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往陸川江上逢吳明府夜酌
何期仙令下蓬萊,忽接藤江彩鹢催。
望氣已知云外度,探奇猶自雪中來。
方舟客似山陰興,對酒人如御李回。
頓覺椰榆驚染翰,纖纖孤月共徘徊。
何期仙令下蓬萊,忽接藤江彩鹢催。
望氣已知云外度,探奇猶自雪中來。
方舟客似山陰興,對酒人如御李回。
頓覺椰榆驚染翰,纖纖孤月共徘徊。
沒想到仙令從蓬萊般的地方降臨,忽然接到藤江彩船的催促。遠望已知道您從云外而來,探尋奇景還像是踏雪而來。同船的客人有山陰訪戴的興致,對酒暢飲的人如同親近賢才歸來。頓時覺得自己揮筆寫詩很驚喜,和那纖細的孤月一起徘徊。
仙令:對縣令的美稱。蓬萊:傳說中的仙山,這里指吳明府所在之地。
彩鹢:繪有鹢鳥的船,古代船頭上畫鹢,以消除水神之患。
望氣:古代方士的一種占候術,這里指遠望。
山陰興:指王子猷雪夜訪戴逵的典故,體現一種隨性的興致。
御李:東漢李膺有高名,荀爽曾為其御車,引以為榮,后以“御李”比喻親近賢者。
椰榆:這里可能通“揶揄”,有調侃、驚喜之意。染翰:指書寫、作詩。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題看,詩人在前往陸川的江上遇到吳明府,二人夜酌。當時可能社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與友人相聚。詩人見到吳明府,心情愉悅,遂寫下此詩記錄這次相遇。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與吳明府江上夜酌的經歷,突出了與友人相聚的歡樂。其特點是用典自然,意境清幽,語言典雅。在文學上展現了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高雅的文學素養。
秦鬼驅卯沙,聚結無蒼翠。
誰云海上移,能與潮浮至。
洞噓蛟鼉腥,廟畫風雷異。
云母今有無,庶為仙藥餌。
天不文,地不理。
忽去忽來,如月印水。
歲月已往兮波旬得時,槨示雙趺兮飲光增喜。
悲兮喜兮,春風桃李。
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適意多云水,尋幽訪所知。
曾于竺峰下,會見寶溪時。
巧理數莖發,清分兩點眉。
忽忘心手處,何謂不如斯。
天籟發中靜,峰高遠出云。
有來非眼聽,無處足心聞。
蒲冷禪衣弊,窗虛月影分。
大功終不宰,縱爾自云云。
有意退欄,無心耕牧。
九重降??,如萬國春回。
一道恩光,似千日并照。
法門騰煥,巖壑生秋。
旌幢天外見,縹緲谷中來。
望重草先偃,山靈云自開。
禪衣坐幽石,椶柄拂清埃。
勛業凌煙上,難教隠釣臺。
有意待不來,無心忽會面。
頂發垂絲,眼光如電。
說盡湖海風波,論量柴米貴賤。
更有一處少人知,也是重安眼上眉。
三觀互融顯其機,十門不二蕩其跡。
如月印水兮光入其微,如春在花兮香襲其裓。
是謂教庠之英,北峰之嫡。
描邈將來不如伊,從教大地無人識。
不住復新新,來從幻里真。
舊髯皆變白,老眼尚精神。
世事終難鑒,菱花亦有塵。
東風原上草,不覺又生春。
水繞山圍獅子窟,赫赫金毛從此出。
野犴既死狐兔悲,天下叢林閙聒聒。
我來不敢重步行,森嚴匝匝清風生。
三拜無言出門去,煙笛一聲牛背橫。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不昧因果,得脫野狐。
頂上無骨,頷下有須。
天低野曠樹蒙蒙,盡入金鵝望眼中。
青嶂月生雙雁去,碧溪云繞亂帆通。
平篙落照沈煙墅,結陣寒鴉噪暝叢。
歲月飛騰吾懶矣,昏鐘迢遞起秋宮。
寄傲知何所,行藏匪一軒。
究心無別旨,鳴道有來源。
未話先通理,聲詩不在言。
相期湖上寺,執手聽啼猿。
霜墮群林空,一嘯千巖靜。
耿耿殊有情,勞生發深省。
抱子攀危條,清興在高遠。
一點鐘愛心,業風吹不斷。
古道兼禪到,躬行得幾年。
乾坤資定力,心月鑒前緣。
一靜人難學,三生話未圓。
老來重有約,不在北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