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興
片玉一塵輕,粒粟山丘重。
唐虞貴民食,只是勤播種。
前圣后圣同,今人古人共。
一歲如苦饑,金玉何所用。
片玉一塵輕,粒粟山丘重。
唐虞貴民食,只是勤播種。
前圣后圣同,今人古人共。
一歲如苦饑,金玉何所用。
一片玉石很輕沒多少價值,一粒粟米卻像山丘般重要。唐堯虞舜重視百姓的糧食,只是不斷辛勤地播種。前代圣人與后代圣人想法相同,今人與古人觀念也一樣。如果一年都遭受饑荒,金銀美玉又有什么用呢?
片玉:一片玉石,代表貴重物品。
粒粟:一粒粟米,代表糧食。
唐虞:唐堯與虞舜的并稱,遠古部落聯盟的首領,被視為圣君。
貴:重視。
此詩創作背景或與當時社會重奢華、輕農耕的風氣有關。詩人目睹百姓可能因糧食匱乏而受苦,有感而發,強調糧食對百姓生活的重要性。
這首詩主旨是強調糧食的重要性,批判重金玉的風氣。其特點是對比鮮明、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反映了關注民生的思想。
規橅器業足資身,合是蘭宮第一人。
風月難兄居半刺,文章經國肯全貧。
身丁近免家家喜,首述長謠句句新。
預卜他時康濟事,定應不負白綸巾。
太華山頭有古柏,宿柯成銅根化石。
自從出地受雪霜,直到于今幾千尺。
向來移種向中州,挽之不動艱萬牛。
根連玄圃滲七澤,鳳凰將雛鳴上頭。
春草寒花幾衰歇,枯蔓朽株風屢拔。
巋然此柏安如山,匝地清陰覆椒樾。
不辭孤立成大廈,匠石躊躕少須暇。
胸中無渭涇,筆下安詮科。
糊名彊別白,朱丹困研磨。
傳詩得建安,妙畫追永和。
快讀洗我懷,珠璣拾何多。
經梅多過溽,轉蕙擬吹薰。
山腳昏酣日,簷牙曉墮云。
病忺添御裌,筆懶習書裙。
那得驚人句,聊將絕世紛。
一秋天氣屬吟家,九日風光愛物華。
對婦舉杯勝俗客,逢辰得酒值黃花。
大難富有成糜季,小異誰知落帽嘉。
獨坐媚川空悵望,半蟾分掛夕陽斜。
一時天府姓名登,三載文翁禮俗型。
已著袞衣親勸駕,更施燕席共談經。
杏園路逐三春暖,星漢槎通八月靈。
圣策若詢黃發老,為言輕重系朝廷。
去歲一冬暖,開春逾月晴。
伸眉來雨意,變色起雷聲。
搖動園林喜,歡呼鳥雀鳴。
閑中多感激,詩句亦生成。
寄種儕孫稻,株株欲競齊。
年豐催釀螘,夜半想聞雞。
野老同杯酌,忘形絕町畦。
雖無花泛水,終恐世人迷。
二天依德幸吾州,四牡徐驅得小留。
勝日非煙浮綺席,異時盛事繼文游。
春還蓓蕾生譚笑,香泛叵羅賸獻酬。
來歲鳳池雙立玉,應從丹地話秦郵。
沈燎兮桂醑,笳簫鳴鳴兮逢逢其鼓。
緩吳歈兮蹌越舞,送龍兮歸處。
龍之歸兮悅娭,翻倒霄霏兮膠轕霧雨。
歷館娃兮不留,過胥口兮小顧。
水天模糊兮迷仰俯,仙真迎兮排空。
蛟鼉駢羅兮而在下,祥飚肅兮綠輿。
非煙羃兮紫府,翹儂望兮何所。
目屯云兮南騖,心靡迤兮延佇。
閑中直指醉為鄉,寒食扁舟竟渺茫。
可惜海棠隨雨過,猶憐粉蝶伴醒狂。
游人靜后西山好,春事深來老圃忙。
未必煩公頻折簡,花時還是負姚黃。
湖上名園屬內家,湖邊有客誤乘槎。
風餐歷歷秦宮樹,雨立亭亭漢節花。
樂事坐來添晷刻,題名帖后帶煙霞。
春衫濕卻它年話,合有新詩記物華。
遙想潘夫子,元正免立墀。
已傾新歲酒,未和隔年詩。
老色長欺鬢,春風不肯絲。
人言金可作,寧惜草堂資。
住久江西近物情,聞名雖舊蓋初傾。
未聽健論折髯喜,況有新詩出袖清。
為簿免從高士例,飲泉要改昔人名。
為言牧伯乘驄舊,愧爾傳家折檻聲。
林泉當絲竹,丞相巧安貧。
珍重承夫意,清修報主身。
指千隨嗜好,體一寫姻親。
更有銜恩者,妻孥寄食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