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古十四首 其八
宋之子罕,不貪為心。人獻人玉,吾守吾琛。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寶各不喪,昭哉德音。嗚呼天王,求車求金。
宋之子罕,不貪為心。人獻人玉,吾守吾琛。利之靡溺,物孰能侵。寶各不喪,昭哉德音。嗚呼天王,求車求金。
奏篇久矣徹凝旒,誰信棲棲負笈游。
新義書之于簡策,微辭知我者春秋。
即今未勸邇英講,他日應煩掌故求。
歷數先儒多晚達,前孫明復后康侯。
趙氏源流自副樞,至公清節亢門閭。
緒言猶接淳熙際,親擢何慚慶歷初。
班馬定為廉吏傳,韓歐無責諫臣書。
可憐袞斧忠邪學,僅向甘泉扈屬車。
場圃先修筑,囷倉次補完。
坐居鄰叟下,身雜役夫間。
荷??侵星出,肩禾束蘊還。
小窗殘卷在,未敢便偷閑。
吾年開八秩,形槁更心灰。
禪縛病居士,詩殃凍秀才。
無功上麟閣,有案在烏臺。
攻苦三千首,誰曾著價來。
偶弄閑花久,春濃晚露晞。
是誰設香供,終日滿人衣。
戲把繁枝玩,常愁一片飛。
疑薰沉水過,似惹御罏歸。
若愛流芳遠,深憐逐臭非。
平生好奇服,未忍改菲菲。
顛米含毫野處名,略安欄檻不施扃。
原田足雨陂塘白,天海無云島嶼青。
鄰叟扶犂耕斥鹵,行人休樹濯清泠。
何時去作軒中客,并欲傳公道德經。
大胡自來未易當,謂鞭可投沙可囊。
廟謨先事自為備,天塹雖險難撤防。
健兒白叟鄉之望,愿聞一語以自壯。
老儒無以激發君,歷歷為君說名將。
武襄貴不除黥文,韓岳亦隸河北軍。
當時?縷何足云,異日掛劍圖元勛。
墮落紅巾手,崎嶇白刃間。
死難令北面,囚尚著南冠。
漢使無金贖,相如與璧還。
都將雙鬢雪,換得兩輪丹。
粵從紫氣度函關,更十年中幾賜環。
一葉身輕歸去勇,六丁力盡挽來難。
高情常寄紛華外,晚節全觀出處間。
別后有書無寄處,聊憑小阮問平安。
頗聞譜與壽溪通,桑梓吾寧不敬恭。
東漢聘君真處士,晚唐先輩亦文宗。
方當夭矯驚春蟄,未可呻吟學凍蛩。
老矣麾幢俱屏去,空弮難與子爭鋒。
安石心夷曠,難將淺見窺。
能拚百弓墅,只賭一枰棋。
苻虜投鞭急,羊生對弈遲。
土山今乞汝,泉石更由誰。
侍女收殘局,群兒走捷旗。
拊箏并折屐,無喜亦無悲。
清早披衣起,春深好事家。
非干眠警枕,自是惜名花。
培溉疎泉脈,攀翻帶露葩。
看常先曉蝶,來未散晨鴉。
風惡為臺避,晴烘著幙遮。
古人云晝短,莫待夕陽斜。
牛屋漁磯在履封,晚將身世托春風。
荒原拾穗誰憐我,小隊尋花屢屈公。
耄有須眉如蓋老,衰無歌誦美文翁。
明時各遂飛潛性,去矣鞭鸞碧落中。
二昆南北各驅馳,季復隨群試有司。
蕃衍皆因先世積,荒嬉端為乃翁慈。
爭名古有笞兒語,任運吾無責子詩。
萬一原夫能末綴,采蒲裹粽待歸期。
邊郵京遞近如何,警報全稀吉語多。
上說君王自神武,下云宰相已安和。
子方盛壯宜乘塞,吾迫龍鐘懶出窩。
若謁翹材問村叟,為言顏發轉蒼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