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武昌縣作
雞鳴關外綠波平,樊口潺湲水氣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亂鴉遙下呂蒙城。
興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國晴。
欲上南樓嘯明月,飄搖書劍愧平生。
雞鳴關外綠波平,樊口潺湲水氣明。
疏柳不知陶侃宅,亂鴉遙下呂蒙城。
興亡一塔山城晚,老病扁舟水國晴。
欲上南樓嘯明月,飄搖書劍愧平生。
雞鳴聲中,關城外綠波平靜,樊口溪水潺潺,水汽明亮。稀疏的柳樹不知陶侃的住宅所在,紛亂的烏鴉遠遠飛下呂蒙曾駐守的城池。一座塔見證著興亡,山城已到傍晚,年老多病的我乘扁舟在水鄉晴天中。我想登上南樓對著明月長嘯,可漂泊半生,書劍相伴卻一事無成,愧對平生。
樊口:地名。潺湲(chán yuán):水慢慢流動的樣子。
陶侃宅:東晉名將陶侃曾鎮守武昌,這里指他在武昌的住宅。
呂蒙城:三國時呂蒙曾屯兵武昌,此指其駐守之地。
南樓:在武昌,是當時的游覽勝地。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詩人路過武昌縣,看到當地的歷史遺跡和自然景色,聯想到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結合自身年老多病、漂泊的現狀,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以景入情,借歷史典故抒發感慨。主旨是表達對歷史興亡的喟嘆和個人身世的悲嘆。其特點是將自然與歷史、現實相結合,情感深沉。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去年今日到湖州,救得饑民歲又周。
閱遍炎涼還自笑,坐靡廩餼更何求。
淵明栗里終歸去,太史周南枉滯留。
咄咄大鈞何必問,固知薄命與仇謀。
不矜秀色傲春風,笑倚斜陽露氣濃。
秋草凄涼風索索,江天寂靜水溶溶。
岸移晴綺飄仙袂,葉起丹霞照玉容。
可奈少香香似可,為傳滋味入醺醲。
詳觀白傅一篇詩,長日何須一局碁。
字細縱然勞眼力,理長尤是契心期。
夸張歌酒渾相似,消遣窮愁亦自知。
大節更思公出處,寥寥千載是吾師。
紛紛蜂子競生涯,每到花時輒放衙。
懸室盡將花作蠟,何人翻以蠟為花。
姑從凡卉論先后,若比江梅有等差。
弄假像真真像假,小兒造物未須夸。
平生懷抱欲凌云,元祐名家蓋有君。
況是生兒勝武子,何須不第嘆劉蕡。
傷哉未作河西尉,已矣還空冀北群。
從此太湖風月夜,一聲漁笛不堪聞。
玉琯新陽七日來,天將風月賦詩才。
別來又喜逢初度,相望何由把一杯。
霜后不凋門外柳,春前已折隴頭梅。
團欒今夜華堂燕,應念三州數往回。
風雨連朝作伴牢,只堪痛飲讀離騷。
誰知老境侵腰腳,早是多情惜鬢毛。
杖屨出門還有礙,簿書堆案敢辭勞。
年來俯仰終無補,尚欠歸田一著高。
麥夏西山日腳斜,峰云千里盡丹霞。
晴嵐榱桷水春漲,芳草園林路晚花。
遠近子規啼怨抑,高低乳燕語淫哇。
官身歸是何年社,信美誠臺不似家。
玩世無心子,成功不義侯。
升沈三躍浪,聚散一浮漚。
守郡官槐木,王家夢髑髏。
團團天上月,猶自曲如鉤。
尺素西來字字真,詩成膠漆重雷陳。
連城喜子重增價,敝箒憐吾亦自珍。
窮達舊聞俱有命,功命底事要知津。
一樽別后開懷抱,只有湖山似可人。
扁舟送歸客,萬籟寂無風。
宿霧青郊暗,卿云碧嶺空。
水清明去鷺,天遠入征鴻。
日腳中流見,委蛇走白虹。
天與花王化日舒,可堪買酒共提壺。
荒涼洛苑芳菲甚,落寞揚州氣味殊。
傾國幾迷狂舞蜨,還錢不得迅飛鳧。
清愁懷抱多春感,一葦懸知此意無。
莫莫休休興已闌,滿頭塵土更彈冠。
鴈從北到傳書易,淮界中流遣恨難。
篷底吟哦詩有味,胸中磊磈酒無歡。
故人莫枉綈袍意,范叔猶能忍一寒。
萬里歸飛怪底遲,豈緣鳥道崄而奇。
尚懷舊國初來日,偏恨群芳欲盡時。
回首暮山寧久住,論心殘月漫相知。
何人遠道長為客,為爾聲聲勞夢思。
間闊忻逢諸葛豐,不應阮籍哭途窮。
擬留重客傾家釀,更喜賢郎有父風。
詩思憑陵煙雨上,宦情抖擻簿書中。
擊鮮下舍聊乘興,未許黃堂舍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