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機政得請題歸舟
浮沉宦海笑童顛,
好上鴟夷老子船。
今日君恩賜骸骨,
半篙秋水送歸田。
浮沉宦海笑童顛,
好上鴟夷老子船。
今日君恩賜骸骨,
半篙秋水送歸田。
在官場中起起伏伏,我笑著自己像個天真的孩童般癡迷于仕途,如今正好登上歸隱的船。今天皇上恩準我告老還鄉,半船篙深的秋水中,小船載著我回歸田園。
浮沉:在水中時而浮起,時而沉下,比喻宦海的起落、升降。
童顛:天真愚笨。
鴟夷老子船:鴟夷是皮制的口袋,春秋時范蠡輔佐越王勾踐滅吳后,棄官乘舟泛五湖,自號鴟夷子皮,這里指歸隱的船。
恩賜骸骨:古代大臣請求致仕(退休)的委婉說法,意思是皇帝恩準讓自己的骸骨歸葬故鄉。
歸田:指辭官回鄉務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可以推測,詩人在官場經歷了諸多起伏,感到疲憊和厭倦,于是向皇帝請求辭官,得到恩準后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即將歸隱的心情。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辭官歸隱的心境。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地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官場失意后回歸田園的心態。
東苑梅繁,豪健放樂,醉倒花前狂客。靚妝微步,攀條弄粉,凌波遍尋青陌。暗香墮靨。更飄近、霧鬟蟬額。倒金荷、念流光易失,幽姿堪惜。 惜花心、未甘鬢白。南枝上、又見尋芳消息。舊游回首,前歡如夢,誰知等閑拋擲。稠紅亂蕊,漫開遍、楚江南北。獨銷魂,念誰寄、故園春色。
毛骨貴天生,肌膚片玉明。見人空解笑,弄物不知名。 國器嗟猶小,門風望益清。抱來芳樹下,時引鳳雛聲。
王喬一去空仙觀,白云至今凝不散。星垣松殿幾千秋, 往往笙歌下天半。瀑布西行過石橋,黃精采根還采苗。 路逢一人擎藥碗,松花夜雨風吹滿。自言家住在東坡, 白犬相隨邀我過。南山石上有棋局,曾使樵夫爛斧柯。
滿樹春紅已覺稀,數枝低閣午風微。 裁將織女愁中錦,盡著秋娘嫁日衣。 南國何人歌芍藥,東山此日憶薔薇。 中園未忍違孤賞,拾得余芳肯暮歸。
人生七十為稀有,強健如公有幾人。 況是上元燈火夜,兒孫楚楚賀生辰。
年將四十客莆陽,丱角相看笑語長。 今日生男行冠禮,老如霜柿又逢場。
夫子刪詩去,流年近二千。 何人悟芣莒,此老獨遺筌。 活鯉收入袖,化龍騎上仟。 傍看休發問,無語堪相傳。 假令托忠恕,投塊答僧禪。 依前提出后,未誰知的然。 給還上手契,各認落江田。
勞歌好自看,終久偶齊桓。五字若教易,一名爭得難。 侵窗紅樹老,蔭砌雪花殘。莫效齊僚屬,東歸剪釣竿。
家國各萬里,同吟六七年。可堪隨北雁,迢遞向南天。 水共行人遠,山將落日連。春淮有雙鯉,莫忘尺書傳。
松月冷颼颼, 片片云霞起。 匼匝[1]幾重山, 縱目千萬里。 溪潭水澄澄, 徹底鏡相似。 可貴靈臺物, 七寶[2]莫能比。
殘星數點天將曉,倉皇拔營登道。李績橫戈,黃忠仗劍,手挈雄兵不少。軍威直搗。過汝水涂溪,金雞數堡。追逐群酋,清晨馬踏寒霜早。 回龍塞穿云表,任鼠輩蟠居,磨牙礪爪。霹靂一聲,橫飛炮石,賊帥都成猿鳥。尸骸顛倒。且薈萃鯨鯢,崇封碧草。指罵千秋,快城鄉父老。
海到盡頭天作岸,山登絕頂我為峰。 如日東山能再起,大鵬展翅恨天低。
天山萬笏聳瓊瑤,導我西行伴寂寥。 我與山靈相對笑,滿頭晴雪共難消。
玉粟收余,金絲種后,蕃航別有蠻煙。雙管橫陳,何人對擁無眠。不知呼吸成滋味,愛挑燈、夜永如年。最堪憐,是一泥丸,捐萬緡錢。 春雷歘破零丁穴,笑蜃樓氣盡,無復灰然。沙角臺高,亂帆收向天邊。浮槎漫許陪霓節,看澄波、似鏡長圓。更應傳,絕島重洋,取次回舷。
嚴關百尺界天西,萬里征人駐馬蹄。 飛閣遙連秦樹直,繚垣斜壓隴云低。 天山巉削摩肩立,瀚海蒼茫入望迷。 誰道崤函千古險?回看只見一丸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