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亭春日二首 其一
借屋三間俯近郊,溪流如練繞蘭皋。
聊同彭澤歸栽菊,肯向玄都問種桃。
別久心情渾漫浪,相看須發轉蕭騷。
只因舊學荒尤甚,政藉談馀為櫛薅。
借屋三間俯近郊,溪流如練繞蘭皋。
聊同彭澤歸栽菊,肯向玄都問種桃。
別久心情渾漫浪,相看須發轉蕭騷。
只因舊學荒尤甚,政藉談馀為櫛薅。
租下三間房屋俯瞰著近郊,溪流如白練般環繞長有蘭草的水濱。暫且像陶淵明歸田后栽種菊花,哪肯效仿他人去玄都觀打聽種桃。分別太久心情變得散漫無依,彼此相看須發已稀疏斑白。只因為舊日學問荒廢得更嚴重,正需借助閑談之余梳理整理。
俯近郊:俯瞰近郊之地。
如練:像白色的絲綢,形容溪水清澈綿長。
蘭皋(gāo):長有蘭草的水邊高地。皋,水邊的高地。
彭澤:指東晉詩人陶淵明,曾任彭澤縣令,后歸隱。
歸栽菊:化用陶淵明“采菊東籬下”句意,代指歸隱后淡泊自守的生活。
玄都問種桃:用唐代劉禹錫《玄都觀桃花》典故,喻指追名逐利的世俗之舉。
漫浪:散漫、無拘無束,此處含消沉之意。
蕭騷:稀疏、衰敗,形容須發斑白稀疏。
舊學:舊日所學的學問。
政藉(zhèng jí):正需要。政,通“正”;藉,憑借。
櫛薅(zhì hāo):原指梳頭和除草,此處引申為整理、梳理學問。
此詩或創作于作者退隱期間。春日居于溪亭,俯瞰近郊,見溪流環繞,觸景生情。結合“歸栽菊”“不問桃”等句,推測作者彼時已遠離世俗紛擾,專注于閑適生活與學問修養,同時因歲月流逝、舊學荒廢而有所反思。
全詩以溪亭春日為背景,通過居住環境、用典抒懷、歲月感慨等層次,展現了作者歸隱避世的淡泊志趣,以及對學問荒廢的自省。詩中“菊”與“桃”的對比,凸顯其不趨流俗的品格;末句“藉談馀為櫛薅”更體現對學問的重視,于平淡中見深沉。
求友詠伐木,思兄言陟岡。
那知符檄累,不了道途忙。
照水形知瘵,臨風發欠長。
想渠能我憶,如我不渠忘。
青山日日開圖畫,住久山中亦厭看。
回首鄉園歸去好,惱情風雨別離難。
悠悠杯酒陶潛醉,戀戀綈袍范叔寒。
如此春光又啼鴂,興來何必盡君歡。
嘉樹植中庭,
號為女貞木。
歲寒色不凋,
霜雪從相酷。
弱不禁風素自憐,黃昏細雨斷疏煙。
樓頭指冷誰吹笛,塞上身單欲寄綿。
一任啼烏翻子夜,直須飛雪送窮年。
攀枝信墮英雄淚,殘照蕭條灞水邊。
把袂三年別,憐予鬢欲華。
尊前池似玉,簾捲雪成花。
詩句江南月,衣裝海上霞。
相逢羞拙宦,久巳慣無家。
太史談天術轉靈,
相看猶自眼青青。
步占若上清臺去,
莫說江湖有客星。
萌牙資暖律,
養育本仁心。
顧彼蒼生意,
安知帝力深。
碧漢層云斂,金風別館開。
騶虞賓射禮,士馬羽林材。
隊引花間入,鑣分柳外催。
桓桓心膂寄,堪許屬車陪。
將軍面白如書生,十五二十能將兵。殺盡青徐賊百萬,河北草木知姓名。
財帛婦女無所喜,縱橫雄辨富文理。下馬輒乘書畫船,昂藏走入揚州市。
揚州繁華天下無,豪門藏垢多貪污。灌夫生平慣使氣,麾斥大滑如庸奴。
庸奴恃勢公行賂,良懦含冤莫能訴。身余一劍報不平,坐持短長得遠戍。
遠戍乃至黑龍江,獲譴不為薏苡囊。鐵衣摧殘壯士死,英魂猶得守邊方。
邊方帥府鎮沙漠,羊羔飲罷無所作。馬革棄置不上聞,逾歲泉臺尚寂寞。
寂寞誰憐鼙鼓臣,有真御史為乞恩。吾鄉薦紳思舊伐,合詞吁請動至尊。
得旨建祠祀將軍,吁嗟乎!將軍有功于齊魯。神之靈兮在東土,東人祀君君不吐。
衛青去病何足數,李廣不侯已千古。
醉里且貪歡笑,要愁那得功夫。近來始覺古人書,信著全無是處。
昨夜松邊醉倒,問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動要來扶,以手推松曰去!
海內循良政,高名實吏師。
銅符嘗五換,玉節更三持。
慷慨平戎策,雍容圣德詩。
甘泉僅持橐,功不負明時。
烽火驚心度歲除,強支羸病赴官書。
酣眠安得中山酒,穩坐翻思下澤車。
傀儡登場行復爾,胡盧依樣問何如。
只慚十載潛郎署,報稱酬知事事虛。
黃冠一奇士,教我漱華池。
茅檐夕堅坐,見月柳間低。
水蟲時一出,細浪作鱗差。
流觀起百慮,內視失群疑。
香繞窗紗迷曉霧。鈞天樂罷霓裳舞。一霎遨游皆勝所。冰人語。回頭劉阮逢仙處。
正是長安三月暮。滿池青草催詩句。簾外飄零香袂舉。留不住。夢魂今夜誰邊去。
癢極肌難忍,爬深血有棱。老親令就枕,小婢問留燈。
屋漏頻推瓦,床搖屢束藤。同袍誰問疾,端愧玉臺僧。
呻吟不盡痛,夕枕傍慈幃。安得身長健,朝朝見綵衣。
無膚臀奄赤,乍腫臂疑肥。睡過西廊月,寒空淡不輝。
缺月生殘夜,微風引洞簫。心閒發少白,人老病難消。
出戶行看月,移舟釣落潮。酒錢不拄杖,著處解奴腰。
病枕愁更永,籠燈對夜長。千年無鮑叔,一懶有柴桑。
兒請栽瓜地,妻評作曲方。花時呼酒伴,酩酊出扶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