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正仲至寶山不值主人而去次韻奉寄
日日松間過□□,詩成忽在水云西。何人夜榻愁聽雨,無數春船倒上溪。燕筍出時斑豹美,鳳花開處杜鵑啼。東歸更踏來時路,醉筆山廧取次題。
日日松間過□□,詩成忽在水云西。何人夜榻愁聽雨,無數春船倒上溪。燕筍出時斑豹美,鳳花開處杜鵑啼。東歸更踏來時路,醉筆山廧取次題。
偶借山家作公館,曾誇公館似山居。酣眠且就藏春塢,靜坐還憐漲綠渠。問舍何方如栗里,阜民無術擬華胥。趨程預作凌晨想,回首高林思有馀。
海門東倚浙江開,千里寒潮天上來。春樹遙連嚴子瀨,白云長在越王臺。翠華南幸扶桑遠,羌笛橫吹折柳哀。何處青山堪托跡,欲隨徐市入蓬萊。
大眾退后,妙超窠臼。不用安排,何須饤饾。動弦別曲孰知音,舒腸瀝膽渠開口。叢林切莫亂商量,三世諸佛不知有。
百戰猶聞出塞吟,黃沙白草陣云深。窮邊萬里思親淚,苦恨霜華兩鬢侵。
仰榱桷,慕衣冠。禮云罄,祀將闌。神之駕,紛奕奕。乘白云,無不適。窮昭域,極幽涂。歸帝祉,眷皇都。
片水涵煙島,三山在屐前。秦皇何太苦,駕石倩神鞭。
人生五馬貴,畫戟擁朱輪。朱輪亦細事,舒卷方在身。官至二千石,此手要活人。請將胸中書,散作五嶺春。
道家儀用此衣巾,只拜星辰不拜人。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星辰。道家儀用此巾衣,師外曾聞更拜誰。何故堯夫須用拜,安知人不是吾師。安車麈尾道衣裝,里闬過從乃是常。聞說洞天多似此,吾鄉殊不異仙鄉。如知道只在人心,造化功夫自可尋。若說衣巾便為道,堯夫何者敢披襟。
分付浮生一字休,欲休不得是離愁。如今祇怕歸無準,心在丹山最上頭。
容吏隱,講肆日消磨。獨自郁姑臺上望,薄云如絮水如羅。青眼且高歌。
桑竹陰陰淺護村,午天風雨未開門。時從屋底窺峰頂,擬過橋西看水痕。歲事一廛憂菽麥,秋租三限急雞豚。當年曾說心勞日,欲起陽公與細論。
曹娥卓行傳豐碑,越人往往貴女兒。建炎蔡氏有孝子,事比孝子尤瑰奇。自從結發讀書史,倜儻不受靮與羈。乃翁詿誤落囹圄,疚心疾首泣以悲。胡能安坐視父系,朝暮哀訴當旌麾。府公儻許贖父罪,名隸卒伍所不辭。不然奮身事征討,赳赳勇力猶可施。黃堂沈深身則微,雖有誠懇無人知。歸來靜默心語口,此事感悟當以尸。臨河勇決不復顧,純孝寧不由天資。緹縈上書解刑網,言雖迫切身無虧。文本理冤由一賦,孰與捐命如含飴。殺身成仁古所罕,殆類餓踣齊與夷。事聞黃屋亦動色,亟詔立祠河水湄。嗟嗟玄應固不朽,萬口至今皆一詞。東嘉夫子好事者,作歌登載仍吁嘻。異時國史編宋雅,人間重見白華詩。
檳榔花開滿院香,雨馀窗下納微涼。西灘新水漲寒綠,南畝早禾標晚芒。鸚鵡來催新隴麥,杜鵑叫插上旬秧。白頭林下無馀事,端為年年景物忙。
群峰雜遝共趨奔,兩水縈回相吐吞。樹根盡迸石上走,山腳直下溪中蹲。青煙僧舍高低屋,黃葉人家遠近村。聞有桃花壟上路,仙游何必問秦源。
寥落苦無偶,心知良獨難。書來逢小至,道遠發長嘆。此意無人會,相期保歲寒。未應更惆悵,努力為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