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陪張南川飲芹齋所用小杜登齊山韻
盆菊移來自竹扉,滿堂涼露晚香微。
疏枝九日開將遍,短發西風詠不歸。
濁酒只輸陶靖節,清詩還憶謝玄暉。
品題此夕風花手,誰與南州問綠衣。
盆菊移來自竹扉,滿堂涼露晚香微。
疏枝九日開將遍,短發西風詠不歸。
濁酒只輸陶靖節,清詩還憶謝玄暉。
品題此夕風花手,誰與南州問綠衣。
盆栽的菊花從竹門移來,滿室涼露中晚間的菊香微微飄散。稀疏的菊枝在重陽節即將開遍,短發被西風吹動,我吟詠著不愿歸去。這濁酒只輸給了陶淵明的雅趣,清妙的詩句又讓我想起謝玄暉的才情。今晚品評風花的能手啊,有誰能向南州詢問那綠衣人的蹤跡?
九日:指農歷九月初九重陽節。
陶靖節:即東晉詩人陶淵明,私謚“靖節”,以愛菊、嗜酒著稱。
謝玄暉:即南朝齊詩人謝朓,字玄暉,善寫山水詩,風格清新。
綠衣:此處或指自然景物,或代指詩中未明言的雅致意象,增添朦朧韻味。
此詩創作于重陽節,詩人與友人張南川在芹齋聚會飲酒,以杜牧《九日齊山登高》為韻腳即興而作。時值秋深菊盛,文人雅集,詩人觸景生情,借賞菊、飲酒、賦詩之事,抒發對自然與人文之趣的感悟。
全詩圍繞重陽雅集展開,以菊、露、風等秋景為引,串聯陶潛、謝朓的典故,既展現秋日賞景的閑適,又暗含對古人雅趣的追慕,語言凝練,意境清逸,是一首典型的文人唱和之作。
千家縣樹古黔中,四望云煙鎖翠峰。水引溫泉分地利,雨來云洞仰神功。朱門道學推張栻,宋室忠賢數魏公。郁郁遺阡今尚在,滿山松柏撼高風。
白鳧如野老,蓬戶映江開。靜聽潮消長,坐看云去來。魚蝦頻入網,風月自迎杯。對爾思嚴瀨,清波繞釣臺。
十年戎馬暗三韓,曾見豺狼釜嶠攢。齊魯長城今借重,妖氛應避惠文冠。
每愧無才位六卿,觀風今出鳳凰城。錦帆載月臨金澤,寶剎披云駐玉旌。樓閣巍峨同上竺,江山清古儗南衡。何當了卻公家事,來共高僧話月明。
粵山雨積沉花塢,詩社云侵泛蟻樽。草閣便尋楊子宅,竹筇偏到謝公墩。瞻依八座天將近,俯瞰三城日未昏。卻笑俗塵門外客,靜虛堂上友金昆。
毅魄排云叫帝閽,彌天心事托幽蘭。誰憐屈子哀民意,并與申韓一例看。自古驅民亦自驅,鑄成刑鼎意何如。誰人為謝商公子,民盡無言國已墟。獨溯回潮肯問津,寂寥門巷漸車塵。先生合是真儒者,不劇狂秦但美新。秦淮舞榭有遺風,楊白花飛水自紅。六逆不除淫破義,千秋獨憾柳河東。
弟兄連榜俱高薦,正遇龍飛急詔求。蘭省深嚴清禁近,丹梯曾上廣寒游。豈惟一舉兩黃鵠,便好同修五鳳樓。草綠江南舊行路,春風歸馬控雙虬。
獨攜千里夢,來覓好湖光。柳絮尚余白,菜花猶未黃。雨絲吟作串,鳧影疊成雙。一自青驄隱,山川剩牧羊。
不須回首漢皋亭,白發愁催卻易生。好夢先依鸞仗去,此身聊伴劍云行。隨辀芳草真無賴,送客黃鹠似有情。故國要知何處是,望湖樓下錦衣城。
曾聞黃河水,遠自天上來。萬流會東海,滔滔極蓬萊。又聞瞿塘峽,驚濤吼春雷。人愁滟滪險,奔流若山摧。有熊作舟楫,神靈濟顛頹。千里在俄頃,轉折真奇哉。巨艦苦難運,聊橫小水隈。丁夫且休息,南風殊未回。
先生素志已形詩,弟子何妨鼓瑟希。時若伊周方有任,命如孔孟可無歸。要終四海乘槎去,高謝西山食粟非。此道難言身未果,且當從世共依違。
醉把枯毫寫老枝,畫成擲筆作遐思。和靖死后無高士,還說梅花不要詩。
明珠閟深淵,沈綆或求之。高人在巖谷,豈以遠見遺。下勤州府薦,上感圣明知。濯足東溪流,彈冠南山陲。朝從煙霞別,夕與劍佩儀。小大思奮功,樹立當及時。蕓苕豈無華,芄蘭亦有支。宜爾令德士,允為善人師。
浩浩遷流默默成,人持何物與爭行。風云不測陰晴變,日月回還晝夜生。但看雪埋柯不改,豈徒雷動蟄能驚。千秋圣哲飄然去,誰識微言是客程。
乾坤悠悠書兩幅,墨光深照西湖淥。人間番覆似浮云,此紙完全如璧玉。少陵瘦硬真入評,右軍姿媚宜云俗。想當援筆對梅花,誰用官奴寒把燭。自然心畫得天妙,一字百金酬不足。乃知形貌列仙癯,石帶煙霞山少肉。巖巖氣節高百世,奚假文章身后錄。東坡去后古祠荒,月下不聞迎送曲。遺跡君家豈偶然,天遣清風激修竹。憑君開卷望孤山,三灌薔薇咀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