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令 春夜雨
春正好,雨絲絲。濕花枝。
朱戶掩,畫屏圍。耐輕寒,聽細響,夜何其。
三更后,夢遲遲。幾多思。
燈影澀,漏聲稀。恨殘紅,愁嫩綠,曉來時。
春正好,雨絲絲。濕花枝。
朱戶掩,畫屏圍。耐輕寒,聽細響,夜何其。
三更后,夢遲遲。幾多思。
燈影澀,漏聲稀。恨殘紅,愁嫩綠,曉來時。
春天正美好,細雨如絲,打濕了花枝。朱紅的大門緊閉,被畫屏環繞。我忍受著輕微的寒意,聆聽著細雨的聲響,不知夜已到何時。三更過后,遲遲難以入夢,心中思緒萬千。燈光黯淡,滴漏聲稀疏。我憐惜那殘敗的紅花,憂愁那嫩綠的枝葉,不知不覺天已破曉。
朱戶:朱紅色的門,多指富貴人家。
畫屏:繪有彩畫的屏風。
夜何其:語出《詩經·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意為夜到了什么時候。
澀:暗淡、不明亮。
漏聲:古代以漏壺計時,漏聲指漏壺滴水的聲音。
殘紅:凋殘的花。
嫩綠:指新生的綠葉。
具體創作背景不詳,但從詞中情感推測,可能創作于一個靜謐的春夜,詞人獨處時,觸景生情,有感而發,借春夜雨景抒發內心的孤寂與愁緒。
這首詞主旨是抒發孤寂愁思。其特點是以景寫情,用三字短句營造出獨特韻律。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經典大作,但展現了小令簡潔靈動的特色。
一片飛花到客襟,
當時便有惜春心。
即今歸路慵抬眼,
紅影彫疏綠影深。
米家墨翠濃如刷。綠蠟捶箋麥光滑。晚筠已臥綠沈槍,早菊未開金鎖甲。
葫蘆蒸爛甘如鴨。飯軟蔬香銀箸戛。詩脾多為井茶清,烹點休攙姜豉辣。
茜絲沈水茱萸冷,
輕綃淺約蝤蠐領。
人瘦晚風天,
亸鬟云兩肩。
眼波嬌欲溜,
揾濕飛鸞袖。
愁理玉靴笙,
一聲無限情。
賈生歷落非庸子,
坐守窮廬足文史。
山田磽確無百畝,
日課諸郎力耘耔。
瓶儲顛倒得幾何,
晨夕安能具甘旨。
抱關擊柝有不擇,
知效一官聊爾耳。
霜風栗冽歲云暮,
水宿山行二千里。
及親而仕古所樂,
敢以崎嶇憚行李。
明年花發聽君還,
綵戲階庭為親喜。
十載寒窗半讀耕,倖登科甲立功名。門前五柳吾曾學,只愿融融過此生。
年幾八十復何求,寡過無能暗自羞。親友邀吾行善事,前愆可補免生愁。
三臺周歷尋常事,
數疏低回動紫宸。
卻笑孫弘歸再出,
空馀曲學拜平津。
雁行場屋久聯翩,
賦客終為桂籍仙。
鸞誥已封慈母貴,
鯉庭仍見世科傳。
轉頭生死歸何地,
反掌榮枯欲問天。
賤子門闌方有托,
驚嗟梁木忽先顛。
少壯紆朱紫,朝朝夙在公。
春官隆體貌,霜節凜威風。
駟牡驅河朔,夔龍祝華嵩。
舊臣金鑒在,誰獻大明宮。
聲名洋溢舊,定遠始相逢。
聚首無多日,傾心見古風。
道義常相勖,疏狂賴發蒙。
便知新寵下,何處罄交衷。
西禪古寺枕龜峰,
東接浮丘暮靄重。
少小撒金仙巷住,
先人精舍傍芙蓉。
借屋三間俯近郊,溪流如練繞蘭皋。
聊同彭澤歸栽菊,肯向玄都問種桃。
別久心情渾漫浪,相看須發轉蕭騷。
只因舊學荒尤甚,政藉談馀為櫛薅。
辰溪水,想是銀漢分流,桃源舊沚。楚中勝槩奇觀,瀟湘云夢,參差難比。
峰巒美。可信舟移天上,人行圖里。稍經蕙浦蘭汀,忽惹閒鷗,一雙飛起。
曾訪蘇公赤壁,柳侯黃廟,而今荒矣。豈似萬丈丹梯,千重云壘。天翻地覆,紫翠無成毀。
試捲起、疏簾危坐,游絲飛絮,亦為春風喜。清明兩岸開桃李。戲作穿花士。笑伏波衰萎。向門生哀詠,自傷邊鄙。
依在心,殃在身,
汝身非與我同真。
臭爛腥臊無用處,
識神沈劫墮迷津。
千樹瓊瑤附一椽
瑯邪舊隱小游仙
于今開落無人問
九里山中生暮煙
盆菊移來自竹扉,滿堂涼露晚香微。
疏枝九日開將遍,短發西風詠不歸。
濁酒只輸陶靖節,清詩還憶謝玄暉。
品題此夕風花手,誰與南州問綠衣。
薄宦才堪雞肋比,
泥涂風雪不償勞。
折腰始悟青衫左,
到底山林一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