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答客問云中
堠雪翻鴉,城冰浴馬,搗衣聲里重門閉。琵琶忽送短墻西,當時不是無情地。
帳底燒春,樓頭熱浴,百錢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斷少花枝,臨風也省看花淚。
堠雪翻鴉,城冰浴馬,搗衣聲里重門閉。琵琶忽送短墻西,當時不是無情地。
帳底燒春,樓頭熱浴,百錢便博征夫醉。寒原望斷少花枝,臨風也省看花淚。
烽火臺的積雪上寒鴉翻飛,城墻邊的冰面有戰馬洗浴,搗衣聲中重重門戶緊閉。忽然短墻西邊傳來琵琶聲,那里曾是我難以忘情之地。帳篷里燒著暖炭,樓頭上有熱水沐浴,百文錢就能換得征夫一醉。寒原望盡難見花枝,臨風時也憶起當年看花的淚。
堠(hòu):古代用于瞭望敵情的土堡,這里指邊塞烽火臺。
搗衣:古代婦女將衣料放在石砧上用棒槌捶打,使其柔軟以便縫制或浣洗,多與思婦懷人相關。
燒春:指取暖的炭,或代指溫暖的炭火。
博:換取。
省(xǐng):回憶、記起。
此詞或為納蘭性德隨康熙出巡邊塞時所作。云中(今山西大同)為清代邊塞要地,詞人以答客問形式,通過實地觀察,描繪邊塞寒冬景象與征人生活,反映其對戍邊將士生存狀態的關注及自身隨扈的復雜心境。
全詞以邊塞視角切入,既真實呈現云中冬日的荒寒與征人單調艱苦的生活,又通過“看花淚”等細節透露出人性的柔軟。語言平實而情感深沉,是納蘭邊塞詞中“以小見大”的典型之作。
去年此夕海云開,此夕今年山霧來。若使月明照潭水,恐驚飛雁一徘徊。
清光不欲動人懷,黯澹秋山只自諧。卻憶榕橋寒月后,幾人形影在天涯。
曲水分山陰,
輿梁勝溱洧。
一詠見高風,
駟馬安足取。
一串紅牙碎玉敲,
碧云無力駐晴霄。
也知唱到關情處,
緩按馀聲眼色招。
當日岐陽獵火紅,大書深刻配《車攻》。
奇文人嗜《三蒼》并,盈數天虧九鼎同。
歌托韓蘇參史筆,辭超秦漢系王風。
重搜殘臼成完璧,千古輝煌太學中。
皴皮槁項換兒童,依舊恒河見性同。
作繭蠶寧長戀葉,蛻形蟬待別嘶風。
雙趺可逐茶毗盡,只履誰知窣堵空。
設土饅頭誑人眼,新羅鷂子過天東。
高堂垂白夭天年,火窟埋身最可憐。有子能如漢毛義,為親求祿始稱賢。
跛客登堂揖讓工,笑聲隱隱出帷中。不容姬妾窺盧杞,卓識誰如郭令公。
鎮北威名著,安東將略長。援枹肝膽赤,仗鉞鬢毛蒼。
置陣分鵝鸛,連鑣控骕骦。旌旗縈析木,檣櫓散扶桑。
草檄屯兵地,分題結客場。荀吳元破敵,段颎舊平羌。
巨碣祁連外,高牙敕勒傍。煌煌麟閣燕,獸錦出明光。
八陣新魚復,三關舊虎符。橫行金鎖甲,獨挽繡蝥弧。
紫塞云連磧,黃沙月滿途。擒生過涿鹿,轉戰出飛狐。
朔雪飄笳吹,寒星墜鹿盧。胡床秋弄笛,油幕夜投壺。
熊豹傳韜略,麒麟照畫圖。受降城下戰,一舉懾威弧。
饑寒逼腐儒,顛倒作奇想。長安遠于日,無故思一往。
曾聞丈夫雄,咫尺視天壤。豈知適千里,三月費勞攘。
為裝迫旦暮,無乃太鹵莽。蕭然一室中,何物是行帑。
念此壯心摧,低徊轉悒怏。浮云翳清晨,孤帆雨初注。
結束上高堂,回遲更千慮。苦心發歡顏,但道舟楫具。
小兒不知愁,牽衣乞同去。不忍與明言,多方使之誤。
送行雜親朋,刺刺語及暮。風爭雨漸稠,篙師發微怒。
郎今何多談,明日誰與訴?
飛卿數闋嶠南曲,
不許劉郎誇竹枝。
四百年來無復繼,
如今始有此翁詩。
綠竹蒼松引夏涼,方塘曲沼藕花香。千峰獨對空山靜,一鳥不鳴清晝長。舂得細糧如玉子,釀來新酒勝璚漿。人生快意能如此,何用荒唐入醉鄉。
翠竹垂陰喜晚涼,蟬聲斷續芰荷香。鉤簾坐久暑無到,得句吟時興自長。閒展湘紋蘄竹簟,愛斟琥珀荔枝漿。生涯物外渾無事,不似儒官滯一鄉。
去者疊相送,往古多榮名。
勛閥誇顧郭,才望慕機衡。
予材既擁腫,予質復孤生。
重念蓼莪詩,俛仰還吞聲。
我生適憔悴,朽槁忽已成。
汝曹正焯焯,意氣無短平。
好為不朽死,勿求依人生。
僻處逍遙自一時,世途不復問安危。
鵝黃蕉葉浮杯酒,魚鱖桃花下釣絲。
白雪如山憐鬢發,苕華似水鑒須眉。
風云花月俱多事,惟有泉聲和詠詩。
月落宿禽起,
幽人殊未回。
不知何處磬,
迢遞過山來。
山肩吾子類賈島,
火色我儂輸馬周。
但得把螯同一醉,
絕勝側目避監州。
極目平蕪欲化煙,春愁黯黯不成眠。
半醒半醉簾垂地,微雨微晴水拍天。
望里花光渾暗淡,夢中云氣太纏綿。
伏雷未起蛟龍蟄,閒過東風混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