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白以中西塘即景
茅屋夜然燈,中有讀書者。門外是官街,更深猶走馬。
落日雞鳴埭,何人射雉回。北湖山月上,相送暮鐘來。
千門甲第高,四海狼煙息。獨有周亞夫,時嚴柳營壁。
茅屋夜然燈,中有讀書者。門外是官街,更深猶走馬。
落日雞鳴埭,何人射雉回。北湖山月上,相送暮鐘來。
千門甲第高,四海狼煙息。獨有周亞夫,時嚴柳營壁。
夜晚的茅屋里燃著燈,里面有專注讀書的人。門外是官府的街道,即便深夜仍有騎馬疾行的人。夕陽下的雞鳴埭邊,不知是誰射獵野雞歸來?北湖的山上升起明月,與傍晚的鐘聲一同傳來。千萬豪門的宅第高聳入云,四海的戰火已經平息。只有像漢代周亞夫那樣的將領,依然嚴格整肅著軍營壁壘。
然:通'燃',燃燒。
官街:官府所在的街道,或指繁華的官道。
走馬:騎馬疾行。
雞鳴埭(dài):地名,埭指土壩,此處可能為西塘附近的地名;或泛指有雞鳴的堤壩。
射雉(zhì):射野雞,代指游獵活動。
甲第:豪門貴族的宅第,古代帝王賞賜的宅第有甲乙等第之分。
狼煙:古代邊防用狼糞燃燒的煙來報警,代指戰火。
周亞夫:西漢名將,曾駐軍細柳營,以軍紀嚴明著稱,此處借指治軍嚴謹的將領。
柳營:代指紀律嚴明的軍營,源自周亞夫細柳營的典故。
此詩為'西塘即景'之作,推測創作于社會相對安定時期。詩人游覽西塘時,觀察到夜晚的生活場景、自然暮色與社會風貌,結合對當時軍事戒備的留意,以'周亞夫'典故寄寓對治軍嚴謹的推崇,反映了對和平環境的珍視與對國防穩固的關注。
全詩以'即景'為線,從個人讀書、市井喧囂、自然暮色到社會景象、軍事戒備,層層鋪展西塘風貌。通過平凡場景與歷史典故的結合,既展現了生活之趣、自然之美,更升華至對和平本質(需居安思危)的思考,體現詩人觀察的細膩與視野的宏闊。
草有清無俗,田生不用耘。
菰花雕品字,荇葉缺錢文。
出水浮難沒,遙風浄更芬。
物情豈難狀,作么未前聞。
淮浦回春舫,荊溪又早炊。
向來迎客處,還似迓儂時。
父老今余幾,山川別后奇。
舊游休再至,再至只成悲。
一搭山村一搭奇,不堪風物索新詩。
稻花雪白糝柳絮,柘子猩紅團荔枝。
行者自愁居者樂,晴時即熱雨時泥。
問知桐汭多程在,未說宣城與貴池。
破曉開船船正行,忽然頭上片云生。
秋江得雨茶鼎沸,怒點打篷荷葉鳴。
遠聽灘喧心欲碎,近看浪戰眼初明。
夜來暗長前村水,絕喜舟人好語聲。
又從洪澤溯清淮,積雨連宵曉頓開。
霜凍水涯如雪厚,波搖日影入船來。
辛勤送客了未了,珍重順風催復催。
明早都梁各分手,順風便借一帆回。
侵雪開花雪不侵,開時色淺未開深。
碧團欒里筍成束,紫蓓蕾中香滿襟。
別派近傳廬阜頂,孤芳元自洞庭心。
詩人自有薰籠錦,不用衣篝炷水沉。
非俠非狂非逸民,讀書謀國不謀身。
一封北闕三千牘,再活西州六萬人。
雨露晚從天上落,芝蘭親見掌中新。
仁心義概絲綸語,長掛巴山月半輪。
金盤夜貯云表露,椒花曉滴山間雨。
一涓不用鴨綠波,雙清釀出鵝黃乳。
老妻知我憎官壺,還家小槽壓真珠。
江西擔取來西湖,遣我醉倒不要扶。
更攜數尊往淮上,要夸親舊嘗家釀。
祗堪獨酌不堪分,老夫猶要入修門。
天寒春淺蟄未開,船頭一聲出地雷。老夫驚倒卷簾看,白浪飛從東海來。
東海復東幾萬里,扶桑頃刻到長淮。琉璃地上玉山起,玉山自走非人推。
似聞海若怒川后,雨師風伯同抽差。夜提橫水明光甲,大呼一戰龜山頹。
老夫送客理歸棹,適逢奇觀亦壯哉。豈不懷歸船不進,系纜古柳依云堆。
須臾驚定卻成喜,分付客愁金縷杯。
一雨天良苦,連宵釀不成。
強摩昏睡眼,來看滴階聲。
環細開來大,珠跳滅又生。
稻花知我出,噴雪待相迎。
才轉船頭特地寒,初無風色自生湍。
堤橫湖面平分白,水拓天圍分外寬。
一鏡銀濤三萬頃,獨龍玉脊百千蟠。
若為結屋蘆花里,月笠云蓑把釣竿。
暖醉寒醒各自奇,千花誰是復誰非。
燕支濃透春風面,翡翠新裁生色衣。
破落東皇能許劣,莊嚴西子較些肥。
癡兒猶恨無香在,紫蝶黃蜂政打圍。
望中不著一山遮,四顧平田接水涯。
柳樹行中分港汊,竹林多處聚人家。
風將春色歸沙草,天放晴光入浪花。
午睡起來情緒惡,急呼蟹眼瀹龍牙。
萬方英杰集橋門,作么吾州不數人。
之子獨攜一方策,短檠以外四無鄰。
歲云暮矣猶為客,歸去來兮未立身。
待上六鼇頭上立,還家借手拜雙親。
前窗向市下卻簾,后窗臨水開卻門。
岸頭楊柳報春動,溪底云天隨浪翻。
隔溪數間黃草屋,繞屋千竿翠瓊竹。
三老鳴鉦檥柂樓,今宵又向臨平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