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竹枝詞九首 其三
露濕云羅碧,
月澄江練白。
但聞竹枝歌,
不見騎鯨客。
露濕云羅碧,
月澄江練白。
但聞竹枝歌,
不見騎鯨客。
露水打濕了如碧色絲綢般的云朵,月光下的江水像白色的綢緞一樣澄澈。只聽見有人唱著竹枝歌,卻不見那如仙人般的騎鯨客。
云羅:像羅紗一樣的云。
江練:形容江水像潔白的綢緞。
騎鯨客:指仙人或超凡脫俗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竹枝詞原是巴渝一帶的民間歌謠,文人仿作竹枝詞多描繪當地風土人情。此詩創作時,詩人或許身處江邊,在清幽的環境中,由景生情而作。
這首詩主旨是借景抒情,表達對超凡之人的憧憬。其突出特點是意境優美,語言清新。在竹枝詞創作中增添了一份空靈與悠遠的韻味。
思鄉不可得,悵望倚高樓。
一道黃河水,羞隨白發流。
云霾失故渡,波惡斷行舟。
隔岸聞漁唱,蕭蕭起暮愁。
閶闔朦朧積霜霰,
玉宇瓊樓看不見。
人間冷淡作中秋,
酒徒敗興詩客倦。
金風只解吹雨來,
不肯掃開云一片。
嫦娥飛上第幾天?
良宵卻閉廣寒殿。
仙桂森森千丈高,
豈是妖蟆可吞咽?
九重高絕事難知,
霧里瞻天眼空眩。
霓裳曲調長寂然,
蟾蒐何曾暫時見。
安得仙客與梯空,
直到月宮游一遍。
讀書雖所樂,
置之固亦佳。
燒香袖手坐,
自足紓幽懷。
我生本從人,
豈愿終不諧。
其如定命何,
生死一茆齋。
九折寧為險,
驅車萬疊深。
虎泉拋石眼,
鳥路入云心。
日冷林長夕,
風驕壑易陰。
商山名利道,
奔擲到如今。
云凈天空。
苔階露坐,夜色溶溶。
一扇微涼,一輪明月,一樹疏桐。
安排肥瘦纖秾。
費老手、傳神特工。
紙上豐姿,畫中態度,誰個真容。
巍巍元蓋天,巖穴閟仙宅。別戶穿虛明,層輝蕩空碧。神鼓振玉音,丹崖落瓊液。深通潛龍井,外障隔凡石。緬懷元同翁,于焉此棲息。華陽與林屋,隧道從所適。我來茲山中,偶值肥遁跡。靈草未易逢,翩翩飛鼠白。
宋室遺民畫稿傳,
紫莖綠葉帶秋煙。
瀟湘香草錢塘恨,
無限悲愁到筆顛。
七佛前引,
維摩后隨。
但知逐隊隨邪,
腳跟何曾點地。
青原山色皖江湄,
不道來尋是別時。
世出世間雙淚盡,
吾師吾友一心悲。
難趨覺路呼元伯,
謬以音聲見子期。
從此無生的須學,
凈名仍要藥王醫。
九陌狂塵拂彩旗,受圖應及奉郊時。宮鄰金虎車非數,荊棘銅駝更有思。曠世黃農今日見,升壇舜禹后人知。憑誰為報靈脩道,可惜斜陽迫崦嵫。
閏位艱難歷四年,豈知舟壑一時遷。漫言騎虎難為勢,真悔投龜枉詬天。建國黃孫新歷敢,神州赤縣舊山川。生逢堯舜吾何恨,愧乏陳崇頌德篇。
滄海匆匆又起塵,九金神鼎付何人。魚書往日空張楚,鶉首今茲已賜秦。夢里華胥非故國,眼前黔首是新民。申徒徐衍從君笑,障塞狂瀾賴此身。
鷸蚌爭持漢與清,徒將水火困生靈。孤身轉徙慚移橘,同好凋殘感散蓱。盡借南音思故土,漫將客淚灑新亭。何當洗盡昂藏氣,一飲狂泉不用醒。
自衛區區亦甚勤,
刳腸剔柱奈何人。
若知射影能相懼,
應學含沙得保身。
曾奉清言吐屑霏
巖廊又復仰幾微
正須國論籌前箸
毋使人間見亦稀
道人留淡話,竹院寂無聲。
沽酒童來緩,題窗詩已成。
海珍紉紫菜,仙品漬黃精。
移席臨檐月,焦桐膝上橫。
傍湖千樹玉參差,湖面輕風落釣絲。
晚色晴陰正商略,斷云來去半猶癡。
旋融殘雪點團茶,碧凈紅鮮朵上花。
客散亭閑半湖水,月梳斜掠晚晴霞。
十世孔宣圣,七世王文中。根深實乃茂,源盛流斯豐。此道自余祖,默成隨污隆。余父承家學,發蘊開無窮。
過庭日詩禮,大儒誨余宗。敢不自惕厲,門階尚無從。影響雖有見,作輟原非工。
行行向不惑,我友來嶺東。十年重聚首,所說非昔同。兩月甚開益,因之麻姑峰。托病謝人事,專參近師翁。目擊道已存,五日心融融。絲毫無所縛,四體如乘風。生機浡然出,左右原自逢。
始信學貴傳,匪傳錯施功。立德茍不孤,響應如洪鐘。用行舍則藏,何事輕王公。友于倘同志,吾土回淳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