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君之出矣二首
自君之出矣,重上望夫山。思君如雨竹,含淚日班班。
自君之出矣,膏冰為誰施。思君如摘藕,中含千萬絲。
自君之出矣,重上望夫山。思君如雨竹,含淚日班班。
自君之出矣,膏冰為誰施。思君如摘藕,中含千萬絲。
自從你離開后,我又一次登上望夫山。思念你就像帶雨的竹,每日含淚,淚水斑斑。自從你離開后,梳妝的脂粉為誰涂抹?思念你如同采摘蓮藕,其中藏著千萬條絲(思)。
望夫山:傳說中妻子盼望丈夫歸來所化之山,后泛指思念遠行之人的地方。
雨竹:帶雨的竹子,形容含淚的狀態。
班班:形容斑點、斑紋,此處指淚水不斷的樣子。
膏冰:膏指脂粉,冰通“凝”,膏冰即凝固未用的脂粉,代指未梳妝的狀態。
絲:雙關語,既指藕絲,又諧音“思”,暗喻思念。
《自君之出矣》為樂府舊題,多寫閨中女子對遠行丈夫的思念。此二首延續傳統題材,通過具體生活場景刻畫女子內心,反映古代社會中分離給女性帶來的情感煎熬。
兩首詩以“自君之出矣”起興,通過登山望歸、未施脂粉、摘藕見絲等細節,層層遞進展現思念之深。語言質樸而意象生動,是閨怨詩中“以物寄情”的典型之作。
花發津亭幾樹殷,十千容易醉紅顏。江南江北如相憶,只在鶯鶯燕燕間。
霸國江山錦作堆,一春無恙幾登臺。木棉花落啼山鷓,歌舞岡前許再來。
樓下春郊白馬嘶,樓上佳人玉箸啼。自是王孫歸未得,肯將芳草怨萋萋。
春望望江江水流,柳條難繫木蘭舟。儂今欲采蘼蕪去,忽漫相逢拾翠洲。
三萬六千醉不辭,勸君行樂及君時。年來怕作秋風賦,已入潘郎鬢里絲。
游冶兒郎亦太顛,騎馬看花已十年。北客昨來還借問,皇州春色尚依然。
花開花落一禪龕,欲結三年半日談。愛水情根如不了,依稀來證老瞿曇。
郎州太守得片石,云是停云館主鳳兮硯。文家舊物三百年,嘆息遺珍眼中見。我聞二十七硯在當時,并寵爭妍皆異姿。曾孫眼枯元血碧,鳳兮飄搖何處歸。培遠堂中賴有居亭主,太癥經國資贊輔。大勝先生思想帖,出門即受鈐山污。景曜流暉嗟命貧,至今老衲寫梵文。爾復不為主人辱,太守業與榕門親。太守況住姑胥門,紅闌舊里相比鄰。楚人失弓楚人得,世間木落定歸根。他年竹嘯軒中訪鸞友,落落殊翁照胥紐。玉磬同時問故寮,尚有音塵無恙否。撫今感昔愴我神,絕憐八十四歲之老人。心長手軟細鐫刻,豈期飛下橫山村。兩承已是麟鸞種,何況凡鳥為兒孫。鳳兮爾不見桉頭大元璧,古篆長生祝無極。漢皇不守未央宮,何論詞宗一塊石。鳳兮鳳兮爾德終不衰,吾歌正不為爾一石悲橫來。
跌宕詞場迥不群,
維揚深愧辟司勛。
江湖我亦飄零久,
紅杏聲中一識君。
露寒月色苦,夜靜秋聲急。
客子隱不眠,中心萬端集。
饑烏亦知啼,枯魚亦知泣。
今古無真情,黃金鑄顏色。
陌上餳簫,又送到、清明時節。空回首、故人何處,音容難接。誤認天涯猶未返,驚看素旐靈風曳。滴寒灰、和淚奠香醪,空悲切。
任杜宇,千行血。喚不醒,長眠客。豈天南地北,關山阻隔。露冷燈殘天入夢,月斜風細花如雪。愿此時、魂魄一來歸,從頭說。
剛近春分一日晴,
曉鶯啼破夢初成。
半干半濕溪邊路,
欲去欲留花下情。
閃閃移燈回綺席,
厭厭聽雨逗嚴城。
醉余詩思侵苔徑,
屐齒沾泥也不平。
天上張公子,家聲四海知。晚方持使節,聊復擁州麾。嶺嶠多遺愛,蕃人亦去思。遠民應罷市,淚墮峴山碑。
挺出英雄后,居多長者稱。祖風知未泯,世德自相承。口不談臧否,人應寡怨憎。善人宜有后,袞袞看鶱騰。
金貂七葉誰能必
石槨三年計自愚
得鹿覆蕉真一夢
求魚緣木信狂圖
瘦碧兩三莖,
蕭蕭雨又晴。
江湖未歸客,
不忍聽秋聲。
鐙火湖干別有天,
風聲鶴唳總茫然。
國殤頃刻猶交臂,
襁負何人敢息肩。
每到窮途思致命,
絕無長策且愁眠。
歡呼忽聽來飛將,
一戰功成萬口傳。
繞屋寒芳絕點塵
笑看殘雪挽回春
任渠時態姿容好
可似平生節操真
夢入羅浮香更遠
詩成東閣興偏新
吳公山下清如許
不減西湖放鶴人
虛庭下拜初形肅,秘殿瞻容更魄驚。何必囊函窺至妙,始知塵垢負平生。
嘹唳雁聲高,秋空月麗霄。
孤齋親濁酒,萬里隔寒宵。
灘雨蠻煙路,星槎海國潮。
故人官絕域,書札望迢遙。
入市恰同公子轡,游梁初上孝王臺。臨風不用思賢達,獨把新詩次第裁。
廣文先生囊不空,閒攜童冠詠春風。相傳洛下書生語,盡解人頤七字中。
風塵懷抱春能開,
二子中原鞭弭來。
白日忽高碣石館,
浮云不駐軒轅臺。
河山悠邈酒壚在,
星斗闌干車騎回。
但可平原布衣飲,
青絲玉瓶何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