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解頤叟九日登樓唐律二首 其二
規橅器業足資身,合是蘭宮第一人。
風月難兄居半刺,文章經國肯全貧。
身丁近免家家喜,首述長謠句句新。
預卜他時康濟事,定應不負白綸巾。
規橅器業足資身,合是蘭宮第一人。
風月難兄居半刺,文章經國肯全貧。
身丁近免家家喜,首述長謠句句新。
預卜他時康濟事,定應不負白綸巾。
你的才具和事業足以安身立命,本應是朝廷中首屈一指的人物。在吟風弄月方面兄長你擔任著州郡佐官,以文章治理國家怎會一直貧寒。如今百姓身丁稅近于免除家家歡喜,你開篇長詩句句新穎。預先料想你日后救濟蒼生之事,必定不會辜負這白綸巾所代表的志向。
規橅(mó):規模、才具。
資身:安身立命。
蘭宮:指朝廷。
半刺:州郡長官的佐官。
文章經國:用文章治理國家。
身丁:身丁稅,封建時代政府向成年男子征收的一種賦稅。
長謠:長篇詩歌。
康濟:救濟、匡時濟世。
白綸巾:古代一種頭巾,這里有高雅、有志向的象征意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身丁近免家家喜”推測,當時可能處于一個相對安定、政策對百姓較為有利的時期,詩人或許與解頤叟關系較好,在重陽節登樓時,以詩相和,表達對友人的看法和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友人的才具和品德,期許其能有一番作為。特點是語言典雅,情感積極。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文人之間以詩唱和、表達志向的社交文化。
詩思鄉心共落霞,連村紅樹勝春花。少年髣髴曾游處,獨立蒼茫兩鬢華。
夢回池館寂無嘩,鼓吹喧聞兩部蛙。桑柘夕陽爭報社,海棠春雨亂催花。幾時蟻戰初酣陣,何處蜂飛欲散衙。豈是正平靈爽在,屈身猶自作三撾。
兄弟情親五十春,故裘真有淚痕新。九泉雖遠猶堪慰,賴有帷前托夢人。
瓦枕半欹詩夢醒,起來人靜江空。叢蘆蕭瑟戰金風。釣舟不系,吹落碧灘中。坐穩總忘身外事,蒼山獨對疏慵。夜深清露滴芙蓉。滿篷涼月,人在水晶宮。
舊刻巖前文字在,登臨盡日動悲辛。子孫千載知多少,只我今來嗣后塵。
春寒天氣似江南,閒倚高樓酒半酣。盡借前山作屏障,更煩佳雪洗煙嵐。
黃葛結蒙籠。生在洛溪邊。花落逐水去。何當順流還。還亦不復鮮。
攘胡事則已,為國人難俟。曾城對夕烽,故山邈海汜。去茲越廿載,攬古與吾子。張皇首學術,慷慨及忠義。爛爛厓山云,落落慈元記。世往足嗟傷,文垂亦綱紀。追尋亂微日,補拾缺亡理。豈惟心賀詩,所慕在紫水。金門桃始華,春林燕方壘。少逢忽雨晦,將離復鳴雉。會與時兼左,昔視今相詭。負販爾巳勞,得舍情何自。殷勤語陳侯,先民重鄉里。
紅瘦成碧,鰣魚堆網白。悵殺年光,回首春前,旗亭餞客。公路浦君為遠別,呂蒙城、我無相識。記曹家,園上看花,疏狂那夕。高齒屐,黃金戟。行不得,愁何益。嘆命不如人,雄姿俊侶,此日一齊拋擲。試詠洛生誰解作,擬邀曲部何從索。悶坐憶周郎,聽江聲千尺。
何物稱最潔,予憐江上月。散之有馀輝,攬之不盈結。能照一切物,不染一切物。
共思赤腳踏層冰,聊適江皋興自清。昨夜雨云驅濁暑,曉來煙水快新晴。山疑九疊張云勢,灘激千巖落布聲。巾履從來在丘壑,愿陪閑日此間行。卻暑追隨水上亭,東郊乘曉戴殘星。馀歌咽筦來幽浦,薄霧疏煙入畫舲。興發江湖馳象魏,情鐘原隰詠飛令。故溪何日垂綸去,天末遙岑寸寸青。
綠鴨東陂已可憐,更因云竇注西田。鑿開魚鳥忘情地,展盡江河極目天。向夕舊灘都浸月,過寒新樹便留煙。使君直欲稱漁叟,愿賜閒州不計年。
客舍秋風動客哀,殘花秋日伴殘杯。虛名久愧為身累,白眼那能免物猜。落魄京華空老大,旅魂江漢好歸來。山川矯首浮云迥,倚杖遙登何處臺。
蕭瑟殘年自掩扉,可堪節候與心違。因逢梅樹園邊客,始覺陽春坐上歸。貧病故人還共狎,交疏時俗任相非。藜羹且醉寒宵酒,莫待他時剡雪飛。
梵經滿紙多禎怪,梵音棘口譬癬疥。攤書十目始一行,古賢糟魄神良快。積雨連朝捲云起,書聲時雜風聲里。思到多歧屢亡羊,樹在道旁知苦李。須眉照水月共明,擾人最是秋蟲聲。將迎難證心如鏡,輸與暉日識陰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