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園居漫興 其三
幽棲歲月借疏慵,
雞黍鄰翁問過從。
最是清時寬吏隱,
野人丘壑漸相容。
幽棲歲月借疏慵,
雞黍鄰翁問過從。
最是清時寬吏隱,
野人丘壑漸相容。
我幽居于此,歲月在懶散中度過,鄰家老翁帶著雞黍來探訪我。在這清平盛世,朝廷對隱居的官吏很寬容,我這個山野之人也漸漸能與這山水林壑相融。
幽棲:隱居。
疏慵:懶散。
雞黍:指農家待客的豐盛飯食。
問過從:探訪交往。
清時:清平之時。
吏隱:指在官而有隱居之意。
野人:山野之人,作者自指。
丘壑:指山水林壑。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中可推測是在社會相對安定時期。詩人可能因對官場生活感到倦怠,或向往寧靜的鄉村生活而選擇隱居,此詩便是其隱居生活的寫照。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愜意之感。其特點是語言平淡卻意境深遠,生動展現鄉村隱居的閑適。在文學史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一種追求和表達。
監牧年深得馬情,如今猶系茜紅纓。官中幾日無游幸,閒向龍池緩緩行。
微溜垂檐隙,蕭蕭倚柱聽。百蟲吟砌黑,古樹覆燈青。暑意當宵斂,秋光與水渟。暫來仍夢擾,何以祛塵冥。
寂寂松門古道場,暫容倦客拂橫床。老僧欲盡殷勤意,林下春風茗椀香。
膝橫五弦琴,試鼓南風曲。寄傲北窗下,便覺此生足。開懷酒一壺,寓意棋一局。既使風掃門,還將月為燭。
春風起我古今情,袖手河山事屢更。斷簡陳編驅晝夜,夭桃紫燕送生平。試從一日親千歲,微覺前賢畏后生。國命正須天下共,李朱班蔡本無成。
秋風吹老萬年枝,山鳥飛來啄子時。卻憶題詩畫中客,一成沒后一分離。
君是鄴兒非,黃須短褐衣。單身亡命去,虜首賣錢歸。業曠家人棄,門寒結客稀。自知終有用,窮巷且藏機。
南楚東吳一草亭,道人元不嘆飄零。幻身在世真如露,客鬢經年漸欲星。招隱山中猿鶴怨,話禪石上鬼神聽。殷勤此別須回首,不忘君家桂樹青。
微寒滲透暗之隅,滴下星星是露珠。別樣溫柔如利刃,一秋桂子已清癯。
蒼松如龍出幽谷,未露全身露頭角。天生大材不大用,半在云霄半林壑。浮世難逢匠石過,空馀滿地清陰多。明堂不作歲云暮,松兮松兮奈爾何。
聞君數日住,使我百憂寬。池館杯觴易,天涯故舊難。久晴冬欲暖,近水晚猶寒。借取防身劍,慇勤醉里看。
維水兮漫漫。維石兮團團。洑流兮驚湍。舟行兮苦難。膠予楫兮上下,捩予舵兮回盤。奔長年兮號舵師,脫性命兮斯須。念垂堂兮有戒,幸去險兮即夷。
炎歊撲面火流云,道路爭迎白練裙。借問先生何處去,睢城寺里打碑文。
寒星掛疏林,夜色翳馀暝。雞聲驅行客,出門路方永。亦有山中人,熟睡初未醒。而我立于獨,婆娑玩光景。一笑天宇青,此意君自領。舉頭見殘月,葉脫知深秋。今我曷不樂,歲月如驚鷗。常憐古志士,辛苦歌飯牛。空山夜曼曼,政合秉燭游。臨風振吾衣,蕭瑟不得留。小立殊復佳,澗水鳴幽幽。
扶泥滑滑遍蒿萊,盼到新晴眼乍開。一抹濃云緣嶺去,數灣流水繞圩回。山民頓見風還古,名勝猶疑志未該。屈曲從輿高復下,褰帷敞目亦悠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