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漏
鳳樓相對碧嵯峨,斜月疏星度絳河。
三殿曙暉猶未啟,九霄寒露已將多。
佩鳴白玉千官至,火列丹城上相過。
遙想后庭催步輦,宵衣頻問夜如何。
鳳樓相對碧嵯峨,斜月疏星度絳河。
三殿曙暉猶未啟,九霄寒露已將多。
佩鳴白玉千官至,火列丹城上相過。
遙想后庭催步輦,宵衣頻問夜如何。
鳳凰樓正對著碧綠險峻的山峰,斜月和稀疏的星星橫過銀河。三大殿的曙光還未開啟,高空的寒露已經增多。官員們玉佩叮當作響紛紛到來,燈火照亮京城,宰相經過。遙想后宮催促皇帝乘坐步輦,皇帝勤于政務,多次詢問夜晚情況。
鳳樓:指皇宮中的樓閣。
碧嵯峨:形容山峰碧綠險峻。
絳河:即銀河。
三殿:皇宮中的三大殿。
九霄:指天空極高處,這里代指皇宮。
佩鳴白玉:官員身上佩戴的白玉玉佩發出聲響。
上相:宰相。
步輦:古代一種用人抬的轎子,供皇帝乘坐。
宵衣:天未亮就穿衣起床,指勤于政務。
此詩描繪的是古代官員在皇宮外等待早朝的情景。在封建王朝,早朝是重要的政務活動,官員們需在黎明前到達皇宮。詩人可能是在親身經歷待漏過程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展現宮廷生活的莊重和皇帝的勤勉。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宮廷早朝的場景,突出皇帝的勤政。其特點是描寫細膩,意境營造出色。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力的作品,但能讓后人了解古代宮廷的生活和制度。
都人夾望禁槐傍,閶闔初開旭日光。
雕玉翠鞍牽騕褭,盤龍朱輦爛文章。
焚香閟殿開嚴帳,汲水寒溝灑廣莊。
一見天顏萬人喜,卻回宮禁樂聲長。
老馬力盡道路長,豈若壯驥思騰驤。項窮臨流嘆不逝,燕骨埋沒庸可傷。
我今六十趨南北,饑腸不足面黧黑。少年心志一點無,千里區區安所得。
往居閭闬乏經過,閉門讀書多廢食。便從冠帶向仕途,強顏希祿非貪職。
昨逢王倩昧平生,一見如舊心相傾。談經樹下任日炙,酒狂便欲騎長鯨。
誰意同行有遲疾,先入大梁凡幾日。大梁故人憐鈍衰,迭為寄唱辭嚴密。
卒章言買羊與酒,雖齒動搖能飫溢。亦知紅頰教新成,更愿舊朋邀六七。
君先大夫臨終時,夢中嘗賦曉寒歌。
騎龍跨魚不是誕,直對上帝傳吟哦。
才如李賀天亦少,宜其在世尤難多。
文章父子不相似,君今平易祖襲那。
銅鐵錦褧各有用,高下安得與等科。
大都精意與俗近,筆力驅駕能逶迤。
野雉五色且非鳳,知時善鳴雞若何。
石蒼蒼,連峭峰,大山嵯峨云霧中。
老松瘦樹無筆蹤,巧奪造化何能窮。
古絹脆裂再黏續,氣象一似高高嵩。
上有荊浩字,特歸翰林公。
愿換廷圭一丸墨,誰言賣錢須青銅。
范寬到老學未足,李成但得平遠工。
黃金白璧未為貴,丈人師臣無不通。
蒼蒼庭中竹,事莫嘆遲速。
不同欄下草,一歲一回綠。
朝開花照曜,暮落風相逐。
何如飽霜雪,冬夏森寒玉。
誰將種官舍,本合近巖屋。
不可一日無,蕭灑看未足。
阮生豈其愚,林中醉醽醁。
我當明月時,移床來此宿。
醉翁在東堂,為他栽桂樹。待將枝條與人折,憶著家中玉色兔。
夜看明月海上來,光彩離離入庭戶。且問常娥一借觀,翁家雖有來無路。
常娥對面幾萬里,不聲漸漸西南去。是時翁生懷抱惡,卻恨陸機先憶鶴。
致令亦念眼迷離,不似傍池能飲啄。始憂兔饑僮失哺,又恐白毛塵土污。
仍不如鶴有淺泉,自在引吭時刷羽。花前舉翅鼓春風,只待公歸向朝暮。
我聞二公趣向殊,一養月中物,一養華亭雛。一畏奔海窟,一畏巢松株。
我雖老矣無物惑,欲去東家看舞姝。
張伯益,風義自足常游遨,醉彈琵琶聲嘈嘈。
雷車急輥蛟龍號,曲終放撥解紫絳。
勇氣索筆作小篆,李斯復出秦碑高。
不數宣王石鼓文,快健欲敵橫磨刀。
弈棋絲桐且置之,眾善多取精神勞。
原上種良桑,桑下種茂麥。
雉雊麥秀時,蠶眠葉休摘。
空條漏日多,余椹更誰惜。
會待黃落來,酒壚燒斗石。
行役無冬春,車馬無南北。
急若機上梭,離別腸自織。
其間走聲利,晝夜不能息。
晚得二友生,胸蜺吐五色。
各思強祿仕,安肯坐仰食。
一之毛遂鄉,一之太伯國。
豈無穎脫才,可邁古風力。
明當隔大河,去路指斗極。
誰念平原君,能于眾中識。
舟脫鵝?淺,兵牽鴈腳齊。
兼沙水黃濁,穿垅岸高低。
瘦土黃姜石,枯株長樹雞。
薄言歸向晚,路入赤云西。
辭家彩勝人為日,歸路梨花雨合晴。
庭下秋千應未拆,籠中鸚鵡即聞聲。
千門走馬將看牓,廣市吹簫尚賣餳。
已是瓊林芳卉晚,不須游處避門生。
有書無異文,有車無異軌。
貝多得旁行,白馬來萬里。
清軒延高僧,一歲譯幾紙。
譯罷坐焚香,庭草灑寒水。
四葉及王游,共家原坂嶺。
歲摘建溪春,爭先取晴景。
大窠有壯液,所發必奇穎。
一朝團焙成,價與黃金逞。
呂侯得鄉人,分贈我已幸。
其贈幾何多,六色十五餠。
每餠包青蒻,紅簽纏素??。
屑之云雪輕,啜已神魄惺。
會待嘉客來,侑談當晝永。
蕪城之北大明寺,辟堂高爽趣廣而意厖。
歐陽公經始曰平山,山之迤邐蒼翠隔大江。
天清日明了了見峰嶺,已勝謝朓齪齪遠視于一窗。
亦笑煬帝造樓摘星放螢火,錦帆落檣旗建杠。
我今乃來偶同二三友,得句欲霜鐘撞。
卻思公之文字世莫雙,舉酒一使長咽慢肌高揭鼓笛腔,萬古有作心胸降。
太守車煌煌,莫如還故鄉。
昔登蜀郡籍,今得臨邛章。
過家禮耆舊,接境跪壺漿。
寒經道路遠,春入山川長。
俗將樂其化,詔亦美其良。
相如有遺跡,誰復酒壚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