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朱氏山莊
才過合澗橋,便到云林寺。
泉石奇以秀,疑非人間地。
不知萬木中,亭榭更幽邃。
溪聲隔竹喧,松色當樓翠。
鶴識嶺云歸,僧乘蘿月至。
嗒然吾喪吾,安問形與器。
才過合澗橋,便到云林寺。
泉石奇以秀,疑非人間地。
不知萬木中,亭榭更幽邃。
溪聲隔竹喧,松色當樓翠。
鶴識嶺云歸,僧乘蘿月至。
嗒然吾喪吾,安問形與器。
剛走過合澗橋,就到了云林寺。泉水巖石奇特而靈秀,讓人懷疑不是人間境地。不知在萬木叢中,亭臺水榭更加幽深。溪聲隔著竹林喧鬧,松色映著樓閣青翠。仙鶴識得嶺云歸處,僧人乘著藤蘿間的月光到來。我已物我兩忘,何必再問形骸與器物。
合澗橋:具體地名,可能為朱氏山莊附近橋梁。
云林寺:山莊附近寺廟名,點明環境清幽。
奇以秀:奇特而靈秀,以,連詞,表并列。
幽邃(suì):幽深,指亭榭隱藏于萬木中的深邃感。
嗒(tà)然:形容物我兩忘、身心松弛的狀態。
喪吾:出自《莊子·齊物論》,指忘記自我,與自然融為一體。
此詩應為詩人游覽朱氏山莊時即興所作。通過“合澗橋”“云林寺”等具體地點,可見山莊地處山林,環境幽僻。詩人以游覽順序為線索,展現對自然美景的沉醉,反映其向往超脫世俗的生活情趣。
全詩以游蹤為線,描繪朱氏山莊奇秀幽邃之景,從視覺到聽覺、從物到人的多層次描寫,突出其“疑非人間地”的超凡特質,結尾借“喪吾”典故點明超然物外的主旨,語言清新,意境空靈。
圓景下絕壁,
山館忽已暝。
石磴靜張琴,
雪泉清瀹茗。
不知夜已深,
月上青松頂。
《徂徠》而外有《山陽》,余子文章亦擅場。南駕越裳北高麗,六鰲曉策耀扶桑。
底事翩翩客,長懷落落愁。驥心猶五夜,雞肋已三秋。犢敝相如褲,貂殘季子裘。長門售何日,少婦繞機愁。
失意真憐汝,沾衣向薜蘿。屠龍人未識,買駿客頻過。投筆徒為爾,焚舟竟若何。千秋吾道在,異日較誰多。
鷲嶺連云擁翠屏,
讀書人去鳥空鳴。
捫蘿登覽無煙火,
瀑布猶懸打麥聲。
錦纜仙源接,銀珰帝邸來。鵔鸃臨水映,鸂鶒觸船開。秋篴清商發,晴宮紫氣回。再來桃水路,莫遣世人猜。
玄宮金間碧,秋沼水澄清。槎泛還依斗,簫鳴且勸觥。筠籠持棗獻,芳餌得魴烹。鶴駕何由假,招攜仗友生。
霜清木落見沙洲,
洲上人家半在舟。
射雁歸來魚滿笱,
甕中先見問扶頭。
十二文窗扇扇關,清眠消受病中間。強將笑語酬夫婿,拚得摩挲累小鬟。蓬鬢簪花翻更好,叢箋堆草倦加刪。別饒心事常溫處,銀葉甜香炷博山。
不知嗔燕是嗔鶯,病頰紅潮一縷生。有甚薄言偏往愬,無端失手又翻羹。幾曾喜怒輕顰笑,轉為溫柔郁性情。究竟深愁難料著,檀郎枉自負聰明。
節物猶關老病身,
鄉儺佛粥一年新。
檐間百舌還多事,
探借園林十日春。
小隊出重城,紅妝結駟行。
英雄偏好色,女子亦知兵。
馬上琵琶奏,軍中鐃吹鳴。
諸公但馳獵,吾最愛秦聲。
經史無功世賤儒,
空山披褐感潛夫。
斬新花樣愁經眼,
顛倒天吳紫鳳圖。
擁鼻微吟字字酸
冰心獨抱劇清寒
分明一掬新亭淚
莫作江湖小集看
三朝前谷雨,寒甚過時謀。
夜短雞聲早,春闌燕語愁。
獨行仍獨坐,難去又難留。
粗守持身法,堅城護百樓。
履霜行于野
絕糧厄于陳
伯奇父逐子
仲尼天戮民
美人為政在羅浮,晉擢云中道更優。已飲云霞窺寶箓,馀看經術羨中牟。半帆峽水波爭遠,匹馬江亭路正秋。多少扳轅仙洞客,雙鳧那得暫淹留。
世外相投制錦中,交情即不與人同。鶴翎出洞書常到,月影臨山意每空。漸覺官高侵北斗,可因神駿戀西風。葉榆萬里分攜日,但對仙壇目遠鴻。
相府新秋宴席開
西湖珠履踐蒼苔
白頭舊吏方奔走
不得抽毫逐上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