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詩 奉和魯望閑居雜題五首 好詩景
青盤香露傾荷女,
子墨風流更不言。
寺寺云蘿堪度日,
京塵到死撲侯門。
青盤香露傾荷女,
子墨風流更不言。
寺寺云蘿堪度日,
京塵到死撲侯門。
青荷如盤,露珠輕墜,宛如采荷女子;文人風流韻致,無需多言自顯。每座山寺的藤蘿云靄,都足以安度歲月;而京城的塵埃,至死都撲向權貴之門。
青盤:形容荷葉如青色圓盤。
子墨:借指文人,語本司馬相如《子虛賦》中“子虛”“烏有”“亡是公”,代指文人才子。
云蘿:藤蘿與云氣,常指山林隱逸之景。
京塵:京城的塵埃,喻指世俗紛擾。
侯門:達官顯貴之家。
此詩為皮日休與陸龜蒙(號魯望)唱和之作,屬《閑居雜題》組詩之一。二人皆為晚唐隱士,常以詩唱和表達對田園隱逸生活的熱愛,此詩或作于二人隱居期間,借“好詩景”題詠,抒發對遠離塵俗的向往。
全詩通過山林閑居與京城逐利的對比,突出“好詩景”的核心——自然閑適之趣。語言平淡而意蘊深遠,是晚唐隱逸詩的典型代表,體現了文人對精神自由的追求。
霜壓危檐冷,蕭條秋滿林。
青云知己惠,黃菊故園心。
百慮憑祛遣,頹齡仗制禁。
緬思彭澤叟,履運□懷深。
幽然渾跡塵寰里。碌碌毫無味。
云飛電杳各西東。珍重遺章獨對碧窗中。
眉端愁結千行柳。日覺容顏瘦。
柔腸顛倒夢魂遮。只恨寥寥心緒在天涯。
誰將消息報春光,
昨夜庭前忽有香。
可是枝間初破玉,
驀然簾外露新妝。
憔悴東都士,吾師更可嗟。三年為逐客,萬里未還家。暮阻巴山雪,春行楚岸花。江湖無路覓,流涕望天涯。
昔遇南來客,曾傳北寄聲。飄零攜百口,留滯傍孤城。澤畔騷人興,周南太史情。天高地仍遠,御謗竟誰明。
洞庭西去路,消息幾回聞。地僻難逢雁,天長秪見云。白蘋悲楚客,班竹怨湘君。宋玉哀師意,空傳九辯文。
夫子先辭國,嗟予亦罷官。生涯同去住,世事各悲歡。楚地江湖闊,巴山道路難。白頭慈母在,雨雪更愁寒。
跡為羈棲久,身因放逐勞。五溪淹日月,三峽尚波濤。夢里摧雙翼,愁邊見二毛。清風引歸袂,名共蜀山高。
儒行荊人識,文章澧郡傳。夷方仍俎豆,客路半舟船。太守迎徐稚,諸生仰鄭玄。獨憐門下士,何日進彭宣。
日落沙頭山已昏,
饑烏投暝下前村。
誰云野客無多事,
步出林間自掩門。
雞鳴關外綠波平,樊口潺湲水氣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亂鴉遙下呂蒙城。
興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國晴。
欲上南樓嘯明月,飄搖書劍愧平生。
靜里悟沈浮,門橫一榻幽。
西風窗外雁,黃葉病中秋。
雨憶寒宵夢,鐘來薄暮愁。
不眠看夜月,又已下簾鉤。
紫微方夢斷,燈火解嚴時。日欲銜龍闕,風先掃鳳池。自憐夜氣在,誰笑道冠攲。豈為云團惜,消閒賴有詩。
玉皇親自策才猷,誰作靈鰲上釣鉤。俊思內窺天問邃,韶光中看御香浮。尚懷獻藝趨前列,何幸持衡綴上流。欲向鸞輿心未放,更須銀燭始回頭。
磊落英游誤許陪,相望樓閣倚云開。春風暗遞天香到,星使俄傳帝語來。紫府已知仙籍就,清都還逐化龍回。彀中喜得辭如海,不是區區小有才。
雨過春空紫泰高,列星初擁絳紗袍。三題天漢文章麗,萬字秋鷹氣勢豪。聊欲彎弓須尚志,謾勞談律莫吹毛。行看衫色青于草,不覺南溟失素濤。
天雄附子出綿州,
價數高低一等酬。
治病殺人隨所用,
到頭難覓個蹤由。
西丘小筑省喧闐,微雪疏簾爐火前。
五女共依方丈室,金床仍見雨花天。
寒輕人面如春淺,曲轉簫聲并月圓。
明日吳城傳好事,千門誰不避芳妍。
蘭閨話別憶牽裾,兩地相思托素書。可是離愁添悶損,腰圍消瘦近何如。
金風梧葉晚飄涼,月入羅幃思故鄉。夢里不知身是客,寒衾疑惹麝熏香。
脈脈含情隔素波,眉山料得感雙蛾。神仙也解離懷苦,牛女前宵復渡河。
無端夢里喚卿卿,總是情絲萬緒縈。倚枕不眠天欲曙,忽聞窗外子規聲。
獨飲不成醉,橫槊望江天。吟魂飛落天外,無語對嬋娟。
萬里山河寂靜,凄絕嫦娥孤影,偏喜十分圓。鶴唳不知處,縹緲入云煙。
人渺渺,春寂寂,夜綿綿。長空如此寥闊,一客倚孤船。
過眼風光誰賞,回首錢塘江上,鐵笛會群仙。今夕復何夕,香霧襲衣寒。
狂飆海上來,停舟泊江渚。
借問馮夷居,胡然故余阻。
憐爾羈路人,悵別同心侶。
盍謂長年者,返席隨風去。
再入芝蘭室,日夕相與處。
嗟嗟此行役,王事尚靡盬。
臨風獨踟躕,淚下迸如雨。
緘情付江魚,脈脈不得語。
蒼然來暮色,歸鳥敬亭云。
舟楫今朝謝,山程首路分。
此邦多大雅,詩格至今聞。
隱吏思梅福,何時與論文。
悠悠七十年前事,蠹跡縱橫墨彩新。
滿腹深醇經術氣,一時殷阜太平春。
流風鄒魯無馀地,絕學匡劉更幾人?
牢落池荷秋亦老,青山猶有謝家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