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體詩 懷鹿門縣名離合二首 其二
十里松蘿陰亂石
門前幽事雨來新
野霜濃處憐殘菊
潭上花開不見人
十里松蘿陰亂石
門前幽事雨來新
野霜濃處憐殘菊
潭上花開不見人
十里松蘿遮蔽著嶙峋亂石,門前幽靜的景物經雨更顯清新。野地濃霜覆蓋處,憐惜那殘留的秋菊;水潭邊鮮花綻放,卻不見賞景的人。
松蘿:地衣類植物,常攀附樹木生長,狀如絲縷。
陰:名詞作動詞,遮蔽、籠罩。
幽事:指幽靜的景物或事宜。
憐:憐惜、愛惜。
殘菊:深秋時節殘留的菊花,暗示季節已近寒冬。
此詩為“雜體詩”中“縣名離合”類,或為詩人以文字游戲形式懷念鹿門(今湖北襄陽附近,多隱士遺跡)所作。具體創作時間待考,約為詩人游歷或追憶鹿門勝景時寫就。
全詩以秋末鹿門景物為依托,通過清幽之景的描繪,表達對鹿門的深切懷念?!半x合”詩體增添文字趣味,語言自然,意境幽遠,是詠懷山水的小令佳作。
衰病能來獨倚闌,寺門一步一盤桓。松聲自養山中靜,石氣難消雪后寒。斷塔仰空猶射日,古泉入定不生湍。翠微佳處知多少,留與回車取次看。
暴客顛狂未止戈,荊山又竊玉嵯峨。森森且喜巫云鎖,我斧何妨自伐柯。
笑談忽奉三旬別,旌節還從萬里回。白日沸天簫鼓振,青山到案酒樽開。殊方滿目多豺虎,重鎮分符簡俊才。黽勉尚期功業樹,便蕃行見異恩來。
良農知土性,肥瘠有不同。時至萬物生,芽蘗由地中。秉耒向畎畝,忽遍西與東。舉家往于田,勞瘁在爾農。春雨及時降,被野何濛濛。乘茲各布種,庶望西成功。培根利秋實,仰天望年豐。但使陰陽和,自然倉廩充。
長江日夜向東流,送子西津曉渡頭。卻憶望京樓下路,一宵風雨釀新秋。
簾外三間出寺墻,滿街垂柳綠陰長,嫩紅輕翠間濃妝。瞥地見時猶可可,卻來閑處暗思量,如今情事隔仙鄉。
拂袖行歌歸故鄉,相思又是一星霜。夢回江上秋風杳,愁入天涯春草長。書問久淹嗟契闊,詩章時讀慰凄涼。知君亦有逍遙興,肯學征鴻為稻粱?
自洗苔膚一尺寒,烏菟那復此蹣跚。不妨為我照毛發,正可與人鑒肺肝。
文正風流尚典刑,桐江畫戟見詩人。丹青難寫真瀟灑,圓嶠方壺此逼真。
溪山豈不好,筑樓儼如城。荷戈歸洞房,妝臺奪僧營。夜深辟佩環,那有鐘磬聲。乃嘆善戰者,于此非無情。閉山念初祖,塔前翠縱橫。一壑不能專,翻遭豎子輕。強聒厭得失,未抵風松清。狎主木乘興,弗用堅齊盟。
嶺表分符鎮百蠻,金湯雄倚屹重關。霜清邊塞風塵靖,月照轅門鼓角寒。懸肘會誇金作印,切云偏稱鐵為冠。高情未許求閒去,絕域須看略地還。
深深堂奧噪蛙音,詭說千端欲鑠金。寧可殺家無殺敵,豈能防口忽防心。
重翟出房,袆衣被躬。委委佗佗,河潤山容。圣皇臨軒,圣母在宮。并受鴻名,與天無窮。
日日松間過□□,詩成忽在水云西。何人夜榻愁聽雨,無數春船倒上溪。燕筍出時斑豹美,鳳花開處杜鵑啼。東歸更踏來時路,醉筆山廧取次題。
池水何洋洋,漚麻水中央。數日麻可取,引過兩手長??椊伳軒讜r,織布巳復忙。依依小兒女,歲晚嘆無裳。布襦不掩脛,念之熱中腸。朝緝滿一籃,莫緝滿一筐。行看機中布,計日漸可量。我衣茍巳成,不憂天早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