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誨
麟龍不為瑞,草木生光輝。
三尺一丈六,且同攜手歸。
慚爾懲世師,巍巍何巍巍。
麟龍不為瑞,草木生光輝。
三尺一丈六,且同攜手歸。
慚爾懲世師,巍巍何巍巍。
麒麟和龍不一定代表祥瑞,草木也能煥發出光彩。不論身長三尺還是一丈六,暫且一同攜手歸去。我慚愧有你這樣警誡世人的賢師,你是如此的高大令人敬仰。
麟龍:麒麟和龍,傳統中象征祥瑞的動物。
三尺一丈六:可能泛指不同的事物或人,具體所指需結合詩意理解,這里可寬泛理解為不同情況的人或物。
懲世師:警誡世人的賢師。
巍?。焊叽蟮臉幼?。
由于資料有限,難以明確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一個人們過于看重表面祥瑞、追逐世俗標準的社會環境中,從而引發了對事物價值的思考,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在于打破傳統對祥瑞的認知,肯定平凡事物的價值。其特點是觀點鮮明,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見解。
海南巨鱷頑不靈,非人非鬼絕睹聆。詘彊彌隙百無策,罔兩鑄鼎誰能銘?
方今五洲猶戶庭,云帆飆艦來不停。海波漫漫槃不掩,天闕蕩蕩門無扃。
突然太行扼井陘,欲上無梯馳無軨。守門狺狺黑犬吠,傳書杳杳飛鸞青。
背盟絕客出何經,更索鉅島屯飛舲。蛙蛤相呼祇取鬧,蛟螭攫人先染腥。
我生遇合如徑廷,累百感心萬勞形。西逾萬里大漠絕,東居三年濛雨零。
于今忽作閉口瓶,焚香依佛書鎖廳。平生蹤跡默自數,將南忽北飄浮萍。
故鄉梅花今已馨,在山泉水催我聽。歸攜片石問君平,客槎奈犯牽牛星。
厭聞世態已如聾,舊雨人來久絕蹤。
自笑云萍無定止,不圖針芥有奇逢。
侯門列鼎三牲奉,田舍巾車一鹿容。
試問吟懷欲何向,定應羞傍馬醫鐘。
黃鵠摩天來,金衣菊為裳。
唼喋稻禾美,不復顧高翔。
黃鵠摩天來,不及青鴛鴦。
鴛鴦雖小鳥,出入定成雙。
誰可陳藩匹,吾尤念許虔。
幾同嶺外謫,等是汝南賢。
仙令丹砂地,蠻王左纛天。
何時渡江客,聚語永嘉年。
解采玄珠萬惡除,
盡令得道入清虛。
乾符顯出真金行,
備在逍遙三卷書。
不肯一錢分,
賢哉父誨言。
奈何伯喈女,
有愧卓王孫。
今昨何人覺是非,山間行樂漫隨時。清輝萬古中秋月,對影三人太白詩。香社舊傳諸老會,嫦娥應笑獨醒癡。好懷重訂云湖約,短棹輕風兩釣絲。
一豐頓掃屢兇愁,社會仍同玩月游。山外戍樓宵柝靜,湖邊村落水亭幽。井梧影入輕風亂,巖桂香凝湛露浮。白酒易醒豪興發,數聲長嘯海天秋。
芳春隨分到貧家,
兒女多情惜歲華。
聊為海棠修故事,
去年燈燭去年花。
目營四海我能來,一徑松楸翠作堆。
匝地野花穿冢密,嘶風石獸向人哀。
微言絕學綜名實,俶世深心辟草萊。
朱陸異同誰管得,百年文運若為開。
意中迥有千般思,
筆下原無一點塵。
自笑頑冥一村老,
忽從今日換精神。
地踞虓靈境自豪,威嚴隱隱震平皋。
霧迷東海赤刀榮,寒滿南山白雪毛。
颯颯霜風如助嘯,凄凄煙樹若愁號。
金陵肯紀安邦績,請檄邊城鎮靜勞。
日日薰香禮覺王,
不任操作不縫裳。
誰知鹿苑無生訣,
未及龍宮不死方。
涉縣倚出隅,群山相拱向。峰巒森??,環詭不可狀。古木互糾紛,白云自逸宕。土人不知名,行旅誰眺望。
我欲窮幽險,天晚妨游杖。因思北士雄,山川多奇狀。妙理藏深寂,孤高默自況。吳越多雕鎪,位置堪盆盎。標題分名目,反使山真喪。
巃嵷此大觀,自然任天放。斯世無真賞,多為詞人誑。冥心契山靈,寥寥誰同尚。投宿隔深林,沽酒酬青嶂。
高秋霜氣輕,愛茲山日暖,攀援不辭勞,取路快迂緩。我仆猶深谷,我身已絕巘。往往數武間,相失隔回轉。
人聲谷響傳,云散巖姿展。平岡耀丹葩,亂石翳蒼蘚。細泉行履舄,肅籟鳴絲管。山深日易昏,投林鳥能返。
吾亦尋所依,云際辨雞犬。山家少茅茨,鑿崖開客館。供食無兼味,民淳風俗儉。
飯罷呼主人,挑鐙話款款。
匹馬臨江背,前旌近賊營。
由來皆赤子,何忍作長平。
地險歸耕少,民頑入法輕。
撫綏誠不易,先軌是陽明。
嘉承和平,秩祀為先。
乃練休辰,祝史告虔。
內心齊明,祀具吉蠲。
交際恍惚,如在后前。