頌古一百首 其三一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不昧因果,得脫野狐。
頂上無骨,頷下有須。
不落因果,突出野狐。
人心似鐵,官法如爐。
不昧因果,得脫野狐。
頂上無骨,頷下有須。
不落入因果的俗套,就像突出的野狐一樣。人心好似鐵石般堅硬難化,而官法如同熔爐能將其熔化。不被因果所蒙蔽,就能擺脫野狐的困境。頭頂沒有骨頭般的強硬固執,下巴卻長著胡須有一定的見識。
不落因果:不陷入因果報應的常規認知。
突出野狐:這里野狐可能象征一種超脫常規但又有些異類的形象,突出表示與眾不同。
官法如爐:指法律像熔爐一樣有強大的約束和規范作用。
不昧因果:不被因果關系所迷惑。
頂上無骨:比喻沒有頑固不化的思想。
頷下有須:通常有胡須代表有一定閱歷見識。
這首詩出自《頌古一百首》,這類頌古詩多為禪宗僧人對禪宗公案、古德言行等進行頌唱、闡釋,以表達禪理。創作時間和具體背景較難確切考證,但大致是在禪宗思想盛行的時期,作者可能是為了向大眾傳播禪學中關于因果、心性等方面的理念而創作。
這首詩主旨是傳達禪學中對因果的看法和為人處世的道理。其特點是用形象的比喻和直白的語言闡述哲理。在禪宗文學中有一定代表性,幫助人們以更通俗的方式理解禪理。
學道了無得處,
空云孟子魯論。
為文老益退步,
懷哉賦鵩招魂。
泥涼閑倚竹,奈冉冉、碧云何。愛水檻空明,風疏畫扇,雪透香羅。惺松未成楚夢,看玲瓏、清影罩平坡。便有一庭秋意,碎蛩聲亂寒莎。
銀河。不起纖波。天似水,月明多。算江南再有,賀方回在,空費吟哦。年年自圓自缺,恨紫簫、聲斷玉人歌。謾對雙鴛素被,翠屏十二嵯峨。
翠擁山亭漠漠煙,曉聯飛蓋共翩然。
可堪烽火年年是,酒戶河橋減昔年。
揚帆又向鄂城還,秋去春來轉眴間。
折柳繫舟鸚鵡埭,落花送客鳳凰山。
彈琴洞口云千疊,吹笛樓頭月一彎。
太息征途猶故我,何時同與返鄉關。
病起復驚春,攜筇看野新。
水邊逢釣者,壟上見耕人。
訪彼形容苦,酬予家業貧。
自慚功濟力,未得遂生民。
見義才高奮勇為,
捐輸慷慨樂恩推。
公私交賴任勞怨,
崇祀鄉賢報德宜。
虎踞龍蟠拱上京,當年雄長此間爭。
狼烽已靖孤城在,烏拉猶存四部名。
斷壘十重搖樹色,大江三面走秋聲。
老來別有興亡感,不向西風訴不平。
于闐太璞濡深青,龍膏麟髓凝蒼精。白虹界天月死魄,古斑黝澤同晶瑩。乾坤靈寶尚輿致,九牛汗喘來燕京。
玉人磨礱靡歲月,仰盂呀口如天成。刳剔動肉不動骨,元氣灝瀚棲百靈。神龍攫電野馬走,鱗甲張滿飛石鯪。
海波浴日日轉匿,伏陰糅作云霞蒸。淩兢魑魅辟不若,規模禹鼎援圖經。輪廣丈五深二尺,注酒不啻如淄澠。
瓊華島中廣寒殿,高寒六月留清冰。神物納入諸品卻,五山珍榻差抗衡。
此時元氏主中夏,薛禪雅量吞滄溟。東南片水實視此,沼吳會見游魚烹。
時移世換玉云改,涂泥汨沒歸沈冥。風飆回首歲五百,覆以屋瓦誰經營。
迦陵仙音若相吊,佛燈鬼火同熒熒。我聞玩物有深戒,玉杯漆器非儀型。
天球不渝石鼓臥,辟雍東序長崇谹。
自隔清明雨,寒欺敝纊輕。且堪愁濕痹,那暇怨沉冥。云結虹光隱,陰妨樹色榮。不知羊仲塢,誰見草萊情。
乾鵲猶藏柳,鳴鳩亦未家。市荒魚特貴,潦進蜆偏賒。凍歙青苗跋,泥深紫莧芽。最嫌撩夜枕,漫招斗輕蛙。
浹旬檐溜聒,病骨復何如。掃地仍焚術,垂帷且掩書。暫甘蒲筍美,長恐荔花疏。日報催科客,慚稱大隱居。
投簪誰謂早,謀拙悔歸遲。狂極吾忘我,慵來詩戒詩。酣憐浮蟻凈,老重蠹魚癡。烏飯明朝具,溪翁素可期。
露白草多黃,倚檻排孤悶。
咫尺修門繞紫煙,日遠長安近。
永日一蟬吟,深院稀來問。
獨有美人掩畫屏,盼斷江魚信。
完得一局棋,
除此一襲衣。
何去何來兮,
白云共依稀。
旱勢東南已病,
秋風早晚室涼。
藍縷青衫可笑,
蕭條白發增長。
大千世界應容我,五十殘年老漸真。
解得須彌同芥子,一間茅屋四時春。
退思祇愿身無過,守分方知樂有余。
釀酒先栽三徑菊,看山更擁一床書。
憶過瀟湘千里,帆掛半江春水,蕩漾入云煙。小游仙。
昔日山川城郭,此日林泉溪壑,風景也堪留。莫回頭。
芙蓉驛下雨霏霏,山色留人纜解遲。
城郭為誰穿瘦馬,東林老樹有精知。
青青簇簇水逶迤,丞相祠前欲雨時。
自笑自歌誰曾得,送人韶石俯江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