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文叟五月邀往上涌啖黑葉荔枝,約六月桂味熟再來,叟病不果,承畫扇見予,即次扇中詩韻
到處園林叫畫眉,
連村黑葉正垂垂。
江山盡入龍眠畫,
風雨兼驚太白詞。
桂味近聞千樹熟,
箬篷前約一舟遲。
水支已過山支好,
應是維摩病未知。
到處園林叫畫眉,
連村黑葉正垂垂。
江山盡入龍眠畫,
風雨兼驚太白詞。
桂味近聞千樹熟,
箬篷前約一舟遲。
水支已過山支好,
應是維摩病未知。
處處園林中傳來畫眉鳥的啼鳴,連片村莊的黑葉荔枝正沉甸甸垂落。秀美的江山都融入龍眠居士般的精妙畫卷,風雨聲中更驚嘆如李白般的絕妙詞句。近日聽說桂味荔枝千樹已成熟,之前約定的箬篷小船卻遲遲未到。水枝荔枝已過,山枝荔枝正佳,想來是維摩詰般的病體讓他未能赴約。
黑葉荔枝:荔枝品種名,果皮暗紅,葉色濃綠,果肉甜潤。
垂垂:形容果實沉甸甸下垂的樣子。
龍眠:指北宋畫家李公麟(號龍眠居士),此處借喻湘文叟畫技高超。
太白:指唐代詩人李白,此處贊湘文叟詩才如李白豪放。
桂味:荔枝品種名,果肉清甜帶桂香,為荔枝中的珍品。
箬篷:用箬竹葉編的船篷,代指輕便小船。
水支、山支:可能指不同生長環境的荔枝,水枝(近水種植)、山枝(山地種植)。
維摩:指維摩詰,佛教經典中以病軀示現的智者,此處借指湘文叟患病。
此詩為作者回應友人湘文叟畫扇贈詩而作。湘文叟于五月邀請作者到上涌品嘗黑葉荔枝,并約定六月桂味荔枝成熟時再聚,然叟因病未能踐約,后以畫扇贈詩,作者遂依其詩韻回贈此作,寄寓交游之情。
詩以荔枝之約為線索,串聯田園風光與友人交游,既描繪了荔枝垂枝、鳥鳴園林的生機,又因友人抱病未踐約暗含悵然,更借“龍眠畫”“太白詞”贊其才思,展現文人雅趣與真摯情誼,語言自然,用典巧妙。
合抱生毫末,無為厭小官。
政成心更逸,道勝意常寛。
野迥山形秀,云疏雪意闌。
離杯如不盡,何用御祁寒。
春風正豪怒,夜雪復飄揚。
勿使羈愁亂,自知清興長。
簾疏聲淅瀝,燈冷暈微茫。
此夕牛衣客,成名不可忘。
靈根逐漢臣,遠自河源至。
流離徧中壤,今茲盡苗裔。
畏日助殷紅,凍雨滌濃翠。
宜攜避暑客,花下縱橫醉。
上人工書世所稀,于今散落無復遺。
君從何處獲數幅,敗絹蒼蒼不成軸。
云流電走何縱橫,昏醉視之雙目明。
烈火燒林虎豹栗,疾雷裂地龍蛇驚。
須臾掛壁未收卷,陰風颯颯來吹面。
秪疑神物在暗中,寶秘不令關俗眼。
嗟余平生不識書,但愛意氣豪有余。
欲求數字置座側,安得滿斗千金珠。
昨夜聽秋風,霜崖幾樹紅。
心隨新鴈去,宛至碧谿東。
圣主搜漁釣,林巖今已空。
胡為執高節,憔悴久山中。
兔營三窟定何在,棘間塹底高丘巔。
卻行百步方躍入,未免余蹤留雪田。
少年何為無惻隱,解鷹縱犬薫以煙。
人言兔狡非兔狡,窘急偷生真可憐。
首夏木陰薄,清和自一時。
筍抽八九尺,荷生三四枝。
新服裁蟬翼,舊扇拂蛛絲。
莎徑熱未劇,晨昏往來宜。
小苑微寒春鴈飛,石關宮外草萋萋。
漢家旌斾連圍合,秦國山川入望低。
花色才臨珠綴發,柳陰欲傍金堤齊。
韓嫣承恩來視獸,飛塵遙出建章西。
茲軒最灑落,歷歷種瑯玕。
正晝簿書稀,蕭蕭風雨寒。
翠陰涼宴坐,疏韻承清歡。
錦籜裁夏扇,玉筍供春槃。
晴蝸潛葉底,暝雀投林端。
幽興遇物愜,高懷隨處安。
且免一日無,何須千畝寛。
籬根委余菊,堦角擁殘葉。
清言久不悒,何以慰疲苶。
朋樽涵太和,高興雅所愜。
誰云居室遠,風味自可接。
牛生天地間,益物用最大。其功配坤元,彖爻參眾卦。
血毛類上帝,肸蚃景福介。宗廟及賓客,百禮無不在。
引耒刺中田,粒食烝民賴。服箱走四方,竭力任重載。
昔聞戴叟筆,圖寫窮纖芥。胡君繼其妙,差肩立異代。
公卿仰名聲,一觀不可匄。如何散賤者,遽有雙圖賚。
所嗟性顓愚,雅不曉佳畫。有如歌九韶,鐘鼓樂聾瞆。
得之乃虛器,無異居大蔡。神物恐化去,立召風雨怪。
雙圖雖卷還,重貺敢不拜。
雨多雖可厭,氣涼還可喜。
欲語口慵開,無眠身懶起。
一榻有余寛,一飯有余美。
想彼廟堂人,正應憂燮理。
聞范景仁遷,居許昌為詩。
弱歲家淮南,常愛風土美。悠然送君行,思逐高秋起。
巢湖映微寒,照眼正清泚。低昂蹙荷芡,明滅縈葭葦。
銀花鲙肥魚,玉粒炊香米。居人自豐樂,不與佗鄉比。
況得良吏來,倍復蒙嘉祉。君為太學生,氣格已英偉。
登科如拾遺,舉步歘千里。毋嫌位尚微,觀政此為始。
尊公久場屋,上國困泥滓。豈不重相離,念子勉為理。
當令佳譽新,燁燁滿人耳。高堂雖在遠,聞之足為喜。
何必羞三牲,然后稱甘旨。
積雨久未闋,豈徒行客憂。夜聞屋中人,嘆息悲田疇。
方春播殖時,種食皆外求。鞭訶犯赤日,酷烈慚羸牛。
草薉競禾長,從人借鉏耰。晨薅戴星起,日暗未能休。
豈無一時勤,所覬歳有秋。今茲昏墊災,大埜成洪流。
直疑滄海溢,繭栗浮陵丘。昔時百丈原,泛泛皆挐舟。
喬木失端杪,饑鳥下無投。黍稷沉黃泥,圭合安可收。
嗟予乏技能,無以易糠麰。販鬻固所昧,敢托市井游。
欲依盜賊群,懦不閑戈矛。已哉任天地,無益徒為愁。
一身無死所,況為妻兒謀。之美愛物者,凄然涕霑裘。
一夫有不獲,伊尹為深羞。何當富斯民,比屋囷倉稠。
惜哉祿秩卑,此志終宜酬。
璿璣敷帝命,金節護邊兵。
盡付將軍制,真為儒者榮。
扶搖方上擊,蒙汜忽西傾。
罷市人相吊,紛紛滿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