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公亭牡丹
雁門禪客吟春亭,牡丹獨逞花中英。
雙成膩臉偎云屏,蕊繁蟻腳黏不行,甜迷蜂醉飛無聲。
廬山根腳含精靈,潺潺綠醴當風傾,平頭奴子啾銀笙。
紅葩艷艷交童星。
雁門禪客吟春亭,牡丹獨逞花中英。
雙成膩臉偎云屏,蕊繁蟻腳黏不行,甜迷蜂醉飛無聲。
廬山根腳含精靈,潺潺綠醴當風傾,平頭奴子啾銀笙。
紅葩艷艷交童星。
雁門的禪客在春亭中吟詩,牡丹獨自展現出花中魁首的風姿。它如同仙女雙成那細膩的臉龐依偎著云屏,花蕊繁盛,像螞蟻的腳一樣粘連在一起,甜蜜的香氣讓蜜蜂沉醉,它們飛舞也悄無聲息。廬山腳下蘊含著神奇的靈氣,潺潺的綠水似美酒在風中傾灑,梳著平頭的奴仆吹奏著銀笙。紅色的花朵艷麗奪目,與童子般的星星相互輝映。
遠公亭:在廬山,遠公指東晉高僧慧遠。
雁門禪客:可能指在雁門的僧人,此處吟詩賞牡丹。
雙成:神話中西王母的侍女,這里形容牡丹嬌艷如仙女。
蟻腳:形容花蕊細小如螞蟻的腳。
綠醴:指綠水,這里形容水如美酒。
平頭奴子:指梳著平頭的奴仆。
童星:指像童子般的星星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推測詩人在廬山遠公亭看到盛開的牡丹,被其美麗所打動,于是寫下此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閑適的心境,在欣賞美景中吟詩抒懷。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牡丹的艷麗和獨特。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華美,意象豐富。在文學史上雖不算具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地展現了古人對牡丹的喜愛和審美。
霽雪園林粲陸離,九峰山下探梅時。
三川風月醉中見,百里襟懷琴上知。
老樹著花春到早,長街籠燭夜歸遲。
奚囊一路生光采,中有琴堂唱和詩。
空山老桐勁如鐵,英枝翦翦夜撐月。霜風著子涵玉膏,烈手崇朝剖融結。
別令刳木環清泉,翠缸紙羃籠輕煙。霏霏玄霧掃難聚,斷犀烹煉凝蛟涎。
和成萬杵搗圭璧,良工欲售常自惜。絕憐剡水多夭藤,又慮端溪欠奇石。
久知此藝人罕精,作者未必識者明。九華山下祝公子,頗以膠法成其名。
相逢但問詩有幾,以詩換墨兩自喜。酴醾園館已謝春,楊柳池塘正藏水。
薰風拂拂吹硯波,呼兒教作病手磨。須臾滿硯片云黑,無詩可寫如君何。
凌兢下危梯,俯傴生深穴。
回身避云霧,偃面視日月。
藥苗護谽谺,竹節截?嶭。
安知幽蹊下,有此大奇絕。
金牛鏟光景,仙牒尚可閱。
崗頭春已半,枸杞如點血。
便恐顛風興,橫吹石崖裂。
風燈露水兩茫然,莫為歡華少壯年。
無病更須求藥物,愛閑猶要覓緡錢。
此生身世揶揄里,末路光陰泣涕前。
快出囊中餐玉法,白云深處日高眠。
不及摳衣拜紫巖,尚能什襲寶書函。
掃除荊棘扶初日,投畀煙嵐困老讒。
四海時無伸國論,百年人自仰臺銜。
南軒衣缽今何似,見說諸孫也不凡。
燕山雪花一尺飛,胡人胡女夜打圍。
海東青過流沙西,黃頭郎主獨自歸。
創殘狐兔懸氈車,疲憊鷹犬聞笳悲。
君不見自從石晉納書款,白溝河漘作邊面。
先正傳家逮泗濱,一言一論本諸身。
是間極力窺真際,物外何心逐像人。
蹈履若迷天所賦,奔馳猶誤實之賓。
都將出處束高閣,明日從容儻細陳。
每日黃堂事了時,一心惟恐上樓遲。
發揮天地讀周易,管領江山歌杜詩。
切戒吏來呈簿歷,常邀客至共琴碁。
風流太守誰其似,半似元之半牧之。
懷人復懷人,懷憂不能寫。
滄浪有舟楫,便欲從東下。
春寒雨淋淋,舟楫不可尋。
臨流一惆悵,直下萬里深。
有開元祐相,世世出英才。
堅正由天得,高明自學來。
清忠通圣鑒,雅望應公臺。
渭上明星落,山山草木哀。
秋蕪闕是草堂基,惟有南鄰盡得知。
辛苦置家將守冢,告求廣地要穿池。
浄蓮已付鄉僧掘,慈竹從教墓客移。
雖向龍灣作耆舊,此生寧沒暫來時。
云竺前頭即御園,小風斜雨入梅天。
放歌偃蹇如圓澤,古貌昂藏若稚川。
尋得數行天寶字,破他一夜草堂眠。
此生更要窮經論,惆悵高人舊石筵。
云冥冥,雷闐闐。
橫玉轉,流珠干。
靈龜入我夢,謂君當旋。
既窮海壖之炎天,當飲山中之流泉。
亭亭砌下黃金花,霜后顏色如矜夸。
玄英摧挫百卉盡,獨自照耀山人家。
湘累晨餐不論數,千歲高丘恐無女。
君不見天寶杜陵翁,晚節嘗為少年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