
鄭子耕谷口。
西山蕨正肥,
此樂君知否。
臥痾傳句寵稱觥,歸序仍能腹稿成。
十日死生逢絕筆,萬流依倚失長城。
亂離殘客原同命,博大真人不可名。
留詠荊軻一樓影,哀迎終古海濤聲。
幽棲歲月借疏慵,
雞黍鄰翁問過從。
最是清時寬吏隱,
野人丘壑漸相容。
天邊仍舊一經傳,南郭新看結數椽。
剩有白云來席上,隨他綠草到窗前。
詩篇不數開元后,茶椀還書嘉靖年。
但使主人能愛客,何妨竟日共留連。
葉響初疑夜霰微,
曉看連玉幻屏帷。
令人憶煞天臺遇,
白盡蓑衣喚不歸。
疇昔多慚世網牽,收身幸早賦歸田。四科人物皆高第,只學樊遲也自賢。
獨立搔頭曉未梳,喜看童仆理園蔬。漢儒不悟真消息,卻下簾帷只讀書。
郊迎猶待一番風,主相那能不愧容。縱道東還心事白,更須定洛乞明農。
歲計溪南數畝中,但將風雨祝天公。人生何必堂廚飯,米滲藜羹一飽同。
雨過高低水地平,扶犁野老續歌聲。憂時莫問蓑衣讖,但看烏犍破曉耕。
輪輿蓋軫及車弓,模寫文奇是考工。農具因何卻疏略,周公于此愧龜蒙。
大都禮義本人情,
若論人情莫若親。
茍使于親無曲折,
不知人視作何人。
法身充塞太虛空,
出沒何曾有定蹤。
獨許波旬知此意,
半偷歡喜半搥胸。
細品清時味,何嘗一日同。
澆頭云麓雨,到面橘洲風。
浪下三吳白,花馀數點紅。
少陵長此對,只是不書空。
故園夢蝶記遺蹤,祗與南城隔一重。
孤島今非畿內地,瀛洲古是海中峰。
人間小劫魂無鶴,地下埋冤種有龍。
兒女不知興廢事,山歌野哭盡情濃!
東風何事欲沾巾,
猶未全歸七尺身。
一片昊天頭上立,
此生長照此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