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鮑塘塘在元祐宮前用顏漢東韻時顧司空袁傅二中貴在坐
錦纜仙源接,銀珰帝邸來。鵔鸃臨水映,鸂鶒觸船開。秋篴清商發,晴宮紫氣回。再來桃水路,莫遣世人猜。
玄宮金間碧,秋沼水澄清。槎泛還依斗,簫鳴且勸觥。筠籠持棗獻,芳餌得魴烹。鶴駕何由假,招攜仗友生。
錦纜仙源接,銀珰帝邸來。鵔鸃臨水映,鸂鶒觸船開。秋篴清商發,晴宮紫氣回。再來桃水路,莫遣世人猜。
玄宮金間碧,秋沼水澄清。槎泛還依斗,簫鳴且勸觥。筠籠持棗獻,芳餌得魴烹。鶴駕何由假,招攜仗友生。
華美的纜繩連接著如仙源般的所在,佩戴銀珰的貴人從帝苑而來。鵔鸃鳥臨水映照身影,鸂鶒鳥因船行而驚飛。秋日的竹笛吹奏出清商之調,晴日的宮闕縈繞著紫氣回環。若再游這桃水之路,莫要讓世人猜疑。玄色宮闕金碧交輝,秋日的池沼水波澄清。木筏泛游如依星斗,簫聲響起勸人飲酒。竹籃盛著棗子進獻,鮮美的釣餌烹煮魴魚。仙駕如何能借得,全靠友人相邀同游。
錦纜:華美的船纜。
銀珰(dāng):宦官冠上的銀飾,代指宦官。
鵔鸃(jùn yí):鳥名,形似山雞,羽毛五彩。
鸂鶒(xī chì):水鳥,常成對游于水面。
清商:古樂調名,其聲清越,多表秋意。
玄宮:指元祐宮,明代嘉靖帝為父母所建道觀。
槎(chá):木筏,此處借指游船。
筠(yún)籠:竹編的籃子。
魴(fáng):鳊魚,肉質鮮美。
鶴駕:傳說中仙人以鶴為駕,代指仙車。
友生:友人。
元祐宮為明嘉靖帝為父母所建道觀,位于湖北鐘祥。鮑塘在其前,作者與顧司空、袁傅兩位宦官同游時,依顏漢東詩韻創作此詩。詩中記錄了明代宮廷貴宦與文人交游的雅集場景,反映了當時宮苑周邊的游賞文化。
此詩描繪泛游鮑塘的過程,通過細膩的景物與活動描寫(如賞鳥、吹笛、宴飲),展現了宮苑游賞的雅致與友人相聚的歡愉。語言工整華美,融合自然與宮廷元素,是明代文人與宦官交游的文學見證。
寒月出東嶺,
流光入淺廊。
萬心函片晌,
一縷未消香。
文襄經略靖邊塵,出入三朝重老臣。
博望才猷工挫敵,臥龍旗鼓勇如神。
妖星夜落千營靜,虜塞煙開萬井春。
今日祠堂遍西域,關城俎豆更莘莘。
草青煙白若為秋,行客遙憐古復州。最是荒亭宜牧馬,材官多住市西頭。
竟陵太守罷從征,白發老人出郭迎。萬姓流亡誰與哭,卻留燕語吊空城。
地僻故人稀,莓苔多鳥跡。文峰聳日邊,寶劍橫山側。
陟屺仰功勛,瞻云思竹帛。窮經苦蠹魚,何日售荊璧。
壑外泉聲冷,林間鳥韻幽。蝶翻紅蓼岸,云涌翠山樓。
白露千巖碧,黃花一徑秋。月明何處笛,趁入澗溪流。
跛腳阿師,弄蹄驢子。
一字關徒費分疏,栗棘蓬恣情吞吐。
凌滅祖師禪,函蓋乾坤句。
孤危不立自孤危,萬仞雪崖豐骨露。
十二峰前,斫額望汝。
洞山佛無光,無你捫摸處,無你棲泊處。
憶別東湖兩度春,
西湖柳眼又新新。
想因一樣湖邊柳,
一樣春風一樣青。
鄉里尊耆德,朝廷重老成。
銅符辭寵命,琳館遂高情。
天下三尊盛,人間五福榮。
豈唯身獨享,有子紹家聲。
皂口催晨發,殘星落五更。
山花秋故好,水色冷彌清。
重霧迷前渚,高灘失去程。
南風如有意,早得報開晴。
伯姊真賢婦,閨門行可師。
雖從合祔禮,似欠悼亡詩。
壁已空遺掛,碑誰補色絲。
嗟乎何及矣,托此識余悲。
使節臨東路,軍糈及兩關。
江湖輪挽闊,部領度支閑。
水長飛狐口,峰高落雁灣。
壯游違舉步,秋氣苦催顏。
播種清明候已遲,今將谷雨未翻镃。
方虞先蟄雷頻發,何意愆陽澤靳施。
泣到鮒魚仍涸轍,喚來鳩鳥更晴曦。
在山自笑閒云閟,未作甘霖慰怨咨。
蒼涼平野望招提,岸蓼汀鳧水四圍。
石徑行來紅葉滿,鐘聲斷處白云飛。
廚寒芋火僧慵慣,戶罥蛛絲客到稀。
剩有一灣明月在,殷勤相逐送余歸。
手握乾坤殺伐權,斬邪留正解民懸。
眼通西北江山外,聲振東南日月邊。
展爪似嫌云路小,騰身何怕漢程偏。
風雷鼓舞三千浪,易象飛龍定在天。
倚云上頭寒碧下,三日團圓看似癡。領略山靈無此客,與君何處更須詩。
我詩只在籃輿上,兀兀荒陂自語時。坐看飛云行看水,此時無我更尋詩。
名象遙傳東海東,
根苗無可問鴻蒙。
波羅蜜與菩提種,
猶有林藤地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