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其七 題李鏡月廬游日記次西樵韻
奇絕青蓮,幾輛芒鞋,直踏匡江。向香爐峰下,呼來慧遠,珠簾谷口,吸出康王。五老婆娑,九云飄渺,三疊流泉噴石岡。還識否?是廬山面目,仔細端相。
小奚亟解詩囊??磽u筆高吟字萬行。笑近騎白鹿,踢翻星渚,遠攜黃鶴,飛過潯陽。君已逍遙,仆猶惆悵,畫壁鳴琴寄興長。問何日,把驚人謝眺,搔首青蒼。
奇絕青蓮,幾輛芒鞋,直踏匡江。向香爐峰下,呼來慧遠,珠簾谷口,吸出康王。五老婆娑,九云飄渺,三疊流泉噴石岡。還識否?是廬山面目,仔細端相。
小奚亟解詩囊??磽u筆高吟字萬行。笑近騎白鹿,踢翻星渚,遠攜黃鶴,飛過潯陽。君已逍遙,仆猶惆悵,畫壁鳴琴寄興長。問何日,把驚人謝眺,搔首青蒼。
像青蓮居士李白一樣奇絕,穿著草鞋,直接踏上匡江。在香爐峰下,好似呼喚來慧遠高僧,在珠簾谷口,仿佛吸出康王。五老峰姿態優美,九云峰云霧縹緲,三疊泉的泉水噴射在石岡上。還能認得嗎?這是廬山的真面目,要仔細端詳。書童趕忙解開詩囊??茨銚]筆高吟寫下萬行詩句。好笑你近可騎著白鹿,踢翻星渚,遠能攜著黃鶴,飛過潯陽。你已逍遙自在,我卻還惆悵不已,在畫壁前彈琴寄托悠長的興致。問什么時候,能像驚人的謝朓一樣,對著青山搔首吟詩。
青蓮:指李白,號青蓮居士。
芒鞋:草鞋。
匡江:指廬山附近的長江,廬山又稱匡廬。
慧遠:東晉高僧,曾在廬山建東林寺。
康王:傳說中的仙人。
五老:指五老峰。
九云:九云峰。
三疊流泉:廬山三疊泉。
小奚:書童。
星渚:星子縣,在廬山附近。
潯陽:今江西九江。
謝朓:南朝齊詩人,以山水詩著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詞內容推測,友人李鏡月廬游歷廬山并寫下游記,作者讀其日記后有感而發。當時可能作者未與友人同行,心中有羨慕、惆悵之感,結合自身對詩歌創作的追求,寫下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借友人廬山游歷,抒發自身情感和對詩才的向往。特點是想象豐富、用典巧妙,豪放浪漫。在文學史上雖未產生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詞人的才情和獨特情感。
梁園四月斗炎蒸,眾飲松堂爽色凝。天上樂聲僧梵接,掌中杯影塔云層。高情不使忙官奪,野興常于勝地增。西海漸生歸路月,上方無藉散花燈。
若個探春興不豪,出郊日日醉醇醪??蓱z芳質辭朱戶,欲酹花神費綵毫。詩在袛堪歌渭曲,賦成那用怨湘皋。昆崙若遣三青使,定說瑤池有碧桃。
月暗投寒港,天明發曉途。鷺應尋宿侶,雁已誤更奴。霞映沿汀蓼,霜枯倚岸蘆。彭郎磯尚遠,隱隱一山孤。
我懷別后向誰論,雪曲成時苦憶君。何處有樓三百尺,抱琴長對子山云。
林陰偏種竹,露冷不栽花。十畝松間月,分將棲暮鴉。
宋之子罕,不貪為心。人獻人玉,吾守吾琛。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寶各不喪,昭哉德音。嗚呼天王,求車求金。
華陽上館誰曾到,知有高人避世深。當戶春云團紫蓋,洗空花雨散青林。丹臺篆跡龍蛇動,經閣松聲鸞鶴吟。念子離居消息遠,幾將書札寄遙岑。
少日才高戶大,暮年酒圣詩豪。且教兒童精選,誰能奴仆命騷。古調不同俗調,后儒多異先儒。美蔡中郎幼婦,呵鄭司農老奴。學射必百發中,觀棋爭三著高。畫工一洗萬馬,巨人一釣六鰲。讀過書皆遺忘,老來詩愈顛狂。不獻貴人夾袋,盡入奚奴錦囊。佛經六千馀卷,聃書八十一篇。今為二氏學者,我則兩端竭焉。精衛銜石填海,醯雞以甕為天。拊石鳳翔千仞,□□龍沕九淵。從我轍環衰世,有誰鼓瑟暮春。高弟勇浮海者,圣師與浴沂人。
小池霜冷藕花空,卻有寒枝浥露紅。莫恨芳容生獨晚,好隨黃菊傲西風。
一舟容與趁朝暉,四面江風曳客衣。黃鶴有樓人已去,紅羊歷劫景全非。傍山城郭余殘壘,拍岸波濤涌斷磯。感慨風流詩酒地,李崔陳跡認依稀。
小隱水南村,喧嘩不到門。無言及名利,適意在田園。春雨桑麻長,秋風果蔬繁。生涯有如此,何用覓桃源?
庾嶺梅花噴雪香,灞橋煙柳弄鵝黃。故鄉望斷無消息,獨倚東風雁數行。
柏井蒼崖到,懸懸引旆長。殘煙身未斷,亂石巧相當。松秀春鳥叫,山空野草芳。井陘今又近,先慮馬蹄傷。
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星星早不滅,炎炎熾其那。吳宮已成灰,阿房亦焦土。摘笆看火。
細牽飛蔓粗纏藤,點染青皮隨意風。大道說來句句小,文章都在兩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