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楊柳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裊裊城邊柳,相思幾度攀。
不顰復不語,長望獨長嘆。
露葉凝愁黛,垂條拂髻鬟。
落花相與恨,不斷若連環。
城邊的柳枝輕盈搖曳,因相思我多次攀折。她不皺眉也不言語,長久凝望獨自嘆息。帶露的柳葉像凝結的愁眉,垂落的枝條輕拂她的發髻。落花與她同懷愁恨,這愁緒連綿不斷如同連環。
裊裊:形容柳枝柔長搖曳的樣子。
顰(pín):皺眉。
黛:青黑色顏料,古代女子畫眉用,此處形容柳葉如含愁的眉色。
髻鬟(jì huán):發髻。
連環:連續成串的玉環,比喻愁緒連綿不斷。
《折楊柳》為樂府舊題,多寫離別相思之情。此詩當為唐代詩人借傳統題材創作,通過女子折柳、凝望等行為,反映當時常見的閨怨主題,可能作于詩人觀察或想象思婦生活場景時。
詩以'折柳'起興,通過描寫女子折柳、凝望、長嘆等行為,結合'露葉凝愁''落花連環'等景物,層層渲染相思之苦,情感真摯,意象典型,是唐代閨怨詩中細膩傳情的佳作。
夜蕭索。側耳聽、清海樓頭吹角。停歸棹、不覺重門閉,恨只恨、暮潮落。偷想紅啼綠怨,道我真個情薄。紗窗外、厭厭新月上,也應則、睡不著。
山莊好,煙雨護層樓。吹笛小紅能蕩槳,吟詩老杜泛中流。一葉木蘭舟。山莊好,湖渚滿芰荷。香遠益清臨水榭,影憐嬌小束紅羅。翠黛映橫波。山莊好,菱渡賽江南。貼水田田風袂舉,清香裊裊碧波連。笑語渡頭歡。山莊好,盛世想康乾。璧合華夷聯塔廟,煙籠鳳闕耀金鑾。萬國拜衣冠。山莊好,致爽起煙波。圣祖品題揮健筆,那拉聽政暗張羅。功罪究如何。山莊好,鐵樹喜開花。黃縷凝球迎旭日,清馨襲袂翠枝斜。圓頂綴奇葩。山莊好,四庫費幽尋。避蠹蕓香清肺腑,環樓水月護書林。愧未涉文津。
十尺心為一寸心,熒熒永夜出重陰。蘭膏剔盡還留性,取放虛靈照古今。
虜退邊方得暫寧,棗兒紅近莫休兵。漢家錯信和親議,不見胡雛與父爭。
開元寺里長同宿,笠澤湖邊每共過。誰說江南君去后,更無人聽《竹枝》歌。
寥寥南北雁聲沈,萍梗他鄉雪滿簪。兄自抱孫安穩睡,我因耽祿戰兢深。風塵飄?千山暝,道路驅馳百病侵。圣主可憐衰老骨,梅花月下不勝斟。
尚友如吾黨,平生慎盍簪。喜于揚子宅,得接伯鸞音。目治即青色,神交先素心。桃源速歸興,桂水引遙吟。
有圃城東偏,石梁度幽徑。隱然見東城,不見東山勝。
東望山陰何處是。往來一萬三千里。寫得家書空滿紙。流清淚。書回已是明年事。寄語紅橋橋下水。扁舟何日尋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無寐。鬢絲幾縷茶煙里。
秋風忽起飄井桐,白鳳西飛紫鳳東。何處思君最凄斷,流泉潺湲秦望峰。秦望高兮煙靄重,我持明月照鴻濛。云間夏后金書在,松下秦皇玉輦空。遙望廬山倚南斗,三石梁邊君隱久。陰符寶劍與何人,玉麈青蓮應在手。幾宵乘月彈瑤琴,寄我瀟湘帝子吟。梅花亂落云門寺,經歲相思未嗣音。此日登高眺東海,日出天臺佳氣在。黃屋將浮碣石來,紫芝尚向商山采。采紫芝兮使心愁,功名讓與屠沽流。仙人肌體如冰雪,姑射山中自可留。
林園無外事,一榻類安禪。翰墨塵悰少,衣冠古制全。市朝容大隱,山澤儼儒仙。更欲逃名去,知成內外篇。
百花洲畔木蘭船,杯酒西風思黯然。客似長卿游已倦,人如小謝別堪憐。江城暮色初回月,野樹秋聲盡入蟬。明日姑蘇臺上望,片帆落處是南天。
求閒得請信賢哉,曾歷星垣侍從來。標節向人清似玉,紛華于己冷如灰。仙壇露重吟懷爽,禪榻風輕睡眼開。昨日尋梅奉談笑,竹軒松塢共徘徊。當年累疏徹堯廷,不為虛名自得名。霜雪盛來松秀茂,風波散后水澄清。紅塵漸與高情隔,綠發應隨喜氣生。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須端筴問君平。
玉凈花明秀出群,左家重見舊時芬。因披樂府吟嬌女,便上藩車訪阿君。素艷乍看疑是月,清歡何暇想為云。那禁手炷熏籠罷,笑遣蕭郎覆畫裙。
懶慢山翁無定禪,放情幽處一盤旋。晚鐘始度疏林外,霜月微升碧嶂邊。歸鳥避人過遠樹,侍童改火汲新泉。扶筇獨倚松屏望,石屋柴門鎖暮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