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懷臺灣六巡察居魯
嘹唳雁聲高,秋空月麗霄。
孤齋親濁酒,萬里隔寒宵。
灘雨蠻煙路,星槎海國潮。
故人官絕域,書札望迢遙。
嘹唳雁聲高,秋空月麗霄。
孤齋親濁酒,萬里隔寒宵。
灘雨蠻煙路,星槎海國潮。
故人官絕域,書札望迢遙。
雁群的鳴叫聲清晰響亮,在秋夜高空中回蕩;秋空里,明月在云霄中顯得格外明麗。我獨自在書齋中淺酌濁酒,與萬里外的你相隔在這寒冷的夜晚。想到你赴任的路途上,有灘涂冷雨、南方瘴霧;那星槎般的船只,正迎著海上的浪潮前行。老朋友在這極遠的邊地為官,我盼望著能收到你的書信,卻覺它是如此遙遠。
嘹唳(liáo lì):形容雁鳴響亮凄清。
孤齋:獨自居住的書齋。
濁酒:未過濾的酒,常指粗劣的酒,此處或含孤寂之意。
蠻煙:舊時對南方濕熱地區霧氣的稱法,含偏遠荒蠻之意。
星槎(chá):星空中的木筏,傳說中往來天河的船,此處借指航海的船只。
絕域:極遠的地方,指臺灣(清代視為偏遠之地)。
迢遙:遙遠的樣子。
此詩為詩人秋夜思念在臺灣任職的友人六巡察居魯所作。清代臺灣屬偏遠邊地,赴任者常需遠渡重洋,詩人獨處書齋,借秋夜之景,表達對友人遠在絕域的牽掛與期盼音書的心情。
全詩圍繞‘秋夜懷人’展開,通過秋景、孤齋、遠隔等細節,層層遞進地抒發對臺灣友人的深切思念,既體現清代臺灣與大陸的聯系,也展現了古人異地相思的質樸情感。
風擺蓮衣干,
月背鳥巢寒。
文魚翻亂葉,
翠羽上危欄。
稚子比來騎竹馬,
猶疑只在屋東西。
莫言道者無悲事,
曾聽巴猿向月啼。
野人愛向山中宿,
況在葛洪丹井西。
庭前有個長松樹,
夜半子規來上啼。
心事數莖白發,
生涯一片青山。
空林有雪相待,
古道無人獨還。
五湖秋葉滿行船,
八月靈槎欲上天。
君向長安余適越,
獨登秦望望秦川。
子夜新聲何處傳,
悲翁更憶太平年。
即今法曲無人唱,
已逐霓裳飛上天。
野客歸時無四鄰,
黔婁別久案常貧。
漁樵舊路不堪入,
何處空山猶有人。
百舌猶來上苑花,
游人獨自憶京華。
遙知寢廟嘗新后,
敕賜櫻桃向幾家。
花落深宮鶯亦悲,
上陽宮女斷腸時。
君恩不閉東流水,
葉上題詩寄與誰。
水邊垂柳赤欄橋,
洞里仙人碧玉簫。
近得麻姑音信否,
潯陽江上不通潮。
絕頂茅庵老此生,
寒云孤木伴經行。
世人那得知幽徑,
遙向青峰禮磬聲。
暫出河邊思遠道,
卻來窗下聽新鶯。
故人一別幾時見,
春草還從舊處生。
惆悵多山人復稀,
杜鵑啼處淚沾衣。
故園此去千余里,
春夢猶能夜夜歸。
柳拂青樓花滿衣,
能歌宛轉世應稀。
空中幾處聞清響,
欲繞行云不遣飛。
故人曾任丹徒令,
買得青山擬獨耕。
不作草堂招遠客,
卻將垂柳借啼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