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舟
向夕荊門道,輕帆掛好風。
云低千艦黑,岸闊一鐙紅。
晝夜隨流水,東西笑轉蓬。
嘯歌翻自樂,無事到胸中。
向夕荊門道,輕帆掛好風。
云低千艦黑,岸闊一鐙紅。
晝夜隨流水,東西笑轉蓬。
嘯歌翻自樂,無事到胸中。
傍晚時分在荊門的道路上,輕快的船帆借著順風揚起。云層低垂,眾多戰艦顯得一片烏黑;江岸寬闊,只有一盞燈火閃著紅光。日夜都隨著流水前行,像那隨風轉動的蓬草一樣四處漂泊惹人發笑。放聲高歌反而自我快樂起來,心中沒有什么煩心事。
向夕:傍晚。
荊門:地名。
千艦:眾多戰艦,形容船多。
鐙:同“燈”。
轉蓬:隨風飄轉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在荊門一帶江上航行時所作。當時可能處于漂泊的狀態,在江上行舟過程中有感而發。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在漂泊中的豁達心境。其特點是寫景與抒情結合,以景襯情。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情感體驗和創作風格。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黃魚不取取嘉魚,
舉網頻乘細雨馀。
一夕錦江新水長,
雙帆未肯返扶胥。
圣主垂衣坐九重,
不才假守勸農功。
周家永命由忠厚,
湯后存心在困窮。
安得田租成歲減,
且將人事兆年豐。
守宰監州民最近,
相期清白紹家風。
萬里西來坐少林
燈燈相續至如今
泥牛斗里同歸海
玉線聯時妙契針
未墜綿綿吾祖緒
不忘切切老婆心
風前一弄無弦曲
會有叢林人賞音
新涼杯酒正堪親,惆悵歸帆指別津。
風雨豈忘連榻夜,關山遙念倚閭人。
世情落落三秋冷,生計蕭蕭四壁貧。
珍重懷中雙彩笑,硯田深處且藏身。
霜入楓林葉半秋,
幾行征雁落荒洲。
殷勤帶得平胡信,
玉塞參軍未白頭。
我已劉楨病,
君仍屈子醒。
俱為石碌碌,
不改柏青青。
吉語時占鵲,
窮途恥聚螢。
何時一杯酒,
相對話飄零。
借居仍種菊,
往往似天隨。
日味三春酒,
燈明午夜棋。
閒臨永和帖,
細誦建安詩。
潦倒同中散,
歡欣似啟期。
歡相憐。
今去何時來。
裲襠別去年。
不忍見分題。
山梅壓影寒成碧。
斂笑含情自惜。
似人一樣望江南,
說得酒邊三弄笛。
渝州進士才名盛,
此地相逢愿不違。
喜子能隨青佩至,
思親還望白云歸。
長風出峽衣裳薄,
亂石橫灘舟楫稀。
亦有故園秋草里,
旅魂空逐斷鴻飛。
云雷取象卦占屯,
一掃烽煙龍塞春。
萬姓瘡痍皆已補,
三邊父老自相親。
功侔韓范名垂久,
道溯孔顏樂有真。
民到于今猶戀戀,
寄書千里淚含巾。
三十三峰盡,
長江馀斷流。
崖荒白日迥,
潮上曉天浮。
陡絕百川障,
曰歸三載秋。
新城不再過,
誰與話閑愁。
人生飄忽百年間,
此別聞歌思渺漫。
我顧一身如在客,
君當萬里獨之官。
行期不計巴山遠,
歸夢何妨蜀道難。
縱有猿啼嘲宦況,
更無清淚滴欄干。
孤筇長作水云游,
底事而今放下休。
一點破幽明歷歷,
十分合體冷湫湫。
暗中須透金針穴,
轉處還藏玉線頭。
劫外家風茲日辨,
渠儂真與我儂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