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黎君選中州諸詠作
入市恰同公子轡,游梁初上孝王臺。臨風不用思賢達,獨把新詩次第裁。
廣文先生囊不空,閒攜童冠詠春風。相傳洛下書生語,盡解人頤七字中。
入市恰同公子轡,游梁初上孝王臺。臨風不用思賢達,獨把新詩次第裁。
廣文先生囊不空,閒攜童冠詠春風。相傳洛下書生語,盡解人頤七字中。
進入市集時仿佛與公子并轡同行,初到梁地便登上孝王的高臺。迎風而立不必刻意思念賢達,獨自將新詩逐首精心剪裁。廣文先生的行囊并不空乏,閑暇時帶著童子與冠者詠嘆春風。傳說中洛下書生的話語,都在這七言詩句中讓人展顏歡笑。
公子轡:公子的馬韁繩,代指與公子同行的場景。
孝王臺:指漢代梁孝王劉武所建的平臺,梁園為當時文人雅集之地。
廣文先生:唐代設廣文館博士,后泛指學官或文人,此處指黎君。
洛下書生語:洛下(洛陽)書生的口音,東晉謝安有“洛下書生詠”,此處代指中州(河南一帶)詩歌的雅致風格。
解人頤:使人開顏歡笑,頤指面頰。
此詩為作者閱讀黎君所選《中州諸詠》詩集后所作。中州(今河南一帶)為歷史文化重鎮,漢梁孝王梁園曾匯聚文人,洛下(洛陽)亦為詩歌興盛之地。作者通過詩中場景的鋪陳,表達對黎君所選詩歌傳承中州文脈的肯定。
全詩圍繞“讀黎君選中州諸詠”展開,借歷史雅集與當下創作的呼應,贊賞所選詩歌的文采與中州文化的深厚。語言流暢,用典自然,既具文學性又顯文化情懷。
霜花零落全稀。不成飛。寒水溶溶漾漾、軟琉璃。 紅未涌,青已露,白都晞。□□□□沙暖、戲鳧鹥。
雨潤梨花雪未干。猶自有春寒。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數日之間。 想君行盡嘉陵水,我已下江南。相看萬里,時須片紙,各報平安。
早歲狂歌晚歲僧,名山賞過幾千層。 滄桑風景隨時幻,兀坐荒林對一燈。
花上插蒼碧,花下走清湍。濃霜深覆殘雪,更有月相參。似我竹溪茅屋,欲曉未明天氣,扶杖繞籬看。秦楚五千里,何處是江南。 饒風下,人不斷,馬相連。頗嘗見有此客,相屬意忄卷々。欲為橫吹出塞,無處可尋羌管,短策叩征鞍。策斷征鞍裂,驚墮玉毿毿。
寒江凝碧。是誰翦作梨花出。花心猶帶江痕濕。輕注香腮,卻是桃花色。 飛來飛去何曾密。疏疏全似新相識。橫吹小弄梅花笛。看你飄零,不似江南客。
何藥能醫腸九回。榴蓮不似蜀當歸。卻簪征帽解戎衣。 淚下猿聲巴峽里,眼荒鷗磧楚江涯。夢魂只傍故人飛。
賢哉顏氏子,陋巷獨幽居。 簞食與瓢飲,蕭然樂有余。
人子勤於孝,無時志不存。 夜來安寢息,早起問寒暄。
茶煙一縷輕輕飏,攪動蘭膏四座香,烹煎妙手賽維揚。非是謊,下馬試來嘗。 黃金碾畔香塵細,碧玉甌中白雪飛,掃醒破悶和脾胃。風韻美,喚醒睡希夷。 蒙山頂上春光早,揚子江心水味高,陶家學士更風騷。應笑倒,銷金帳飲羊 羔。 龍團香滿三江水,石鼎詩成七步才,襄王無夢到陽臺。歸去來,隨處是蓬萊。 一甌佳味侵詩夢,七碗清香勝碧簡,竹爐湯沸火初紅。兩腋風,人在廣寒宮。 木瓜香帶千林杏,金橘寒生萬壑冰,一甌甘露更馳名。恰二更,夢斷酒初醒。 兔毫盞內新嘗罷,留得余香在齒牙,一瓶雪水最清佳。風韻煞,到底屬陶家。 龍須噴雪浮甌面,鳳髓和云泛盞弦,勸君休惜杖頭錢。學玉川,平地便升仙。 金樽滿勸羊羔酒,不似靈芽泛玉甌,聲名喧滿岳陽樓。夸妙手,博士便風流。 金芽嫩采枝頭露,雪乳香浮塞上酥,我家奇品世間無。君聽取,聲價徹皇都。
殘臘里,早梅芳。春信報新陽。曉來枝上斗寒光。輕點壽陽妝。 雪難欺,霜莫妒。別是一般風措。望林人意正夭饒。又看長新條。
春到蘭芽分外長,不隨紅葉自低昂。 梅花謝后知誰繼,付與幽花接續香。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 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花底一聲鶯,花上半鉤斜月。月落烏啼何處,點飛英如雪。 東風吹盡去年愁,解放丁香結。驚動小亭紅雨,舞雙雙金蝶。
春闈試罷且徘徊,十里荷花渾未開。 笑指西湖且歸去,閒時應待我重來。
史才司秘府,文哲今超古。亦有擅風騷,六聯文墨曹。 圣賢三代意,工藝千金字。化識從臣謠,人推仙閣吏。 如登昆閬時,口誦靈真詞。孫簡下威鳳,系霜瓊玉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