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蓋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
仕路風波雙白發,閒曹笑傲兩詩流。故人相見自青眼,新貴即今多黑頭。桃葉柳花明曉市,荻芽蒲筍上春洲。定知聞健休官去,酒戶家園得自由。
世態已更千變盡,心源不受一塵侵。青春白日無公事,紫燕黃鸝俱好音。付與兒孫知伏臘,聽教魚鳥逐飛沈。黃公壚下曾知味,定是逃禪入少林。
仕路風波雙白發,閒曹笑傲兩詩流。故人相見自青眼,新貴即今多黑頭。桃葉柳花明曉市,荻芽蒲筍上春洲。定知聞健休官去,酒戶家園得自由。
世態已更千變盡,心源不受一塵侵。青春白日無公事,紫燕黃鸝俱好音。付與兒孫知伏臘,聽教魚鳥逐飛沈。黃公壚下曾知味,定是逃禪入少林。
仕途風波中兩人已生雙鬢白發,在清閑官署里笑傲作詩堪稱詩壇名流。老朋友相見依然青眼相待,如今新貴大多是黑發青年。桃葉柳花映亮了清晨的市集,荻芽蒲筍生長在春日的洲頭。我知道你們定是趁健康辭官而去,從此能在酒坊家園享受自由。世態已經歷經千般變化,心靈卻不受半點塵埃侵擾。青春白日里再無公務纏身,紫燕黃鸝的啼鳴都格外動聽。把祭祀之事交給兒孫掌管,任魚鳥自在地沉浮飛翔。黃公酒壚下曾品味過人生真味,你們定是要逃離塵俗歸入禪林。
次韻:和詩時依照原詩的韻腳順序。
青眼:用阮籍典故,指對友人尊重喜愛(阮籍能為青白眼,對厭惡者白眼,對喜愛者青眼)。
黑頭:指黑發的年輕人,喻新貴。
伏臘:古代兩種祭祀名,伏在夏季伏日,臘在冬季臘日,此指日常祭祀事務。
黃公壚:出自《世說新語》,指魏晉時酒肆,后喻舊游之地或人生聚散。
逃禪:逃離世俗,參禪修道。
此詩為蘇軾與蓋、郭兩位郎中的唱和之作。蓋、郭二人辭官,蘇軾以次韻形式回應。創作背景或與蘇軾自身仕途經歷相關,其一生屢遭貶謫,對官場風波有深刻體會,故對友人休官之舉深懷共鳴,詩中既贊其灑脫,亦寄寓自我超脫之思。
全詩通過對比仕途艱辛與閑居自由、世態變遷與心源清凈,贊美友人休官后的自在生活,表達對超脫世俗的向往。語言平淡中見真趣,情感真摯,是蘇軾晚年閑適詩的典型之作。
半壁生奇木,盤根到水涯。
高柯寵(籠)宿霧,密葉隱朝霞。
二月含青翠,三秋帶紫花。
森森神樹下,祈賽不應賒。
簿領日盈機,知君傲煩囂。
飲和自忘渴,況以初筵招。
道契跡自親,誰為列宿遙。(誰為,《文苑英華》卷七一○引此序作“誰謂”。)
何用結同心,綠琴復長瓢。
日月若走馬,炎涼催斗杓。
一年解頤笑,(解頤笑,《文苑英華》作“解大笑”。)幾日如今宵。
奉君千金壽,莫使歲寒凋。(案此詩載《全唐文》卷三百八十七獨孤及《冬夜裴員外薛侍御置酒安集序》一文中。)
玉律方移候,農祥已向晨。
昭回當午地,皎潔向天津。
北陸收殘凍,東臯見早春。
影浮佳氣動,光射曙云新。
千畝功將起,三推禮欲申。
獨倚危欄愛景晴,古松壇殿半陰橫。
東山有路干云險,汝水無波到底清。
歸洞鬬龍收雨腳,拂簷行雁起秋聲。
開襟正是忘機處,不覺疏鐘遍郡城。
昨夜龍云(一作“樓”)上,今朝鶴雪新。
祇(一作“怪”)看花發樹,不聽鳥驚春。
回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蘭難可繼,更欲效而嚬。
(同前引《經國集》十三。)
(按《續日本紀》云:“寶字三年正月,大保藤原惠美朝臣押勝安蕃客于田村第,當代文士賦詩送別,副使揚泰師作詩和之。”寶字,系日本淳仁天皇年號,即天平寶字。天平寶字三年,當唐肅宗乾元二年,渤海文王大興二十二年。)
石室最高峰,躋攀到此中。
白云連晚翠,清磬度秋風。
未悟無生理,寧知有想空。
且歸山下寺,更欲問支公。
兩樹夾招提,三春引影低。
葉中微有字,階下已成蹊。
含氣同修短,分條德且齊。
不容凡鳥坐,應欲俟棲。
伯陽宮館好煙霞,知換浮生幾歲華。
雖訪靈芝身不遠,未逢真訣道還賒。
玉清難測無窮景,金露能摧有限花。
南待總拋榮辱了,始應親近得仙家。
三峰前望峻,一派上游斜。
雨過離披草,風吹顛倒查。
拂林山鵲翅,叢岸野裳(望疑“裳”為“棠”之誤。)花。
好是醉中舞,村橋行數家。
一箭不中鵠,五湖歸釣魚。
兒今贈君別,情知復會難。
莫言釵意小,可以掛渠冠。
棗花至小能成實,
桑葉雖柔解吐絲。
堪笑牡丹如斗大,
不成一事又空枝。
相交莫嫉妬,相勸莫蛆儜。
一日無常去,王前罷手行。(“罷”,項楚校作“擺”。)
物外經行處,云峰斷復連。
散花飛講席,輕翠澹??煙。
稽首求真偈,觀空[息](悉)眾緣。
有時聞法皷,應是會諸天。
天意亡隋日,人心啟圣年。順時興義卒,撥亂起戎旃。
群盜猶蜂蟻,妖星尚屬聯。既教龍戰野,須見血成川。
睿筭無遺策,神功亦有權。王尋徒百萬,光武只三千。(原注:太宗嘗以騎兵三千破偽夏十萬于虎牢。)
海靜鯨鯢死,云開日月懸。講兵將耀德,獵渭本搜賢。
向闕皆鏘玉,臨關罷控弦。大??銷劒戟,鴻澤蕩腥膻。
太祖恩堯禪,(原注:武德末,天下既平,高祖致政。)神孫受禹傳。(原注:貞觀既終,高宗嗣位。)
宮車悲未已,陵樹藹蒼然。岳立青冥外,虬蟠白水邊。
乾坤資王氣,巖壑擁晴煙。虞爮曾南狩,軒轅亦上仙。
斷髯無復見,空拜鼎湖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