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感 其五
我本湖山一老僧,業緣未斷尚貪榮。
重來且了前生債,死去寧須后世名。
已絕塵嗔心不競,那堪衰老病相縈。
散花天女今何用,為問維摩作么生。
我本湖山一老僧,業緣未斷尚貪榮。
重來且了前生債,死去寧須后世名。
已絕塵嗔心不競,那堪衰老病相縈。
散花天女今何用,為問維摩作么生。
我本是湖山間的一個老僧,只因業緣未斷還貪戀榮華。再次前來了卻前生的債,死去何須后世留名。已遠離塵世的嗔怒,心不再爭競,怎奈衰老與疾病纏身。散花的天女如今有何用,請問維摩詰近況如何。
湖山:指有山有水的地方。
業緣:佛教語,謂苦樂皆為業力所致,緣即受業的機緣。
貪榮:貪戀榮華。
塵嗔:塵世的嗔怒。
縈:纏繞。
散花天女:佛教傳說中,她常以天花散諸菩薩、大弟子身上,以驗其向道之心。
維摩:即維摩詰,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人生后期,經歷了諸多世事,對塵世的繁華有了深刻的感悟,在對自身修行和人生經歷反思的心境下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對自身修行和人生的反思,突出特點是將佛教思想與個人情感相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詩人獨特的內心世界和精神追求。
莫怪靈均戀楚濱,可能臣子外君親。
精心獨去珠無颣,飛語潛來箭有神。
宋玉招魂推意遠,揚雄流涕掩書頻。
江邊自是修門路,嗟苦先生隕此身。
揚子江頭南北路,木蘭船上往來人。
年華袞袞東流水,世事勞勞薄宦身。
回首天涯成遠別,忘懷物外自相親。
津亭共起憂時嘆,重記津亭淚滿巾。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默坐時。
天意教閑須有謂,人心剛動似無知。
煙輕柳葉眉閑皺,露重花枝淚靜垂。
應恨堯夫無一語,堯夫非是愛吟詩。
畫筆善狀物,長于運丹青。丹青入巧思,萬物無遁形。
詩畫善狀物,長于運丹誠。丹誠入秀句,萬物無遁情。
詩者人之志,言者心之聲。志因言以發,聲因律而成。
多識于鳥獸,豈止毛與翎。
畫旟南度謫長沙,粵海新恩路更賒。
子日鵬來知主去,辰年龍會為賢嗟。
猶多婚嫁先捐館,無復田園可寄家。
曾是德公推獎厚,一觴何處酹魂車。
子孝親兮弟敬哥,晨昏定省莫蹉跎。
一門孝友真難得,百歲光陰最易過。
和樂且耽宜自翕,彝倫攸敘在謙和。
班衣舞罷塤箎奏,子孝親兮弟敬哥。
節候近清明,游人已踏青。
插花穿戟戶,酤酒向旗亭。
日迥林光潤,風回海氣腥。
未知何處樂,歸路已嚴扃。
閑與賓朋飲酒杯,杯中長似有花開。
清談才向口中出,和氣已從心上來。
物外意非由象得,坐間春不自天回。
施之天下能如此,天下何憂不放懷。
曾憑水柵誓長江,報國全軀事不雙。
力屈已嗟關羽死,勢孤猶笑李陵降。
宿墳古劍龍腥匣,環壁靈旗獸纏扛。
神理高高人意近,楮錢祈福暗塵窗。
寄問副車毛國鎮,別來風味久如何。
蓬萊閣上誰同飲,宛委山前幾番歌。
應向蘭亭摛彩筆,曾教西子畫清蛾。
若還問我今何似,比著前春醉更多。
粲爾芳草葉,孤根當砌植。
違春已自分,薰風猶借力。
艷艷朝日光,紛披照顏色。
持之遺佳人,歲久香不息。
歲華頭上不能驚,唯有交親眼更明。
皓皓月常因坐看,深深酒不為愁傾。
茍于心上無先覺,卻似人間小后生。
欲約何人為伴侶,江湖泛去一舟輕。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難老時。
齒暮乍逢新歲月,眼明初見舊親知。
歡情此去未伏減,飲量近來差覺低。
六十七年無事客,堯夫非是愛吟詩。
半百已華顛,如今更皓然。
自知為士子,人訝學神仙。
風月難忘酒,云山不著錢。
行年六十六,明日又添年。
堯夫非是愛吟詩,詩是堯夫可愛時。
寶鑒造形難著發,鸞刀迎刃豈容絲。
風埃若不來侵路,塵大何由得上衣。
欲論誠明是難事,堯夫非是愛吟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