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
相交莫嫉妬,相勸莫蛆儜。
一日無常去,王前罷手行。(“罷”,項楚校作“擺”。)
相交莫嫉妬,相勸莫蛆儜。
一日無常去,王前罷手行。(“罷”,項楚校作“擺”。)
與人交往不要嫉妒,相互勸誡不要懶惰。一旦生命結束離世,到閻王面前只能擺著手離去。
嫉妬:即嫉妒。
蛆儜:意為懶惰、拖沓。
無常:指死亡。
王:指閻王。罷(擺)手行:擺著手離去,有無奈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處于一種勸誡世人的目的而創作。當時社會可能存在人際關系不和諧、人們生活態度消極等現象,作者借此詩來勸人向善、積極生活。
這首詩主旨在于勸誡人們在人際交往中要摒棄嫉妒心理,積極向上生活。其突出特點是語言直白、道理深刻。在文學史上雖不具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民間勸誡詩的特色。
握中有玄璧,本自荊山璆。惟彼太公望,昔在渭濱叟。鄧生何感激,千里來相求。白登幸曲逆,鴻門賴留侯。重耳任五賢,小白相射鉤。茍能隆二伯,安問黨與仇。中夜撫枕嘆,想與數子游。吾衰久矣夫,何其不夢周。誰云圣達節,知命故不憂。宣尼悲獲麟,西狩涕孔丘。功業未及建,夕陽忽西流。時哉不我與,去乎若云浮。朱實隕勁風,繁英落素秋。狹路傾華蓋,駭駟摧雙辀。何意百煉剛,化為繞指柔。
尊前韻度落烏紗,卻是西風識孟嘉。當日龍山無數客,問誰整整復斜斜。
大隱居城小隱山,山城未見一人閒。不如還訪林逋宅,坐待梅開野鶴還。
亭上游人笑語歡,又逢佳節倚欄桿。蘆花舊雨曾相識,煙水今秋倍覺寒。作賦只應悲宋玉,帶經悔不學兒寬。木蘭墜露堪朝飲,收拾黃花佐夕餐。
律呂同聲我爾身,文章君是一伶倫。眾推賈誼為才子,帝喜相如作侍臣。次韻千言曾報荅,直詞三道共經綸。元詩駮雜真難辨,白樸流傳用轉新。蔡女圖書雖在口,于公門戶豈生塵。商瞿未老猶希冀,莫把籯金便付人。
孰云意在钁頭邊,一擊圓通徹大千。大笑低頭歸去后,饑餐且莫與人傳。
故都冬亦好。風光可是,人間曾有。問雪樓臺,肉陣不教寒透。妙手攙春弄巧,喚得應、千花如繡。燈市酒。笙歌鎮似,元宵時候。見說是事都新,但破凍潮聲,去來依舊。老夢無情,不到六橋風柳。回首孤山好景,倩人問、梅花安否。應自瘦。雪霜可能僝僽。
微雨收難定,孤云遠自歸。晴絲輕相逐,燕子不停飛。回嶺通群綠,清光繞四圍。天情隨意緩,珍重徑莎肥。裛裛消春盡,勻勻看暑生。花期隨夢往,病骨喜衣輕。藥裹蟲絲剔,茶煙柳絮迎。故人縑素在,裝裹趁初晴。
紫燕雙飛,綠窗人靜,回憶簾櫳深住。任東風、剪不斷萬縷情絲,一聲杜宇,催春歸去。剩梨花、朱門深閉,怕別離情緒,比傷春更加十倍。棖觸年華成逝水,并作愁滋味。一片弄陰斜照里,目盼斷、嶺云江樹。去后思量,曉風殘月人何處。幾時又,茶榻酒燈重敘。
歲暮荒臺上,孤高望不窮。亂山浮落日,遠水抱寒空。野鷺時親客,江鴻晚避風。終期謝城市,來此伴漁翁。
夕陽江上系蘭舟,今日相逢是舊游。身遠江湖仍戀闕,望窮霄漢欲登樓。胸中老氣憑誰識,眼底風光為我留。千古英雄今在否,不須愁對蓼花洲。
憶坐時盤膝捻雙翹,移燈故偎郎。算生來好靜,一春消受,妝罷薰香。怪道文茵太窄,并倚卻相妨。又推儂暫起,自理羅裳。莫更憑肩對鏡,怕菱花一朵,也妒人雙。有合歡鈿椅,新制出西洋。只憐伊懨懨伏幾,是嗽時擱了繡鴛鴦。把月底紅闌熨暖,卻受微涼。
昨夜元宵節,今晨鴻雁音。索居才入耳,為客即驚心。楚雪江湖遠,燕云關塞深。翻然動春興,出戶巳難尋。
亂壑在深翠,禪關不上扃。衣裁云葉白,座藉草盤青。施食鳥無怖,馱經虎有靈。更疑說法處,或者老猿聽。
盡日溪邊艇子斜,治生不種邵平瓜。已分鄰舍紅蓮米,更啜僧房紫筍茶。靈府安平四體和,經時止酒頰常酡。老生要是常談爾,吐納馀閑即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