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言 其一
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星星早不滅,炎炎熾其那。吳宮已成灰,阿房亦焦土。摘笆看火。
摘笆看火,摘笆看火。星星早不滅,炎炎熾其那。吳宮已成灰,阿房亦焦土。摘笆看火。
瞇眼風沙拂面霜,群山回合郁蒼蒼。
無邊衰草連天白,一片寒云蕩日黃。
名將至今思李牧,長城終古怨秦皇。
莫愁更渡桑干水,便到桑干亦故鄉。
揭地東風作曉晴,峭寒別是一般清。
五更綵燕歸鈴閣,一夜金蓮撒斗城。
歲稔歌謠欣越俗,酒闌魂夢繞神京。
幾多攜手天街月,行聽簾幃笑語聲。
破除湯餅睡,倚賴建溪春。往日惟求舊,今朝遽食新。不辭濃似粥,少待細于塵。寶胯無多子,留須我輩人。
茅宇已初夏,茶甌方早春。真成湯沃雪,無復渴生塵。有客嘲三韭,其誰送八珍。不如藏去好,孤負一年新。
送君北上黃金臺,
淮水征航曉日開。
今夜飄零何處泊,
竹西亭畔笛聲哀。
我坐詩窮子術窮,
只堪雨笠與煙篷。
牢收相法無人問,
路上相逢盡相公。
穿花蝴蝶滿庭飛。雙槐綠正齊。
如簧鶯舌再三啼。驚聞出絳幃。
梅子熟,豆花肥。春光去幾時。
暖風吹老郁金衣。喈喈何處棲。
得來好硯同好友,日日摩挲常在手。伴吟墨使陳靜軒,資寫「黃庭」向晴牖。
閩中同嗜本有人,十硯老人莘田叟。直如硯癖子瞻翁,不讓風流錢可久。
湖曲百篇擅竹枝,草箋一部描花柳。楊、李當時并盛名,津津膾炙千人口。
許都高士媲雙丁,鄴架連篇方二酉。行遍江南又嶺南,喜近素馨田百畝。
平生作吏拙催科,能扇仁風遍原藪。放衙花底紙揮毫,判牘筵間杯在口。
相關性命硯兼花,自寫胸懷詩與酒。因此罷官歸去來,清時何害風流咎。
囊中祗剩二千金,半購端溪紫云母。歸裝十硯剩馀貲,還取珠江兩姝秀。
桃葉、桃根泛棹歸,燕子樓中甘白首。陳跡回頭百十年,浮云變幻成衣狗。
舊物星分到海東,連城荊璞為吾有。「香草箋」中此硯詩,玉堂佳句鐫其后。
漫說牛毛白蕉镵,勿誇鵒眼青華剖。賺稱銅雀贗未央,泥瓦尤嫌難滌垢。
茲珍潤發細如脂,元玉之聲清越扣。我有清夜篪鐘琴,棐幾明窗堪配偶。
吾儕立腳重彝倫,大德不逾何足丑。自來物固因人傳,花木亦當敬歐九。
君不見信國當年玉帶生,珍同圭璧輝琮玖。造就金剛不壞身,二謝之名隨不朽。
我硯人間亦既稀,無德以資良愧忸。于今猛省修虔,善行嘉言書座右。
化為丹篆吐紅光,萬丈沖霄懾星斗。
萬事無如一醉鄉,
溪邊流水石蒲香。
芙蓉此夕花應發,
莫向橋西吊楚裳。
林斷城隍出,
江分島嶼回。
春風駘蕩來,朝氣在巾屨。川上逝不留,吾生渺焉住。
平生五岳愿,跛者不忘步。屏跡土室中,萬象入傴僂。
身是古莽民,甘寢世無曙。群公排闥入,有酒忽成醧。
有俎雞騖兼,有籩肴核旅。衣冠今四皓,朋輩昔三署。
或拍洪崖肩,恣浮魏王瓠。青冥馳野馬,迅轡不容馭。
竹素儻相招,焉能閟情語。錄公喟遐想,題目此欣遇。
《字說》一掀髯。析言勞介甫。
銜石成癡絕,滄波萬里愁。孤飛終不倦,羞逐海鷗浮。
姹紫嫣紅色,從知渲染難。他時好花發,認取血痕斑。
慷慨歌燕市,從容作楚囚。引刀成一快,不負少年頭。
留得心魂在,殘軀付劫灰。青燐光不滅,夜夜照燕臺。
大道徑其上,大川貫其中。洞門高十丈,跨水如長虹。
絕壁柏倒垂,托根自鴻濛。豈有雨露到,萬古常青蔥。
人經亂流間,小語鏗洪鐘。似掌一片石,寬可百余弓。
名曰仙人田,阡陌橫且縱。仙人猶力耕,我輩胡獨慵。
田盡得井穴,燭之光熊熊。深窈不可測,或是蛟龍宮。
涉險生歸心,西入出從東。夕陽照湍瀨,炯若金在镕。
鐘乳類飛禽,影動群翻風。此景別來久,追寫不能工。
何當飲云光,一洗塵埃胸。
小雨滌殘暑,新涼水上生。
帆飛嵐翠動,燕掠水風輕。
津市分斜照,人家共晚晴。
淹留戀清景,雙眼一時明。
雙樹開精舍,門依曲水傍。
溪清石骨瘦,山靜鳥聲長。
佛日迎金鏡,迷津渡石梁。
風塵不到處,此地足羲皇。
簾卷霞光日暮時,白羊何處響車兒。自知離合皆天定,不用吳鹽灑竹枝。
織罷公裳繡錦袍,妾身隨分效微勞。中情何用君王識,俯仰無慚是所操。
門徑春風翳草芽,懶將心事弄鉛華。驚回午夢閑啼鳥,斜倚宮墻看落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