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賈相士
相見湖山記昔年
吟肩坐聳聽寒猿
祇今面目何曾改
剛被人呼作狀元
相見湖山記昔年
吟肩坐聳聽寒猿
祇今面目何曾改
剛被人呼作狀元
還記得當年在湖光山色中與你相見,你坐著聳起肩膀靜聽寒夜猿猴的啼鳴。如今你的面容絲毫未曾改變,只是被人們稱呼為狀元。
湖山:湖光山色的自然美景。
吟肩:因吟詩或沉思而聳起的肩膀。
寒猿:寒夜中猿猴的啼鳴,常烘托清幽或寂寥氛圍。
祇今:如今、現在。
剛:此處意為“只是”,口語化表達。
狀元:科舉時代殿試第一名,此處或為對賈相士的尊稱或戲謔之稱。
詩為贈給相士賈某之作。背景或為詩人與賈相士昔年于湖山相遇,今日重逢時,賈相士因某種緣由被人尊稱為‘狀元’,詩人觸景生情,以詩記此重逢之趣。
此詩通過昔年湖山相遇與今日被呼狀元的對比,展現友人之間的親切互動。語言質樸自然,情感真摯,以日常小事見情致,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細節的敏銳捕捉。
桄榔枝上夕陽微,寂歷秋風吹葛衣。回首前溪燈火起,陰蟲聲里扣荊扉。
白云迢遞亂峰深,谷口斜暉轉樹林。歸到茅齋燈火夕,不堪黃葉與秋砧。
憶昔凌晨泛雪湖,
明天凈地一塵無。
略聞倩盼歌金縷,
盡聳清揚倒玉壺。
屢造廟朝終擯逐,
偶登名第自囚拘。
即今忍索梅花笑,
死徙流離足嘆吁。
太傅風流祖,
親朋共手談。
元來棋有智,
輸墅與羊曇。
山閑苦積雨,木落悲時遽。
賞心凡幾人,良辰在何處?
觸石滿堂侈,灑我終夕慮。
客鳥懷主人,銜花未能去。
剖珠貴分明,琢玉思堅貞。
要君意如此,終始莫相輕。
池頭衰柳尚依依,綠暗紅疏出釣磯。
新落葉邊人影隔,舊牽綸處藻莖稀。
青山伴我閑窺餌,白鷺何心坐忘饑。
莫道晚秋鮮鯽少,寒江更有綠蓑衣。
仲夏園中百草靈,
風吹露坼各青青。
勸君辦取金鴉觜,
不問昌陽與豨苓。
到處園林叫畫眉,
連村黑葉正垂垂。
江山盡入龍眠畫,
風雨兼驚太白詞。
桂味近聞千樹熟,
箬篷前約一舟遲。
水支已過山支好,
應是維摩病未知。
選勝雖無獨樂園,出城半里即山樊。
雨馀朝麓嵐光別,人比春禽笑語溫。
花霧陰時迷遠浦,柳煙開處見漁村。
憑君莫話金山約,玉帶因緣恐斷魂。
民居寥落不成村
天道人心且莫論
我亦被兵幾失路
一鞭殘照過夷門
傾蓋相逢,
堂堂兩公。
寂寥渡口,
以濟不通。
茅屋夜然燈,中有讀書者。門外是官街,更深猶走馬。
落日雞鳴埭,何人射雉回。北湖山月上,相送暮鐘來。
千門甲第高,四海狼煙息。獨有周亞夫,時嚴柳營壁。
嚴城九日起寒煙,無客無朋祇晏眠。
何處瀼西追杜甫,誰家莊上有藍田。
授衣始覺催邊信,落帽何妨倚醉筵。
人事天時成寂寞,牛山今古淚潸然。
長相思,久離別,單于臺上秋草歇。玉帳寒,朱旗折,三年灞陵夢,萬古陰山雪。邊笳日暮起塞門,流水無聲隴云咽。長相思,久離別。
長相思,路行難,玉關鴻雁何時還。張霧幄,捲云鬟,青燈夜未滅,翠被曉猶寒。荏苒紅顏鏡中老,空閨日日望刀環。長相思,路行難。
萬山濯濯色蒼涼,滿目風沙道路長。半郭田廬環活水,一叢林樹帶斜陽。火州城近春方暖,玉塞人來鬢易霜。塊壘填胸何處吐,側身天地兩茫茫。
海上傳聞建將壇,男兒何日壯心安。雕旗影卷三邊月,鐵笛聲銷萬幕寒。荒隴駝鳴聲颯颯,孤村雞唱夜漫漫。臥龍此日如重起,忍使東南草木殘。
生別吞聲已不禁,
頻為列別更摧心。
圍棋寂寞虛山墅,
清宴依稀憶竹林。
季子遠攜留墓劍,
女媭空冷搗衣砧。
三年伏枕雙垂淚,
腸斷清轅向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