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厭厭/南歌子 醉厭厭
紫陌青絲鞚,紅塵白纻衫。誰憐繡戶閉香奩。分付一春心事、兩眉尖。
怯冷重熏被,羞明半卷簾。歡歸斜□□□□。□□□□□□、醉厭厭。
紫陌青絲鞚,紅塵白纻衫。誰憐繡戶閉香奩。分付一春心事、兩眉尖。
怯冷重熏被,羞明半卷簾。歡歸斜□□□□。□□□□□□、醉厭厭。
紫色的街道上,有系著青絲馬韁繩的人;紅塵中,可見穿著白色苧麻衫的行人。有誰會憐惜那深閨中關閉妝奩的女子?她將一春的心事,都寄托在微蹙的雙眉之間。因怕冷重新熏暖被子,怕光亮只半卷窗簾。歡會歸來時斜倚……(原文缺字)……最終帶著醉意,精神萎靡。
紫陌:指京都的道路,或泛指繁華的街道。
青絲鞚(kòng):青色絲繩做的馬韁繩。鞚,馬籠頭,代指韁繩。
紅塵:指繁華熱鬧的塵世。
白纻(zhù)衫:用白色苧麻織成的衣服,質地輕薄。
繡戶:裝飾華麗的居室,多指女子的閨房。
香奩(lián):女子盛放化妝品的匣子。
分付:交付、寄托。
怯冷:怕冷。
羞明:怕見光亮,此處指女子因心事而不愿直面明亮的環境。
醉厭厭:形容醉酒后精神不振、慵懶的樣子。厭厭,同“懨懨”,精神萎靡。
此詞為《南歌子》詞牌,內容聚焦深閨女子的春怨,推測為宋代婉約派作品。具體創作背景無明確史料記載,或為詞人借女性視角抒發對幽居生活的感懷,反映當時社會中女性被束縛于閨閣的普遍狀態。
全詞通過內外場景的對比與細節刻畫,生動展現深閨女子的春愁與孤獨。語言質樸而細膩,情感真摯含蓄,是宋代婉約詞中描寫女性心理的典型之作。
炎夏過,夜坐迥凄清。
千個竹風搖草閣,一規桂魄浸桃笙。
多少玉關情。
問字無人過草堂,昨非今是兩俱忘。
鶴何骯臟寒方警,梅許凄涼靜更香。
萬古江山窮太白,一簾風月老張蒼。
多君不作炎涼語,識我平生鐵石腸。
浮沉宦海笑童顛,
好上鴟夷老子船。
今日君恩賜骸骨,
半篙秋水送歸田。
短轅西去笑羈臣,將出陽關有故人。坐我名園觴詠樂,傾來佳醞色香陳。
開軒觀稼知豐歲,激水澆花絢古春。不問官私皆護惜,平泉一記義標新。
我無長策靖蠻氛,愧說樓船練水軍。聞道狼貪今漸戢,須防蠶食念猶紛。
白頭合對天山雪,赤手誰摩嶺海云。多謝新詩贈珠玉,難禁傷別杜司勛。
萍蹤長寄白云隈,太白山前斸藥來。
時發清謳還扣石,但逢勝地便銜杯。
鶴瓢龍笛依形影,白袷玄巾獨往回。
晝寢不知門外客,春深一徑長莓苔。
諫草焚馀老更狂,西臺痛哭恨茫茫。
秋江波冷容鷗跡,故國天空到雁行。
詩夢短,酒悲長。青山白發又殊鄉。
江南自古傷心地,未信多才累庾郎。
相親相敬。好個賢梁孟。瓜架豆棚堪養性。鶴發朱顏并影。
含飴調弄孫曾。禾麻歲歲豐登。仍有少年干勁,壽隨日月俱增。
悄過碧欄干外。
風動花間裙帶。
繡手被郎牽,不管燕窺鶯睬。
無奈。無奈。
盡著教他憐愛。
憶昔長條踠地垂,鶯花醉殺五陵兒??蓱z鶗鴂西風急,又被關山短笛吹。腰瘦楚宮無過輦,黛銷隋苑有啼眉。請君回望紅亭路,誰復臨堤折一枝?
欹枕西窗夜寂寥,迎秋一葉已蕭蕭。露團金井千家冷,霜度龍門萬里遙。晚咽寒蟬憐半落,朝翻警鶴嘆全飄。幽人無限求凰意,閑抱朱弦倚樹調。
逐臣何處想遺蹤?湛湛江楓淡更濃。枝葉可能留歲色,丹青倏已變秋容。悲纏宋玉招魂句,恨結寒山半夜鐘。閑續遺騷愁不寐,感時懷古意千重。
瀼瀼玉露氣蕭森,疏翠殘黃半不禁。壁水市空惟落葉,文昌殿冷豈成陰。婆娑坐惜殷生樹,哀怨長懸庾信心。已悟南柯渾是夢,休將搖落動孤吟。
凌波獨立爾應難,綠袖紅綃冉冉單。玉井峰頭秋氣早,若耶溪畔晚妝殘。房空只有馀絲繞,心苦誰憐泣露寒?惆悵吳兒兼越女,棹歌歸去若為歡。
秋至懷人各一方,幽蘭愁絕隔瀟湘。采來衣袖逢多露,寄去江關恨異鄉。遠道殘香容易歇,同心暗結竟難忘。平皋颯颯催寒急,誰倩輕云護晚霜。
昆明池水起秋風,憐爾雕胡傍廢宮。弱帶枯莖斜照外,沉云宿霧亂流中。清波零落魚龍夜,馀粒漂殘雁鶩空。最是秋來衿枕冷,好將溫席問漁翁。
日落平沙江路長,蒹葭凝望渺蒼蒼。數聲孤雁天連水,八月涼風露化霜。絮入秋衣如薄繭,笳吹寒夜中清商。扁舟江上思歸客,不待浮灰已斷腸。
霜風初落剪寒莎,擾擾飛螢撲野蛾。色接黃云秋出塞,怨深青冢夜聞歌。蒼茫古道行人少,迢遞長堤返照多。冪歷正傷時序改,王孫歸思近如何。
門巷蕭疏秋色闌,哀蟬柳外幾聲殘。跳枝擇翳驚還咽,飲露含風瘦更寒。青鏡暗調秦女鬢,素絲新入漢臣冠。弦中殺氣催搖落,夜撫瑤琴不忍彈。
憐汝歸期道路長,好依殘壘更回翔。向來華屋非新主,何必烏衣是故鄉。萬里風塵勞往返,百年時序有炎涼。休論王謝堂前事,寥落秋思易感傷。
落木蕭蕭雁影疏,西風幾處怨離居。遙看列陣能成字,可怪經秋不寄書。雪窖北來邊月苦,衡陽南下楚天虛。傷弓避弋呼群急,此日羈人意有馀。
夜雨孤燈起旅愁,隔簾搖飏一螢流。誰云腐草無生意?忽見明珠已暗投。讀罷虛窗千卷冷,放殘深院六宮秋。年華代謝流光促,對爾還須秉燭游。
片角長鳴落曉星,雄關鐵鎖欲開扃。城頭浪奏單于曲,漠北誰空老上庭?慘慘寒吹邊草白,嗚嗚悲咽野磷青。征人正切南歸夢,起傍墩臺數驛亭。
太白旄頭夜并高,胡兒牧馬過臨洮。連營百道傳烽火,飛檄三邊插羽毛。光迸流星穿雁塞,氣纏寶匣吼龍刀。捷書早達蓬萊殿,立馬千門念正勞。
苦調煩聲急更遲,戍樓羌笛不勝悲。誰憐戰久人先老?可念兵殘將自疑。月黑關山全失道,風高楊柳半無枝。遙知朔漠煙塵慘,不似南征馬上吹。
月引笳聲出塞微,城南又合數重圍。乍吹疲馬寒嘶影,三奏嚴霜倒撲衣。烏集空營冤鬼哭,星低孤壘救兵稀。憑誰列作劉琨曲?半夜胡兒掩淚歸。
少婦紅顏黯自憐,下機鳴杵小樓前。搗殘鴛錦非今日,夢隔龍沙又一年。不惜哀音催木葉,愿隨明月到胡天。中原荒土無人辟,漢武時巡尚事邊。
一枝香草出幽叢,
雙蝶飛飛戲晚風。
莫恨村居相識晚,
知名元向楚辭中。
安居三月不論玄,
水牯朝昏痛著鞭。
拽脫鼻繩無覓處,
山童走得腳皮穿。
我思李鄴侯,衡峰寄高躅。
復羨賀季真,歸老鑒湖曲。
仙骨被霞裳,邁年粲紫玉。
二公處中朝,不為名利束。
卓犖徐先生,天衢騁驥足。
茂齡脫塵網,傀儡視世局。
寧謂宦情淡,良由忠懷篤。
姑山何神秀,高隱終南續。
夜起星參橫,少微正炯燭。
我欲從之游,邈然絕攀躅。
乃翁一經傳,播穫了家事。
短檠寓真樂,尺璧豈良貴。
年家有寧馨,令我喜無寐。
加鞭翰墨場,一躍群空冀。
高樓一何高,岧峣乃百尺。綺疏凌層霄,飛甍臨廣陌。
其中多佳人,一一傾城色。弦歌發新聲,宛轉諧金石。
馀響入青云,高唱娛日夕。往來道旁者,豈無知音客。
安得褰衣裳,和歌于其側。日暮門墻外,佇望空嘆息。
老去悲長劍,胡為獨遠征?
半生戎馬換,片語玉關行。
亂石沖云走,飛沙撼磧鳴。
萬方新雨露,吹不到邊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